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台湾政治结构与政治形势发展的基本判断

2019-12-30王建民

世界知识 2019年23期
关键词:蓝绿柯文政党

王建民

2019年11月7日,台湾2020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侯选人韩国瑜(右)出席“全国公教军警消暨退休人员挺韩国瑜后援会”成立大会。

近年来,尤其是2018年以来,台湾岛内政治形势发展多变,经常会有出乎预期的事件与事态发生,几无规律可循,对其所产生的影响不易做出准确预判。尽管台湾政党与政治势力之间的结盟、合作与斗争纷扰不断,但仍可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在“统独”(实为“不独与独”)这一主要矛盾之下,岛内蓝绿二元政治结构与国、民两大党的绝对主导地位尚无法改变,虽有第三大党不断转换,却无所谓“第三势力”的发展空间。

呈现蓝绿二元超稳定政治结构,其他政治势力尚难取代

岛内政治结构总体上呈现蓝绿二元结构,蓝绿的主导力量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岛内的政治生态也一直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权力争夺。岛内政治民主化之后,岛内领导人的选举,尽管每次都有两组以上政治势力参选,但基本上一直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竞争,并呈现典型的轮流执政形态。

在地方权力结构方面,县市长选举也基本上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权力争夺。尽管在过去各届县市长选举中也会出现个别无党籍或其他党籍人士,但他们在政治理念或政治阵营上不是蓝的就是绿的,真正的无党籍甚少。如前花莲县县长、无党籍的傅崐萁,其实一直是蓝营的一员;前金门县副县长吴成典是新党籍的,也是泛蓝阵营的;目前台北市长、自称“白色力量”、无党籍的柯文哲,是在与民进党合作中胜出的,实际上是代表绿营当选的,属泛绿阵营的一部分。抛开国、民两党的支持,其他政党很少有实力能在选举中胜出。

在“立法院”选举中,尽管每次参选的政党或政团以及无党籍人士甚多,近几届以及即将进行的新一届选举更为典型,但基本上仍以国民党与民进党之间的竞争为主,其他政党或无党籍当选者不多。本届“立法院”第三大党“时代力量”只占5席,与第二大党国民党35席相差很远。不久前,“时代力量”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党内权力斗争,之后席次降为2席。新一届“立法院”的选举竞争更为激烈,柯文哲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也加入到了“立法院”席次的争斗中来,但主角依然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国、民两党均有取得50席左右的能力,其他单一政党可能最多能争取到10席左右,而且是非常态的,缺乏持续性。

而县市议会及基层选举情况有所不同,呈现国民党、民进党与无党籍三股势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基层选举中,无党籍当选者比例甚高,当选人数甚至超过民进党,但因无党籍不是一个政党或政团,无法形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力量,只是与国民党、民进党进行不同的结盟或竞争。

岛内政治结构相对稳定及呈现国、民两党竞争状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台湾社会主要矛盾,即“统独”矛盾,将台湾分割成蓝绿两大阵营,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认同或支持“台独”及“抗中”“反中”者形成泛绿阵营,不认同“台独”或倾向统一、对大陆友善者构成泛蓝阵营。二是台湾政治制度强化两党政治,压缩或不利小党生存发展。三是国、民两党有较多的资源与完整的运作机制,吸引了较多的优秀人才,其他政党资源与人才有限。

虽然岛内第三大党不断转换,但未有固定第三大党现象存在,更未有“第三势力”成為稳定政治力量

“第三势力”这一概念虽然在岛内及大陆涉台界泛用,但很多学者对这一概念未有严谨定义与分析。不少学者将国民党与民进党之外的政党统称“第三势力”,即将“台独”的政党、统派政党与其他属性的政党都视为“一种势力”,非常不妥。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民进党成立与岛内政治民主化以来,民进党与国民党的斗争构成台湾政治发展的一条主线,至今未变。近30多年来,岛内不断有新的政党或新的政治势力涌现,更有不少政治领袖一直试图组建所谓的“第三势力”,希望超越蓝绿,开创一片新天地,从新党、亲民党、“台联党”“时代力量”到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等,均有这一愿望与努力,但很难成功。原因并不复杂。在台湾“统独”这一主要矛盾延伸下,任何要发展壮大的政党,都不能回避台湾的政治定位或两岸关系问题,也就是要面对与回答“统独”问题,最后不是归于蓝营(如新党、亲民党等),就是归于绿营(如“台联党”“时代力量”等)。如果不愿面对或回避这一重大问题,就是典型的泡沫政党,无法发展壮大。这里唯一需要讨论的是柯文哲的“白色力量”与他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是否是“第三势力”以及能否发展壮大的问题。柯文哲崛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民进党为打败国民党而采取的一种策略与手段而导致。柯文哲在任职台北市长后,为了延续政治生命,在两岸问题上采取了新的策略,他提出两岸关系发展的“五个相互”原则,策略性地认同“两岸一家亲”,找到了发展空间。而柯文哲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暂时回避了两岸关系问题,但这个问题不能永远回避,迟早要面对,这也预示着“台湾民众党”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因此,在台湾政治结构与政治生态中,虽然政党众多,但是各自主张不同甚至严重对立,国、民两党之外的政党,不能看成一个整体力量,自然不是真正的“第三势力”,也就无法发展壮大。但要强调的是,在国、民两党之外,其他政党实际上是在争夺第三大党的地位和在“立法院”发挥关键少数的影响力。亲民党如此,“时代力量”如此,“台湾民众党”也是如此。

有一定影响力或知名度的小党几乎全是典型“个人领袖型政党”,难以持续发展壮大成有影响力大党

在台湾政治发展过程中,除国、民两大党外,还有超过300个小党,但有一定影响与知名度的政党不超过10个,其发展基本上是以政治领袖主导,几乎全是典型的“个人领袖型政党”,因政治领袖的兴衰而变化。新党一度是台湾第三大党,后来逐渐转化为郁慕明的一人党,郁慕名长期担任党主席,后继无人。亲民党也基本可称作宋楚瑜的一人党,从未改选过党主席。随着宋楚瑜年龄的增大,影响力弱化,亲民党也开始由盛转衰。“台联党”由李登辉主导创立,李登辉虽然不是党主席,却是该党的精神领袖与政治象征,但随着李的老化与淡出政坛,“台联党”日趋没落。目前“立法院”第三大党“时代力量”因太阳花学运主导者黄国昌这位政治明星而起,但随着黄国昌辞去党主席,“时代力量”没有出现更有影响力的政治领袖,加上同质性较高的“台湾民众党”成立,其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新成立的“台湾民众党”也可称为柯文哲的个人党。可见,台湾的国、民两党之外的政党虽然众多,但较具影响的几个政党几乎全是由某一政治领袖主导的个人型政党。

近一年来,台湾民情、舆情、政情多变,国、民两党处境与选情变化加快,不易把握

台湾岛内政治或政局的发展,既有稳定、不易改变的结构性因素,如“统独”矛盾、蓝绿二元结构与民粹主义等,但也有多变与不易把握情况的不断出现。近一年多时间里,台湾民情、舆情、政情出现了迅速重大变化。

在2016年台湾“二合一”选举中,国民党不仅以巨大得票差距输掉政权,而且失去“立法院”多数席位,陷入了又一次严重危机之中。在大家一片不看好国民党未来发展前景之际,2018年韩国瑜的出现,在岛内刮起一股巨大“韩流”,韩国瑜不仅在去年的“九合一”选举中夺取民进党执政20年的高雄市政权,而且国民党借此“韩流”一举获得15个县市执政权。国民党士气大振,看到了重新执政曙光,民进党则陷入了执政困境,蔡英文在2020年面临连任挑战。然而,去年“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局并没有朝着专家学者期待的方向发展,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岛内政情政局就出现了新变化。

就在外界看好国民党、看衰蔡英文、判断蔡英文将成为岛内第一个不能连任的领导人时候,岛内政情舆情又发生了变化。在202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民进党内初选中,掌握党政资源的蔡英文在与对手赖清德较量中大获全胜,之后蔡英文的民调支持率逐步回升,很快超越了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数月以来,蔡英文的支持率持续领先韩国瑜十多个百分点。

岛内选情之所以会向有利于蔡英文的方向变化,主要原因之一是台湾选民结构或政治结构已经出现“绿大于蓝”,绿营不论谁代表民进党参选,最少有40%的得票率,这是一个非常坚固的选民结构,也是蔡英文选举底气与信心十足的基础。再有,蔡英文掌握了一切执政资源,承诺通过各种降税、补贴、奖励等手段,给予农民、渔民、劳工、单身者、学生、摊贩等不同群体好处,目前开出的各种选举支票已超过3000多亿元新台币。这种“真切的实惠”较韩国瑜的选举口号与承诺来得实际,更有效果。此外,国民党不团结,内斗严重,也是选情发生逆转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蓝绿柯文政党
影响活力分布特征的城市蓝绿空间耦合关键因素
——基于上海市长宁区130个样本的研究
利用SWAT模型分析乌江流域蓝绿水时空分布特征*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蓝绿橙渐变色
寒冷的子宫
蓝绿激光水下通信技术综述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