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币上的青铜器
2019-12-30沙伟
沙伟
青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相传青铜器出现在华夏原始社会末期,至少已有四千多年的铸造历史。殷商时期,我国就已达到青铜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图1,1992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铸铜术纪念金币,发行量1000枚),并以制作精良、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图2,1997年黄河文化·青铜铸艺纪念银币,发行量10000枚)。而早在1980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向世人展示青铜文化的风采,即发行了“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第一组纪念金币,发行量均为1000枚。设计师以完美的微凝霜工艺,加上优异的镜面质量和凸凹雕刻的表现手法,在纪念币上惊人地再现了青铜器的瑰丽,让我们民族自豪感倍增。该金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年号及“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字样,背面图案分别展现了四件中国出土青铜器的精华。
其中第一枚“象尊”(图3)为商代盛酒容器,1975年出土于湖南省醴陵狮形山,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币面上,设计者选择侧身象尊为突破口,在有限的画面内充分展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纹饰艺术。而雕刻师又在设计原稿基础上,发挥贵金属制作浮雕工艺之长,把充满神秘色彩的纹饰真实、立体地展现了出来。第二枚“错金银云纹犀尊”(图4)为西汉酒器,1963年在陕西兴平县豆马村出土。币面设计与雕刻手法也与“犀尊”本身一样笨拙,却最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器物本身的真实,再现了器物自身所蕴含的古朴与凝重。第三枚“双翼神兽”(图5)为青铜镇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营墓。币面以生于两肋之间的长翼欲展未展之状,生动再现了原件富有强烈动感的艺术魅力。第四枚“错金豹”(图6)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王墓。币面取略带俯视的一个角度,由上往下看能“以静制动”“以卧代立”,整体、局部都洋溢着充沛的活力。经雕刻师的再完善,既突出了错金豹形体夸张的艺术张力,又表现了其纹饰精细的视觉魅力。此后1990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发行同题材同图案银币4枚,发行量各5000枚。
1992年,“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第二组发行。其中金币发行500枚、银币发行3000枚。其中“卧鹿”(图7)全称“嵌绿松石青铜卧鹿”,1965年由江苏涟水县三里墩出土,现藏南京博物院。因同时出土蟠螭纹铜镜一面,故考古专家推测卧鹿可能是铜镜的镜架。币面设计者大胆将“卧鹿”犄角从上环介绍文字间穿过,既解决了比例难题,又在静中求变,达到了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长信宫灯”(图8)为1968年中山靖王妻墓中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院。它既是生活中实用的灯具,又是极富艺术价值的摆设品,而以纯金、纯银材质尊贵再现,其艺术价值则更显多姿多彩。精妙之处在于侍女脸部的刻画,本是呆板凝固的神情,经设计师与雕刻师联手打造,线刻、浮雕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仿佛重新赋予生命。酒器“羊尊”(图9)是我国商代晚期的传世品,其币面设计看似循规蹈矩:既没有大片露白的简洁,也没有挤占的繁杂。其实雕刻师用心良苦,充分运用了金银币浮雕工艺的特点,细处毫发可见,粗处乱云掩山,既富有装饰性,又有浓厚的吉祥喜庆,还带有神秘的祭祀色彩。青铜“虎符”(图10)是我国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该币设计简洁大气、凝重阳刚,一眼便深感“虎”之霸气。由于尺幅有限,币面只占其1/3位置,要想完美展现虎符错金铭文的规整与挺秀,只能运用精湛工艺,以细微取胜。
1993年,“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第三组金银纪念币亮相登场。正面图案沿袭了前两组风格。第一枚背面图案是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1980年出土于江苏邗江甘泉镇东汉刘荆墓的“错银牛灯”(图11)。该币因无法表现它内部构造的精巧,故设计师与雕刻师把更多的笔墨侧重其外形的描绘与刻画。虽居于币面之右,但牛头上顶的烟道则奔放而无畏地弯曲到最上端,几近币面外环。虽是一静止的固定形态,但由此表现出来则洗练而雄浑,威武而机警。尤其是灯座部分,既有起步欲行的动感,又有引而不发的张力,仿佛拼尽全力,要从这定格的历史画面中“挣脱”出来。第二枚“漆绘人形灯”(图12)全称“战国跽坐人漆绘铜灯”,1975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该币设计与雕刻不因“人”小而忽略,相反通过贵金属制作工艺细致生动的刻画,通过人俑的淡定神情、简朴衣着、屈跪肢体的描绘,将静态的人俑活灵活现地展现于币面。第三枚是1981年出土于湖南湘潭九华乡、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豕尊”(图13)。该币面牢牢把握两点:一是隐于器物造型中的野性,二是泛于器物装饰中的华彩。币面“豕尊”呈站立之态,有一些温顺,也有一些憨厚,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野豕向家猪的演变过程。币面另一亮点,就是利用贵金属制作的特殊工艺,复制并升华了豕尊周身的精美纹饰。这也是设计师与雕刻师创作过程中,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第四枚“铜牵马俑”(图14)1976年出土湖南衡阳县福溪乡,湖南衡阳博物馆收藏铜马单件,冠名“铜马”;而湖南省博物馆收藏完整一套,则名“东汉青铜牵马俑”或“铜马及牵马俑一组”。币面 “铜马”的神情虽略显孤单,但经设计师与雕刻师的共同打造,“铜马”外形洗练,造型生动。尤其是马首部位,经浮雕工艺再现,有呼之能行的强烈动感。
由于这三组《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系列纪念幣几乎全部针对海外市场发行,并不在国内发行,发行之后就受到集藏爱好者的追捧;特别是在2005年至2011年市场价格一路飙升,6年价格上涨超过10倍。例如2005年,该系列第二组金银币价格仅为1.5万元,2008年就上升到3.5万元,到2011年最高价达到22万元。虽然随着国际金价大跌,如今该系列金银币也受到一定影响,但与其他金银币品种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抗跌性。
为弘扬中国青铜文化,揭示古蜀文化的神秘面纱,200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还发行了“四川三星堆金银纪念币”各一枚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市南兴镇北,面积达12平方公里。金银币正面图案均为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馆景,并采用了轻重不一的喷砂、喷珠处理,提高了建筑物的立体感和层次感。金币背面图案为“面具之王·青铜纵目面具”(图15),发行量5000枚。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分大小两型共三件。其中A型两件较小,B型一件则较大,就是这件有“千里眼”“顺风耳”之誉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银币背面图案为“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图16),发行量30000枚。从两个祭祀坑出土的青铜人头像50多件、戴金面罩的铜人头像却只四件来分析,它们应该代表着特殊身份和地位。
由于受当时造币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纪念币未能对该题材进行深入挖掘和精美呈现,许多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精品未能得到表现。故在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中国青铜器》系列纪念币。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主要是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此次启动《中国青铜器》纪念币项目,对青铜器题材重新分类梳理,按照青铜器的年代和类别重新规划,作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重要的系列项目发行。
2012年发行的《中国青铜器(第一组)》纪念币,图案选取的主要是我国商代的部分礼器,在工艺上采用了传统的镜面及多层喷砂和反喷砂工艺,使青铜器图案更具层次感,令人赏心悦目。该套币金币2枚、银币3枚,正面图案均为国徽、年号。其中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1974年河南郑州张寨南街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商代兽面纹方鼎”(图17),发行量2000枚。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197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现藏于洛阳博物馆的“夏代乳钉纹爵”(图18),发行量5万枚。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温酒器“商代兽面纹斝”(图19),发行量6000枚。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兽面纹鬲”(图20),发行量1万枚;此鬲最初是作为炊煮工具的,代表着中国古代初期的飲食文化,主要用于煮粥或盛放肉食。而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弦纹盉”(图21),发行量8万枚;弦纹盉是商代早期的酒器,其颈部装饰有三道弦纹,上部为半圆形,腹部整体作三个袋状尖足,造型朴拙,形态可爱,体现了商代早期青铜器的特点。也正是如此,弦纹盉才得以从众多酒器中脱颖而出,被雕饰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此币之中,作为中华酒器文化的代表来亮相。
而2013年发行的《中国青铜器(第二组)》纪念币中,其银币设计采用了仿古工艺,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普通工艺相比,处理后的银币可用手把玩,不会对其表面造成破坏。其中5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五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的“商代司母辛方鼎”(图22),发行量2000枚。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河南安阳市商王室妇好墓出土,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商代妇好鸮尊”(图23),发行量5万枚。1公斤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同为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商代妇好偶方彝”(图24),发行量6000枚;方彝是商王朝晚期的一种特殊酒器,该方彝器身横长两倍于纵长,犹如两个方彝之组合,故郭沫若称之为偶方彝,是商代酒器中绝无仅有的罕见器型。5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5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商代司母辛觥”(图25),发行量1万枚;它就像一只石雕的异兽,似牛非牛,面左站立,头上的犄角像绵羊一样有着美丽的自然曲卷,长脸虽分布着兽纹,但无暴戾之气,揭示了艺匠创意思维中这是一只较为平易近人的瑞兽。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妇好方斝”(图26),发行量8万枚;斝是古代盛酒、温酒之器,其在盛酒后香气四溢,能激起豪饮之兴。1976年妇好墓出土圆斝四件、方斝八件,其中的方形之斝为高级贵族专用,一般贵族只能用圆形之斝;该斝铸造精美,形体高大,更非王室专用莫属。
最后于2014年发行的《中国青铜器(第三组)》纪念币,各个规格的发行量较前两组均有不同幅度的缩减,其中5盎司金币削减至1000枚(降幅50%)、1/4盎司金币削减至20000枚(降幅40%)、1公斤银币削减至2000枚(降幅33.3%)、5盎司银币削减至4000枚(降幅40%)、1盎司银币削减至20000枚(降幅25%)。这样的减量幅度在同一套系中实属少见,表明发行方在市场低迷期释放利好政策的良苦用心,以及保护收藏者利益、涵养市场的长远打算。
其中5盎司圆形金币背面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图27),题材知名度较高;此鼎曾称“司母戊方鼎”,1939年河南安阳武官北地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已发现的最重的单体青铜器,堪称“镇国之宝”。1/4盎司金币背面图案,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人面龙纹盉”(图28);盉是调和酒味的酒器,用法是用水掺酒,调和酒的浓度,它同样可作为礼器。1公斤银币采用了创新的硫化加绿锈工艺,凸显了青铜器的历史沧桑感,其背面图案为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西160号墓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商代亚址方尊”(图29)。5盎司银币运用了浮雕、硫化等高超的铸币工艺,其背面图案为现藏于北京故宫的“商代亚方罍”(图30);罍是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作为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而1盎司银币背面图案,为1959年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的“商代龙纹觥”(图31);觥作兽角形,流部作龙首昂起,龙角上翘,后脊部作盖,盖上装饰有蜿蜒的龙体,与器之龙首浑然一体,在青铜器纹饰中极为罕见。
中国古代青铜器浩如烟海,作为国之重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以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这些青铜器金银币,不仅带给了收藏者难忘的视觉享受与文化熏陶,更是令中国的青铜文化永远闪耀在历史的烙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