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征途是大海
2019-12-30星辰月
星辰月
在轰轰烈烈的大航海时代,一个东方大国的航海事业却逐渐沉寂——
虽然经历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波澜壮阔,但中国的航海事业却在此后戛然而止,国家甚至发出过“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的严格禁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海上丝绸之路
事实上,中国曾是大海上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大家熟悉的“海上絲绸之路”在西汉初年就已经萌芽。当时,中国商人驾驶海船最远能抵达印度南部。到了东汉时期,印度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在这里被印度商人收购,再由他们转运到西方。
两宋时期,国家大力提倡海外贸易,“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热闹非凡。两宋王朝也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为富庶的朝代。
1987年,一艘古代沉船在广东省阳江海域被发现。这艘被称为“南海一号”的南宋商船,就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精彩。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是一艘典型的福船(福建、浙江一带尖底海船的统称)。它原长30.4米,宽约9.9米,是个身材肥短的“海上小胖墩”。如此身材让它行得稳,装得多。冬季,东南沿海盛行西北季风,商人们正好带着货物乘风南下。来年夏季,风向转为东南后,商人们又能借着风势,满载而归。
不过,跟着“南海一号”出海经商,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财大气粗的大商巨贾还好一点,能够花钱住进高大又通风的尾舱。小商小贩可就惨了,他们只能和货物挤在密闭的货舱里,甚至连站立的空间都没有。
800多年前的某个冬日,“南海一号”就这样带着以铁器和瓷器为主的大约6万余件货物,从福建沿海出发,一路南下,驶向远方。
季风
对古代航海来说,季风意义重大。
季风,简单说就是风向随着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它出现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影响范围非常大。咱们中国就有近三分之二的领土范围受到季风的影响。
影响中国的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夏季时,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陆地空气上升,海上空气下降,空气因此从海洋流向陆地,形成东南季风;冬季则相反,空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西北季风。
奔向大海,技术先行
两宋时期发达的海上贸易,离不开先进的造船技术。其中,以干船坞的发明和水密隔舱的升级最为突出。
干船坞
造船,最让人头痛的是在哪儿造。在陆地上造,必须解决如何将船完好无缺地运到水里的问题;在水里造,船容易被水冲走不说,工匠长时间泡在水里,身体随时都会罢工。
公元977年左右,宋朝官员张平负责在渭河边监督造船。他发现,在水中造船简直就是“劳民伤财”——为了避免船只被水冲走,官府不得不征调民工夜以继日地守在船旁边。于是,他命人在岸边挖一个大坑,在坑里面造船。船造好之后,再掘开坑口,引水入坑。如此,船就能平稳地驶入河中。这样的坑,就是最早的干船坞。
水密隔舱
所谓隔舱,简单说来就是用木板将船体分隔成一个一个船舱。隔舱并不是宋代的发明,早在殷商时代就有了雏形。甲骨文的“舟”字,描绘的就是一艘拥有隔舱的小船。到了宋朝,隔舱工艺更进一步。工匠不但用铁钉和铁片将隔板和船壳紧密连接在一起,而且还要用桐油灰将缝隙填实,做到滴水不漏。这就是水密隔舱。
水密隔舱,可以说好处多多。首先,由于分隔严密,即使个别船舱破损进水,也不至于影响整艘船的安全;其次,横置的隔舱板还起到了加固船体的作用,提高了船只抵抗风浪的能力;另外,隔板分舱,不同货主的货物就能分别装进不同的货舱,互不干扰,有利于货物的装卸和管理。
海疆不宁,闭关禁海
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明朝初年,为了对付沿海的军阀残党和海盗(包括来自日本的倭寇),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禁海令”彻底禁绝海上贸易,并且要求后世遵照执行。明成祖即位后,虽然开创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也仅仅开放了朝贡贸易,民间商贸依然被严令禁止,沿海居民只被允许驾驶平底小船在近海活动。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明朝的海疆,却让中国的航海事业一落千丈,与大航海时代擦肩而过。
不过,明朝的“禁海令'只能禁止民间正常的海外贸易,却无法禁绝海盗,一些失去生计的沿海居民甚至被迫走上武装走私的道路。这些海盗、走私者和倭寇勾结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朝中期旷日持久的“倭寇之乱”。
明朝水师
为了剿灭海盗和倭寇,明朝水师的战船经历了由大变小再变大的过程。
一开始,明朝水师的大型战船虽然火力强劲,但倭寇的船只轻小灵活,吃水更浅,很容易从浅水区逃脱。为此,明朝水师将战船一改再改,直至缩短到长度只有30米左右。
然而,无论如何禁海,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和大航海时代发生联系。随着西方势力的到来,倭寇和海盗率先和西方人展开贸易,并学习他们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于是,一些带有西.方色彩的大型战舰出现在海盗船队中。为了对付这些大型海盗船,明朝水师又不得不重新开始建造大型战舰。其中,船体覆盖铁甲、长达66米的封舟战舰最为威武。
闭目塞听,全面落后
到了明朝末年,战乱四起,海盗趁机发展,其中以郑芝龙的势力最为强大。
郑芝龙的顶级战舰不但装有30门西式火炮,而且仿照西式战舰设置了双层火炮甲板,可谓火力十足。被明朝招安(统治者用笼络手段使反抗者投降归顺)
之后,郑芝龙的舰队成为明朝水师违最为倚重的力量。后来,他的儿子令,郑成功依靠强大的水师,不但继续在东南沿海抗击清军,而且从荷兰殖民者手中一举收复台湾,成为民族英雄。
中式战舰遇上西方战舰
明朝末年,明朝水师不但要对付海盗和倭寇,还跟屡屡来犯的荷兰人发生过几次小规模海战。在巨大的兵力优势下,这几场海战都以明军的胜利而告终。但事实上,和西方战舰相比,中式战舰劣势明显。
在船体结构上,中式战舰的船体是靠水密隔舱进行横向加固的,而西方战舰是靠大量的船肋骨加固,所以西方战舰结构更强,更能承受大量大型火炮。没有水密隔舱的西方战舰也更容易设立前后贯通的火炮甲板,以增加大炮的数量,让战斗支援更加灵活。
在动力上,中式帆船同样逊色不少。中式战舰使用硬帆,对风的利用率低,只能靠增加桅杆和风帆的数量来提升动力,因此船越大,帆越多,也就越容易受到攻击。而西方战舰是软帆,只需三个高桅杆就能驱动上千吨的大船。
明朝末年,中式战舰开始吸收西方战舰的优点,但是,这一切才刚开始,就随着清朝更加彻底的闭关锁国而偃旗息鼓。
为了对付以郑成功为首的沿海明朝残余势力,清政府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海禁政策,甚至不惜将沿海居民内迁,以断绝他们和郑家军的联系。郑氏投降之后,清政府继续实施大规模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海军几乎消失。而这个时候,西方海军已经进入属于风帆战列舰的大炮巨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