APP下载

试析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9-12-30戚菊兰

成才之路 2019年36期
关键词:安全意识户外活动幼儿

戚菊兰

摘 要:在户外活动中,安全问题是不能够忽视的。幼儿年龄小,还停留在懵懂的阶段,对好多危险的事情没有概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在进行活动时更加安全。文章探讨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和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并对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指出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策略是进行集中教育、安全教育多元化。

关键词:户外活动;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1;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6-0049-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的天性就是爱动,教师组织户外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不仅能让他们在户外活动中得到锻炼,而且对于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幼儿普遍年龄偏小,很多事情都不懂,安全意识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如何让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能够更好地去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下面,本文对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以使幼儿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一系列的户外活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每个幼儿在幼儿园每天必须做的事情。这样,不仅能够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且能够培养幼儿活跃的思维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会让刚上幼儿园的幼儿只在屋子里学习。教师组织户外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好地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同时,户外活动能够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年龄非常小,对于外界的各种事物的接纳性并不高,身体方面也不是很强壮,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来制订户外活动的计划,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在户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如果教师能够更加科学地安排幼儿的户外活动内容,就能够更好地去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幼儿园时期,有意义的户外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更好地引导和组织幼儿去参加户外活动。

二、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对于幼儿来说,户外活动非常有助于他们的身體和心理的发展,但是户外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多的。这些安全隐患会大大降低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不仅要做好活动指导,还要注意幼儿的安全保护。比如,幼儿在幼儿园的玩具架旁边玩玩具时,教师要告诉幼儿互相谦让,不能争抢玩具,不能发生打闹或者有别的危险性的行为发生,要有秩序地玩耍。这样,能减少幼儿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时间长了,幼儿就会把精力放在身边的事物上,以后再遇到此类的事件也知道如何去应对,大大提高个人的安全意识和人身保护意识。

三、幼儿户外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教师应该在旁边进行保护并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指引,教导幼儿如何去正确安全地玩耍。这样,能大大减少幼儿在进行户外活动时的安全隐患,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首先,幼儿的天性就是爱动、活泼,但是他们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控制力,这就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只会在乎自己玩得好不好,不会把别的事情看在眼里,包括安全问题。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此外,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有时会产生争执,导致幼儿之间产生矛盾,进而出现安全问题。

其次,有些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把注意力放在幼儿身上。作为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控幼儿的情绪和行为,会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幼儿园应该多注意这一点,每个班多配备几名教师对幼儿进行看护,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去保护幼儿。另外,教师还要经常让家长交流看法,共同分析、探讨,寻找更好的保护幼儿的策略。有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策略

1.进行集中教育

作为教师,应该在开展户外活动前多多关注幼儿的状态,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会有哪些安全隐患,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一些危险性的事物。有些幼儿园设立的区域不同,多种多样,但是每个玩耍的区域中的安全隐患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来讲解安全问题。比如,在玩玩具时,教师应该在旁边讲解每一种玩具应该怎样玩才是正确的。遇到幼儿起争执或者幼儿之间出现拥挤的情况时,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幼儿保持秩序,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师还要让幼儿自己独立去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能够进行正确或者错误的判断。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安全教育角,贴上各种安全隐患的图片,写上注意安全的文字,教给幼儿更多的安全知识。如在设计安全标志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幼儿“红色圆形”代表“禁止”,“黄色三角”表示“警告”,“绿色正方形”表示“提示”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

2.安全教育多元化

(1)让幼儿带着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玩耍。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可让年龄大的幼儿带着年龄小的幼儿进行玩耍。年龄大的幼儿相对思想成熟一些,他们不仅能够帮助年龄小的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能够帮助教师看管年龄小的幼儿。同时,年龄大的幼儿在参加户外活动时比年龄小的幼儿安全意识强,能够更好地保护年龄小的幼儿,帮助年龄小的幼儿树立起安全意识。这样,既大大减轻了幼儿的危险系数,又能够帮助教师减轻一些压力。

(2)环境渲染法。在幼儿园,教师可通过环境渲染法来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等来制作安全宣传栏和墙饰,让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中感受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去模拟人物对其他幼儿进行教育,指出危险所在,让他们学会去发现危险,进而远离危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教师的职责,让幼儿快乐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所以,在幼儿园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应该更好地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让幼儿树立起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并且在户外活动期间,教师要随时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明白哪些东西能玩,哪些东西不能玩,知道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这样,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就能得到全面发展,为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芳.户外活动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7(10).

[2]杨伏兰.浅谈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2012(14).

[3]郑晓宇.幼儿园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

[4]曹岩红.幼儿园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5]陈彩弟.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6).

猜你喜欢

安全意识户外活动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