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尾呼应应主旨

2019-12-30柯雅如

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 2019年46期
关键词:爆竹声首尾呼应文具盒

柯雅如

【导语】

當田径运动员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向前方,却偏离跑道,结局如何?无成绩。当考场作文文采飞扬,却脱离主题,后果如何?得分极低。首尾呼应点题法,当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稻草。运用首尾呼应点题法,能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旨更加鲜明。

【深度剖析】

一、立意感悟要明了

动笔前,务必认真审题,确立一个积极深刻、新颖独特的立意,明晰要表达的所感所悟,否则意多而文乱,一不小心就会偏离题意。

二、多种形式可选用

1.引用式。恰当引用诗词、歌词、名言警句等进行首尾呼应,可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

开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和美食美酒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声声爆竹,炸出了欢乐;玉液佳肴,吃出了团圆。

结尾:在爆竹声与美味中,我们愉快地度过了新春佳节。“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你们家乡的春节有什么样的精彩呢?说来听听吧!

2.融景式。开头借助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结尾呼应开头的景物描写,可借景抒情,深化主旨。如:

开头:清晨,悦耳鸟语萦绕耳畔,芬芳香气扑鼻而来。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掠过蔚蓝的天空。这浩浩荡荡的场面,令无数人停下了脚步。

结尾:再向天空望去,成行的大雁像胜利进军的队伍展翅南飞,相互呼应着一往无前,消失不见,只留那份果敢萦绕我心……

3.承接式。承前接后会使内容衔接自然,情感表达一以贯之,进而文脉贯通,全文浑然一体。如:

开头:微风拂来,摩挲着我的脸,抚摸着我的头,聆听着考场里奋笔疾书的沙沙声……我迎来了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毕业考。

结尾:微风吹拂着每个人的头发,掠过了每个人的耳朵,送来了毕业季,挥去了小学时光。我走出了考场,等待着下一场考验……

4.相衬式。我们对事物都有喜恶之分,但有时会因某种原因态度发生转变。因此,开头与结尾可采用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的方法,相互衬托。如:

开头: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文具盒上。那文具盒是文具们的家。如果没有我这双巧手做指挥,那些文具又会有什么用?我凭什么要给它们安家?我陷入了思索……

结尾:少了笔,精美的书法作品是手写不出来的;少了尺子,几何图形是手画不出来的。世间万物都有功用,何必看轻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件呢?

5.问答式。可以在开头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然后在结尾做出相应的解答,这样会使文章条理清晰,主旨明确。如:

开头:理想是什么?对我来说,理想是一片空白,一片渺茫。我该有什么理想?

结尾:理想是什么?我恍然大悟。理想是冬日里的暖阳,能赶走严寒;理想是夏日里的树荫,能抵御酷暑;理想是沙漠中的绿洲,能带来生机。

三、几声叮咛得注意

1.勿拘泥。采用首尾呼应法的文章都是总分总结构的。但如果每篇都采用这一方法点题会导致千篇一律,所以要适当使用。

2.上保险。首尾呼应,顺势点题,是不离题的保险,但并非“万金油”。审好题,立好意,上对轨道才是万全之策。

3.有文采。首尾适当展开联想与想象,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表达所感所悟,更能动人心弦。但切忌堆砌辞藻,喧宾夺主。

4.防累赘。不管采用哪种形式使首尾呼应,都要为凸显主旨服务。比如,引用的名言要与所抒发的感悟巧妙融合;融情于景,要与主旨的揭示相契合。切忌让形式变成累赘。

猜你喜欢

爆竹声首尾呼应文具盒
我的文具盒
首尾呼应
My Pencil—box我的文具盒
文具盒里的宝贝
神奇的“首尾呼应”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