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经济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9-12-30杲云
杲云
近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智博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和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相继成功举办,吸引各界目光聚焦到数字经济发展热潮上。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部署,吹响了我国从数字大国向数字强国迈进的时代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给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
当前,我国新一轮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正在抓紧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着眼于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制定了《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提升数字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前进步伐。
应当清晰地看到,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已经成为应对复杂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近年来,黄浦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前瞻布局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取得了积极进展。我们着力构建“6+5+X”发展体系,深入推动新金融、新消费、互联网+、数字2.0等五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区域金融业发达的基础,积极打造金融科技先发优势,吸引了众安在线、平安医疗健康、蚂蚁区块链科技和蚂蚁双链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我们瞄准高端产业定位,积极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出台了《黄浦区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同步推出16条配套政策为人工智能发展亟需的产品研发、资金服务、人才吸引与培养、平台搭建以及生态构建提供政策支持。
在积极打造产业链的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数字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整合区内高端服务业资源,探索集成式服务联盟,为互联网科创企业提供投资融资、市场开拓、成果转化和上市运作等全方位服务;与上海信投、光启集团、中国移动等龙头企业围绕5G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智慧大脑”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持续优化城区数字经济产业基础,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环境。黄浦区还联合中金资本发起中金上海长三角科创发展大基金,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与数字信息元素的融合发展;并持续探索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黄浦正在深入对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重大任务,培育城区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一轮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浪潮中,黄浦将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密度全国领先、高端服务业发达的优势,高效利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城区治理等领域大批丰富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吸收国内国际先进发展经验,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奋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领跑者。
深挖“数据金矿”价值,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引擎。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黄浦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承载着重要的城市功能,每时每刻都在汇聚着来自方方面面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无疑将积累成一座数字“金矿”,开发利用好这座“金矿”,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
下一步,黄浦将深化推进城区大数据平台建设,着力消除数据资源的“信息孤岛”,打通数据“管道”,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政务数据资源跨部门共享和社会化开放应用,让数据成为可供市场开发的资源。比如,通过开放共享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商圈客流和销售数据,将进一步助力区域大型商家、品牌店等大数据精准化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优越的个性化服务体验;在数据开放的同时,黄浦区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包容审慎、风险可控的监管机制,吸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个人、创投机构等共同参与数据开发利用,不断深化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养老、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应用,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打造智能普惠的智慧城市标杆示范区。
加速应用场景落地,构建百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抢占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地位,必须牢牢扭住人工智能产业这一重要战略抓手。黄浦区正着力实施以“场景+龙头企业+生态”为主导的“人工智能增能计划”,鼓励政府各部门、区域各行业加大场景开放力度,提出应用需求,支持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解决方案,着力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场景和创新示范应用项目。
比如,黄浦区的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智慧云学校”、上海博物馆的“上海博物馆智能导览和智能科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智慧瑞金,瑞智助医”,分别入选了上海市第二批19个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充分显示了人工智能在文化旅游、医疗健康、教育等板块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广阔前景。
下一步,黄浦将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集聚优势,引导金融资本助力人工智能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打造“一带三区”空间布局,为人工智能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载体支撑,力争到2021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形成百亿级左右的产业规模。
大力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经济消费新高地。随着数字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以及新的产品和服务。有效实现新业态新模式与中心城区原有的功能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密度,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
比如在新业态方面,黄浦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电竞产业扶持政策,积极引进运营商、俱乐部等电竞企业,积极推动电竞相关文化产品和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
日前,在新天地打造的“上海电竞·城市会客厅”吸引了商圈大量年轻人群,也进一步提升了新天地的商业活力和影响力。在新模式方面,黄浦将进一步加大商贸流通、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托幼、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下一步,黄浦将重点结合国家新型信息消费城区创建,深化全区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提升商圈信息消费水平;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生态,提升数字经济辐射衍生能力,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充分、有序的发展空间,不断推进消费转型升级。
擘画“十四五”,黄浦将加速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聚焦重点领域,吸引更多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标杆项目;培育更多本土科技“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集群。着力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提高政策供给的及时性和精准度,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黄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