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型的美国文学课程的多模态教学体系设计
——以苏州科技大学为例
2019-12-30杨建玫
杨 建 玫
(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一、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对于学生掌握英美文学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文学鉴赏力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1],英美文学教学理应乘势而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英美文学课因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纷繁多样以及不同文学时期具有的不同语言特点等因素,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向学生传输大量信息。学生由于生词量大、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这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欠佳。在当下注重实用型学科知识的社会环境下,调动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有相当的难度。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本科院校的英美文学课教学范式趋于传统。最近十年,虽然部分教师摆脱了单方面口头讲解的模式,采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可是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的授课结构、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语言能力,英美文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那么应当如何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本文拟以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的教学改革为例,重点探讨能力导向下我国本科院校美国文学课程的多模态教学体系设计,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人文素质及外国文学鉴赏能力。
二、 作为改革路径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有关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论;美国文学概论;文学批评。”[2]我国对于国民的外国文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美国文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更为实际、高效,在尊重经典、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教学思路,追求文学课教学的实效性。
多模态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以赏析文学作品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改变文学课上教师一灌到底的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多模态是指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文学教学同样可以通过包括文字在内的多种符号资源进行有效教学。”[3]合理的多模态教学体系设计是提高美国文学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美国文学的授课内容包括美国文学史和美国作品选读两部分。为了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本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作品赏析上,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采取多模态的混合式教学体系,把学生的思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纳入其中。为此,结合课程的特点,在美国文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设计“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多模态的教学和考试实践活动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蓝墨云班课为媒介,通过微课、视频等翻转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教学改革。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开展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蓝墨云手机APP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结合文学史和作品片段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在课前,将课件、把文学史内容制成的微课、作品的视频及作品的阅读材料等学习资源上传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美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在课内,以“对话式”的教学方式为主、其他混合式教学方式为辅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文本细读;在课后,采取一定的考核措施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这种全新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课内和课后的学习全过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其思辨能力的提高。
三、 美国文学课的多模态教学体系设计
(一)在教学实践上,通过多模态的教学实践活动翻转课堂。
此处多模态的翻转课堂实践活动是指结合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片段的不同内容,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不同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前采取微课、作品的视频及阅读材料等形式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课内的作品选读打好基础;作品选读部分在课内以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并辅以其他多种互动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课后,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措施,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的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的内容。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法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课前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数字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课内的有效学习做准备。我们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数字平台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工作,将每次课要讲的内容上传到班里,包括微课资料、作品的阅读材料、作品改编的影像资料、评论资料、教师的演示文稿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料,实施部分的翻转课堂教学。(1)对于微课资源,要打造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资源,这是云教学的基础。将文学的基础性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在课前提前上传到蓝墨云班课上,让学生预习要讲授的内容。微课的内容涉及所要学习的每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每个文学流派中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简介、主要的文学思潮和所选文本涉及的文学知识讲解等等。教师提前将这些知识设计成内容合理、长短合适的教学视频,把每一课的重点以文字、图片、电影相结合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具有画面感和画外音,将知识点与问题、练习相结合,适时发布。(2)将学生要学的小说、戏剧、散文或者诗歌的阅读材料上传到蓝墨云班课上,包括小说和戏剧的情节、各个文类作品的汉语版译文。要求学生事先阅读这些材料,并思考附在阅读材料后面的问答题,为课内的作品解读和讨论做准备。(3)将关于作家作品的纪录片、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等多种影像资料、评论资料、演示文稿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料上传到蓝墨云班课上,供学生全方位预习或复习所选的文本。
2.课内实践:以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解读为主、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文学史为辅,进行对话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影响他们的创造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运用课前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重点、难点和一些延伸性的问题,师生之间以讨论、交流对话的形式完成教学,学生之间以协作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1)教师围绕所学作品,提前设计许多与作品的理解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一个时期和作家的学习可以以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促使学生参与发言。作品的学习以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展开,让学生“卷入”积极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增强交流能力,提高其思辨能力。(2)根据具体的作品,采用学生个别回答问题、小组成员讨论问题、角色扮演、配音、小组演示、诗朗诵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问题导向、项目探究的措施改善学习效果。对于小说和戏剧作品情节的学习采取小组展示的形式进行,而小说和戏剧作品的阅读方法则采用角色扮演和配音的形式进行。诗歌的阅读安排学生进行诗朗诵,散文以师生讨论式的对话方式共同完成理解过程。教师针对每部作品中内涵深厚的重要部分或片段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能锻炼思辨能力。
3.课后学习: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以读书报告和项目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作家作品进行评价、鉴赏,以巩固所学知识。(1)以撰写读书报告和论文的形式进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所揭示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有了阅读体验,而且学会了独立思考。我们对学生的读书报告进行批改,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在下次课上进行反馈,与学生就探讨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2)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通过布置一系列具体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型的项目研究。由组长协调分工,成员分别承担查找资料、分析文献和数据、小组内讨论、课堂展示、撰写书面报告等任务。这种学术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了研究能力。
(二)在考核实践中,注重过程考核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改变文学课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和学期论文的考核方式,在课前、课内和课后实行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加大平时学习的考核力度,体现在对学生课前学习成果进行检查,对学生在课内和课后的学习状况分别采取多种考核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优势在于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我们改变了文学课常用的期末闭卷考试和学期论文的考核方式,加大学习过程考核的力度。我们将平时成绩的比重上调至60%,期末成绩占40%。将学生的平时分数(60分)构成细化以后,各种考核评价形式所占的比重如下:回答问题10分(2次/5分),小测验20分(4 次/5分),小组讨论和展示10分(2次/5分),阅读和学期论文20分(2篇/10分)。
考核方式融合在课前、课内和课后三个阶段。
1.对学生课前学习成果的检查: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内进行,占平时成绩的30%。这包括他们通过微课学习的文学史相关内容、观看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阅读作品的汉译本和相关评论。对于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的文学史内容,我们常常在微课末尾附加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内作答。这些问题采取填空、单选、判断正误、问答题等形式,作为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提前有所了解。我们利用蓝墨云平台了解并检查微课的效果。
2.对学生课内的考核:对于学生通过微课学习的文学史相关内容的检查,我们在课内以抽查提问的形式进行,有时在全班以集体提问的形式进行。涉及前一周课内所学的重要问题、各个时期的学习情况和当堂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占平时成绩的40%。(1)提问:对于前一次课上所讲的重要问题,在讲新课之前进行口头检查。我们有时提问个别学生,有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查。(2)测验:对美国文学中每个时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主要以当堂小测验的书面形式在全班学生中展开,采取少量填空题、判断正误题和单选题的形式在十分钟内完成。(3)其他多元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当堂学习过程的考核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学习作品时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扮演角色、配音、小组展示、诗朗诵等多种教学活动,以及一个时期和作家的学习中进行的小组展示。
3.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的检查:主要采取主观考核方式,采取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和论文以及课题研究的方式,占总成绩的30%,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检查学生阅读材料的另一有效方式是论文写作。平时要求他们交两份阅读报告,期末交正式论文和课题的研究报告,内容都要求与阅读材料相关。
四、结论
我们实施了两年美国文学课的多模态教学体系。实践证实,这个教学体系的设计合理,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课前的数字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内多模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主体化地位,培养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了平时的学习过程考核力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化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