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治理”到“善治”:新时期大学管理的话语逻辑与变革路径
——基于复杂性思维理论的分析

2019-12-30刘炎欣艾述华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杂性治理办学

刘炎欣,艾述华

(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复杂性思维是兴起于后现代社会的认识论,是一种非线性、非连续性和不可分离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复杂性思维审视大学的发生学机理,大学体制机制的运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大学从“治理”走向“善治”是对大学复杂性的应对,也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如何将复杂性思维运用于大学的善治,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复杂性思维与大学善治的话语逻辑

(一)复杂性思维的表征

20世纪70年代,随着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以及超循环论的出现,人们对复杂性思维的研究科学化,非线性思维所强调的不可逆性、自组织性揭示了系统的复杂性,之后的混沌理论、分形理论使科学研究的非系统性理论成为解释世界客观复杂问题的重要依据。20世纪末期,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非线性的复杂性系统思维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思维方式,传统思维的连续性、确定性、无断裂性的认知方式逐渐被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不可分离性、不可预测性所代替,自然科学中的激光物理学、量子混沌理论,化学中的分子建模,生物学中的对细胞生长,进一步确证了非线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的客观正确性,小威廉·多尔所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复杂的宇宙中,一方面由于我们的人性使然,另一方面又由于语言的使然”。[1]复杂性思维逐渐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

复杂性思维的实质是“一种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具有不可还原的特性,包括多连通性、分形特征(自嵌套)、非集中控制性、不稳定性、混沌性、涌现性、自组织性、分化、多样性和进化能力等。”[2]

首先,复杂性思维是一种将分散与聚合相联系的思维。复杂性思维通过聚合不同的知识,突破传统思维中的碎片化、分散状态和独立性的思维模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契合点,埃德加·莫兰指出:“在认识对象与它的背景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各部分之间,各部分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组织时,就存在复杂性”。[3]强调在有序和无序、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静态和动态、部分和整体之间建立“回归环路”,[4]形成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厘清问题的结构性状,确定问题解决的合理路径。

其次,复杂性思维是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思维。复杂性思维突破了传统的绝对思维和去背景化的箱格式思维方式,以一种非线性的、全局性、整体性和背景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了解世界。主题的聚合作用产生非线性的复杂性大尺度行为,相信“世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不是通过规则系统凝聚在一起的”。[5]

再次,复杂性思维也是一种将区分和关联相结合的思维。复杂性思维方式超越了传统牛顿经典物理学奠定的机械论、还原论、决定论和实体论的固有范式,而是以系统性、过程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方式认识世界,注重从综合性、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的角度去区分事物,揭示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思考关联中的区分度,如同贝塔菲所认为的:“现在我们正在寻求关于世界的另一个基本观点——世界是组织”。[6]思考组织系统中的元素的存在状态——有序与无序,从而将有序与无序、区分于关联结合起来思考问题。

复杂性思维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为人类认识世界开拓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其方法论为管理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大学善治的话语逻辑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已经超越了“封闭自足”的运行状态,越来越成为开放纳合的系统,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必然是一种复杂性背景下的善治。

所谓善治,即好的治理,成功的治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治理的直接目标是“善治”,即从多元参与的共治中达成目标的实现,即为善治。“善治”理论的提出及善治制度的形成日渐成为国家治理的成熟话语,其核心目标在于使社会建立和谐的秩序,形成善治文化,促进经济量与质的一致增长,使人类更有德性的存在与共处。

善治文化的核心是“多元、民主、协商、共治”。孔繁斌认为:“关心治理和善治之道,就是关心如何更有德性的交往共处,在存在而非生存的意义上有效解决个人与公共事务之间的制度关系”。[7]他认为,善治制度的政治学背景在于国家对愈益复杂的社会应对的行为能力在逐渐丧失,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治理难以避免有害决策发生,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时,导致文化分裂和社会的一致性分离,公共权力式微,社会公众的心灵世界碎片化、行为边缘化。加之强有力的公共行政能力体系弱化,公共政策无力对太多的社会公共矛盾和公共问题做出裁决,公众的靡态感增强,社会治理出现无力感。因此,善治理论契合现代复杂分化的社会背景,倡导积极的知识重建:“在文化上返古希腊之本,在政治上重开自由主义之源,在实践出路上择定新制度经济学,在技术上亲和于管理主义。”[7]革新主流政治学的话语逻辑,形成更具影响力和建设性的民主政治理论和治理之道。

在现代语境下,教育治理的典型特征是“多元参与”的共治,其核心旨意在于构建合理的制度结构体系,实现对教育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从治理走向善治的价值目标。孙绵涛认为:“教育治理的必要性在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失灵的现状,导致‘单一主体的政府管理’奉行的‘全能型的政府’引发的制度危机与政府失灵。[8]而褚宏启等学者则认为:“我国政府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政府在教育管理中越位、缺位和错位严重,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较少等”。[9]政府在大学管理中的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之所以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主导的治理模式使治理主体不明确,权力边界不清晰,治理方式单一化,治理手段简单化,治理文化贫乏化。

西方善治理论的核心在于通过调整国家与政府的治理理念,优化制度结构,完善治理制度,调适国家与社会的耦合状态,“旨在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管理和伙伴关系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10]将善治理论引入教育治理,旨在借鉴善治理论的价值追求,调适教育系统的“不适”与“错位”,使教育的发展回归本意,激发办学活力,形成多元共治的协调发展状态。

复杂性思维以“关系”性的存在的认知方式来认知世界,建立一个既垂直(历史的)又水平的(当下的)的关系网络进行回归性的反思,弥合歧义性,走向与外界、他人的互动。[1]用复杂性思维思考大学的运行机制,思考大学的外部影响因素与内部治理机制,为现代大学治理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二、复杂性思维视域中大学善治的复杂性机理

从复杂性思维看大学治理,认识大学存在的客观性和运行机制的复杂性,是大学走向“善治”的必然选择。

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从治理主体而言,大学处于政府、市场、学校和社会的四位关系中;从治理内容而言,大学的治理要协调政府、市场、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协调教育体制、教育机制以及教育活动的关系,更要协调各种各类教育的关系;从治理方式而言,大学的治理要选择治理依据,确立治理原则,理顺治理程序,协调治理过程。从外部环境而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学办学要求的逐步提高,大学处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无形的手”逐步常态化,大学面临的竞争压力愈益加大;从大学内部结构的配置机制和制衡机制而言,内部的利益诉求和发展矛盾愈益复杂,党政机构、学术组织、社团组织、学生群体的权力分享机制和协调难度加大。从宏观而言,大学发展的外部空间无法有效拓展,掣肘因素较多,国家的治理的理念难以延展,对大学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从微观而言,大学的利益诉求、效益追求和发展追求难以协调。因此,不仅仅要治理大学,更要善治大学。安东尼·史密斯和弗兰克·韦伯斯特在《正在发生变革的大学理想》一文中指出,在后工业社会,作为理性和价值中立模式的学者共同体已经陷入了致命的学术派系之争中,政治机构要求大学直接解决社会问题,学生要求大学尊重他们作为消费者的利益,而社会的产业组织则希望大学为其培养大量的民主管理精英和科学家,以满足其应付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多重目标的相互冲突,知识和组织结构内在的秩序的崩溃,大学对物质资源的追逐远胜于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培养目标从精神陶冶向谋生准备的转变,已把大学原有的组织制度、精神风范、学术规范、精英教育价值倾向推向岌岌可危的边缘,学术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缺少吸引力。[11]因此,复杂的大学结构系统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一)市场利益博弈的竞争性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大学治理的主体架构是以政府主导下的学校自治,但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大学与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博弈在不断加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渐显现,政府更多的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高校在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依据政府确定的公益服务收费标准收取服务费用,办学的规模,专业学科的发展水平、规格、层次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其自身在竞争中的优胜率,服务的质量、办事声誉、综合排名、社会影响力等决定了生源数量及质量,就业率、考研率、科研产出率、成果转化率、项目数量等绩效指标决定了获取政府和社会公共资源的总量。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大学治理从单一走向复杂,要求大学在管理中不断提升水平,处理好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形成有利于从市场获取各种办学资源的结构体系,转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形成从市场争取资源的意识,提高主动性和能动性,处理好与政府及社会的人脉联络,形成良性发展的资源环境,构建资源交换能力。

(二)利益主体诉求的多元化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大学的根本是人,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诉求决定了大学治理要以人为本,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根本利益与现实利益的关系。目前,大学间的利益横向比较往往对大学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工资、福利、待遇、绩效、住房、环境等实质性的利益区别,影响到高层次人才的安抚与稳定,尤其地域性的差别形成的“南飞”“东去”现象造成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短缺,校际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不断扩大,对大学治理的复杂性提出了进一步的挑战,如何应对成为当务之急。

(三)内部治理的参与机制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大学治理的实质就是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高效运转、协调灵活的制度体系。即各种体制机制、规章制度形成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运转框架。但在大学运行中,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必然会因发展理念、制度设计、规定执行、实施评价等的差异产生错综复杂的纷争关系,往往导致管理的低效与内耗,甚至部门、院系较为涣散。大学治理的核心机制就是要协调统筹内部的运行机制。诸宏启等学者认为“各主体需要建立边界清晰,分工协作,和谐互动的良性关系。”[12]在学校内部,存在党群工团、行政、教学、科研的关系,人事、财务、后勤、教辅部门之间的关系,教师、管理干部、工勤人员等等,由此所形成的多元主体的统合与分化始终是一个动态耦合的过程,其相互关系的非线性,决定了大学的发展必然是一个复杂性的混沌系统,必然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不断循环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大学管理者必然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从“治理”再到“善治”的发展。

(四)时代发展的紧迫性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后工业时代的社会发展格局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随着被称之为第六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对大学的学术引领和新技术、新产业的更新加速,科技革新提出了紧迫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如何面对挑战,迎合发展,顺势而为,对治理者提出了时不我待的要求,从培养目标而言,学科调整、专业设置、管理体系重构等都要进行重新设计、论证、调整、布局,否则,一所大学将会被淘汰,在严峻的行业竞争和倾轧中走向没落。

(五)学生培养的综合性决定了大学治理的复杂性

现代社会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的高要求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决定了大学培养的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不能胜任工作的需要,杨德广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特点是多学科的融合,即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产生新的学科。”因此,“大学要具有创新功能,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13]

大学治理者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确立正确的大学办学理念,推动学科调整建设步伐,建设学科,设置专业,优化课程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培育重点专业,形成高素质的学术团队,构建结构合理的梯队,保障学校发展的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影响力,保证社会选择的优胜地位。

三、复杂性思维视域中大学善治的路径选择

思维方式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主体认知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本体论而言,复杂性思维的非线性、多样性以及过程性的思维方式就是对世界存在现象的复杂性契合。世界的本质是复杂的,主体对世界的认识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层面以及不同途径来认识。

西方治理理论的核心目标在于构建合理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治理过程,形成治理文化,达到善治。因此,大学善治就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以一定的制度为依托,共同参与管理大学事务的过程。从治理结构而言,各利益相关者对大学事务的参与与决策权力的分配,是以治理主体、治理权限为核心要素的构成;从治理过程而言,强调治理权力的运行即治理手段、治理程序和治理方式的综合作用的构成;从治理文化而言,旨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开展治理并形成特定的治理文化机制。

正确认识大学运行的复杂性,理清大学治理的复杂性抗阻因素,构建大学治理的策略逻辑,才能真正实现大学“善治”。

(一)重塑关系,厘清边界,实现大学的外部善治

我国大学没有真正实现善治的原因在于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之间的失衡格局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政府的职能尚未完全理顺与合理定位,往往自觉不自觉的干涉大学自有的决策与实施。政府的行政权力过度集中,对高校事务的干预太多,计划体制所形成的制度惯性和裹挟力依然在起作用,在短时期无法快速扭转。大学对政府的依赖太重,体制性的惯性思维所形成的“束手束脚”现象较为严重。另外,大学的封闭体制与自组织机制难以广泛地吸纳社会参与大学的治理渠道与发展空间,大学市场化的程度不深,甚至有些大学对市场化的运行持观望态度。借鉴西方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制度实践,解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失范问题,旨在“对公共领域的危机或民主政治的衰败做出拯救性的回应”。[7]一般而言,大学、政府、社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共生性的复杂系统,政府是大学的举办者,社会是大学的支持者,市场是大学的调节者,而大学的本体职能是教育事业的实施者。在四位一体的复杂性关系中,职责明晰,治理边界明确,才能保证复杂系统的有序运行与和谐共生。真正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市场规范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自主办学的有效运行的治理结构,形成有机协调、规范运行、合理制衡的有效治理机制。

1.转变职能,树立服务理念,构建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关系。以宏观调控为核心,充分发挥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大学真正实现按大学教育自身的办学规律去办学。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规范政府的管理行为,厘清政府、大学、社会的权利边界,李立国认为:“高等学校对于国家治理的认同与支持取决于政府对于高校的治理形态,主要体现为如何使高校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呈现为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高校也确实能够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14]大学真正能够实现《高等教育法》赋予的权力(包括专业设置权、招生权、教学权、科研开发权、对外交流与合作权、校内人事权、财产权、自主管理权等。)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赋予大学更多的人、财、事权,大学自主预算和使用经费,政府负责对经费的监管与验收;大学自主选聘、任命教职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及分配制度改革,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制定招生计划,设置学科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调整办学规律,真正实现大学自治。

2.多元发展,竞争与调节相结合,正确处理大学与市场的关系。随着现代大学社会功能的进一步实现,大学与市场、社会团体、社会媒体、社会民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大学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关系愈益密切。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和调节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有序开展竞争;充分利用各种市场资源,充实大学发展的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提升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办学作用,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大学的建设投入与发展投入,利用社会资金改善大学的经费结构,充实大学的办学实力。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办学活动与规范管理、准入制度和监管体系相结合,正确引导,增强活力;加强校企合作,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和民间资本以捐款、资助、投资等形式进入大学,实现大学办学经费的多元化。

3.改变评价方式,定性与定量结合,实行管、办、评相分离。更好发挥政府监管、市场调节机制的效能,以社会评价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建立独立评估专业机构,建立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大学的办学状况、经营效益、发展前景、规模水平等,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充分调动大学的办学活力和发展活力。

(二)完善结构、明晰权责、实现大学治理的内部善治

从复杂性结构的运行机制而言,大学的内部治理是实现大学善治的核心。在我国高等教育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以内涵发展为主渠道的话语背景下,应完善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的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大学的治理能力,真正实现大学善治。

1.完善制度,明晰权责。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我国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这项制度的实际运行中,由于“领导”与“负责”的边界不明晰,党政关系和党政权责缺乏细则规定和措施依据,制度成效不明显,“内耗”和“争强”等现象不断出现。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明晰职务、责任与权力的关系,明确大学发展的方向与重大事项细则由党委集体决策,校长负责落实、党委监督促进,保证成效。校长要依法治校,行使行政权力,具体落实党委的决策决定,做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通过设置全委会、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教代会等组织形式,严格按照议事决策程序讨论决定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真正做到权责明确,制度严格,管理有序。

2.综合改革,激发活力。大学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必须坚持综合改革,以改革促发展,解决大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大学变革。首先,建立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和治理体系,就要坚持将竞争机制作为大学治理体系的基本机制,改变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以竞争配置校内资源,同时要倡导教师、学院、学科参与外部竞争,获取社会资源,多渠道、多形式推动专业发展;其次,大学综合改革要坚持大学的管理重心下移。以“小机关——大院系”的行政架构来强化二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术活力,使资源、权力、责任相匹配,明确管理机关与二级院系的权力边界,推行目标管理,增强二级学院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3.学术本位,教授治校。大学善治的核心在于确立大学的学术自由地位,推进教授治校,营造学术自由的治理氛围。我国高校无法实现善治的根源,基本在于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弱小,没有充分发挥教授在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发展中的积极性。因此,大学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的学术作用,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培育高水平的学术力量,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大学善治必须从源头上实现教授特别是教学一线、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凝聚人心,广开言路,听取教授对学校发展的建议建言,增强学术权力在学校发展中的权重,为大学善治拓展源头活水。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要协同配合,形成良好的二元结构,真正落实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共谋发展。

猜你喜欢

复杂性治理办学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复杂性背后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复杂性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