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新颖 含蓄清新
2019-12-30孙俊强
孙俊强
杨牧,台湾著名诗人,本名王靖献,台湾花莲人,1940年生。在现代诗坛中普遍被认为开辟了一条婉约的路子。1964年赴美后诗风渐趋雄健浑厚,长于叙事诗写作,文辞典赡雅丽。
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來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选自《当代短诗选萃》)
【经典品读】
自古以来,讴歌故乡、思念故乡就是诗歌创作的一个传统。特别是当人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远离故乡时,那种对故乡强烈的爱,就演化成一种浓浓的乡愁。这种乡愁可以是一张船票、一枚邮票,也可以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
杨牧先生用“画”来比喻故乡,其热爱故乡、眷恋故乡的感情无疑是深厚的。那么诗人是怎样通过展示人和画的两种关系进一步写出故乡的美好的呢?且让我们品味一番。
第一节写人是画的一部分,人与故乡融为一体,相依相恋。“故乡,是一幅铺在地上的画”,锦绣河山,这是何等的大手笔!自豪感渗透在字里行间。人在故乡中,就是“人在画中游”,这是多么诗意的意境,故乡又是多么的美好,值得留恋,含蓄而深情。第一节的最后一句“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似乎发泄的是一种不满、一种遗憾,其实是一种超常表达,一种烘托,因为没有故乡,一切太近,反而感觉那种对故乡的思念很遥远,为下节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第二节写人是画的欣赏者,人不再是故乡的一部分,而远离故乡。那么,人与画有了距离,也因为有了距离,就有了无尽的思念,于是故乡的影子时时浮现在诗人的眼前,于是故乡就成了“一幅挂起来的画”,近得似乎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纱”。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既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向我们传达了“故乡是美丽的”这一信息。但是,空间阻隔了一切,故乡实际上是遥不可及的,幻觉无法替代现实,对故乡的苦苦思念因得不到实现而形成一种拂不去的乡愁。这里,诗人借“月亮”这一典型的表达乡愁的传统意象,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也写出了一种淡淡的怅惘之情。
整首诗意象新颖独特,富有感染力。诗人用“画”“云霞”“月”“薄薄的纱”等意象,写出了故乡的美好,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眷念、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相思之苦。诗的两小节整饬中有变化,既含蓄又清新,体现了古典美和现代美的巧妙结合,是一首个性鲜明的思乡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