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萌即战斗力机甲熊猫的都柏林征程

2019-12-29陈曜陈惜李思雪吕广钊任帅

科幻世界 2019年10期

2019年8月15日-19日,第77届世界科幻大会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超过5800名科幻迷从60多个国家纷至沓来。

创立于1939年的世界科幻大会(WorldScienceFictionConvention,简称Worldcon)是当今世界上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也在这一盛会上颁发。

作为中国科幻大本营,科幻世界杂志社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和世界科幻交流。1991年,科幻世界成功举办世界科幻协会年会,拉开了中外科幻文化交流的序幕,更扭转了中国社会对科幻的认识;2007年,世界科幻大会第一次来到亚洲的日本,科幻世界也举办2007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掀起了新世纪中国科幻活动的高潮。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幻逐步走向国际化,在中国科协、四川省科协、成都市政府、成都市科协的支持下,科幻世界开始谋划将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活动——世界科幻大会引入中国,并为此在国内外做了大量协调工作,包括发起成立四川省科幻学会、“银河科幻联盟”等组织机构。在全国主要科幻机构的支持下,在2018年美国圣何塞市举办的第76届世界科幻大会上,科幻世界代表“银河科幻联盟”正式宣布中国成都申办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

本届都柏林科幻大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传媒集团、四川省科幻学会再次和科幻世界、微像文化等“银河科幻联盟”代表组成申幻小分队,赴爱尔兰开展成都申幻工作。中国科协科普部派出6人代表团一同参会,对本次“申幻”工作予以支持。

根据世界科幻协会的规定,在每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将决选出两年后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世界科幻大会的竞选城市争夺采用的是投票制。目前与成都市共同竞争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的城市有法国尼斯和美国孟菲斯。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最终举办权将由第79届(2021年)华盛顿世界科幻大会参会代表投票决出。

因此,持续不断吸引各国科幻迷给成都投票是申幻小分队和机甲熊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本届都柏林大会上,通过举办申幻沙龙、摆设申幻展台、发表申办演讲等系列活动,申幻小分队向全世界的科幻机构和科幻迷充分展示了成都深厚的科幻文化底蕴、会展条件、文旅条件、交通条件、幻迷基础等。

在都柏林当地时间16日晚的成都申幻沙龙上,申幻小分队和各国幻迷欢聚一堂。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现场致辞,他谈到“通过举办科幻交流活动、出台科幻产业扶持政策等举措大力培育成都科幻产业,致力于打造科幻产业功能区和国际化平台”。与此同时,刘兴军副秘书长还诚邀各国科幻代表为成都申幻建言献策。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科幻学会会长经戈表示,对中国科幻界来说,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希望世界科幻大会能在中国举办。他邀请各国科幻作家、科幻迷赴蓉参加今年11月22日-24日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提前来看一看中国科幻的盛况,感受中国科幻迷的热情。同时“100年后的成都”全球科幻作品征集活动也在大会上发布。

成都“申幻”四大吸睛行动

行动一

成都市政府为申幻“扎起”①

都柏林当地时间8月16日晚8点,申幻小分队举办“支持成都2023申幻”专场沙龙。从晚7点开始,各国科幻迷就在沙龙门口大排长龙,等待入场,热度超过了当晚其他主题沙龙。

成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兴军,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科幻学会会长经戈在沙龙上致辞,向各国科幻迷展示成都申幻的优势和决心。幻迷们纷纷向申幻小分队的成员询问成都申幻的情况。都柏林大会主席詹姆斯·培根、大会主席顾问本·亚洛等“大咖”也来到沙龙现场,为成都申幻拉票助威。

行动二

质询环节幻迷面对面答疑

“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和“我们能做什么?”——终极三问的答案送给质询环节现场的幻迷。在为几个申办城市专门设立的质询环节中,申幻小分队的两位可爱的小姐姐向现场幻迷介绍了成都申幻的具体进展。

演讲结束,质询环节主持人甚至破例,给还未到投票年限的成都申幻小分队增加了幻迷提问环节。一瞬间,十几张小纸片涌向演讲台。“成都的环境怎么样?”“成都如果举办世界科幻大会,场馆会设置在哪里?”“成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得怎么样?”……各国的科幻迷都对成都申幻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而我们的申幻小分队也机智地应对了这些疑问。

行动三

“亚洲区”合体吸睛

本次都柏林科幻大会上,成都申幻展位位于U3展位,走进展场稍往左一望,就能看到一个两米高的成都申幻海报。展位上摆放了申幻传单、“100年后的成都”全球科幻作品征集启事、申幻丝带等等一系列展品,吸引得科幻迷们纷纷驻足。

申幻可不是单打独斗,前来参会的各个中国科幻机构代表和科幻作家也都主动担任起了“申幻志愿者”,在各类座谈和交流中宣传成都“中国科幻之都”,帮成都拉票。而科幻世界和“申幻”的展位也成了中国代表团的共享展位,除原本的资料纪念品外,参会的中国科幻机构、科幻作家也把各自宣传品摆到展位上。

在成都展位边上,是韩国和日本的展位。中日韩三国俨然合体成了“亚洲区”一起出道,拉开横幅,架起展板,更有韩国小姐姐身穿传统服饰,“亚洲元素”成为了都柏林科幻大会上一道亮眼的风景。“亚洲区”组合可不是随便一说,在本次都柏林科幻大会上,中、日、韩、新加坡等亚洲科幻作家、编辑们还聚集在一起,召开会议讨论召开亚洲科幻大会的事情。事实上,在今年11月22日-2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上,就会正式举办第一次亚洲科幻会(Asiancon)。

行动四

萌动世界的熊猫“大杀器”

被誉为“国宝”的熊猫在海外可谓风头无二。萌即战斗力,穿上机甲的熊猫可就是又萌又酷,武力值超乎想象。在都柏林大会上,机甲熊猫简直就是成都申幻的“大杀器”,为大会定制的机甲熊猫图像徽章、帆布袋、帽子等纪念品,果然是全场最亮。

有些腼腆的科幻迷还不好意思走近前来,热情的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便主动打招呼,一并送上徽章和丝带等纪念品。收到小礼物的科幻迷纷纷表示拿人手短,我就是你的人!衷心希望成都申幻成功,这样就有充分的理由来中国看真正的熊猫啦!

此处要特别cue一下我们机智的志愿者小伙伴。他们除了在自家申幻摊位工作外,还见缝插针地游走于会场各个展位,向大家安利中国科幻,为成都申幻拉票。在此向从伦敦、爱丁堡、柏林和爱尔兰前来的志愿者李思雪、张达、吕广钊、周泉、李迎辉、戴文磊、周柯宇、任帅、郭涵,还有不远千里和我们一样从成都飞去都柏林的胡煜彬同学,表示感谢,大家辛苦啦!

都柏林科幻大会亮点频频

世界科幻大会每年都会在不同城市举行,今年这场盛会的举办地在爱尔兰都柏林。这是爱尔兰第一次举办世界科幻大会,也是爱尔兰有史以来举办过的最大的一次科幻大会。

本届都柏林科幻大会由爱尔兰旅游局、都柏林市议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之都”项目部,和众多爱尔兰企业、图书馆、爱尔兰科幻协会、都柏林科幻协会、爱尔兰科幻大会“十月大会”等各个组织机构支持与赞助,一共准备了八年时间。

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共举办了1400多场活动,其中包括作者阅读和签约、讲座、小组讨论、沙龙、艺术展和学术研讨会等。其中雨果奖颁奖典礼、科幻大会爱乐音乐会和化妆舞会是最大型也最受科幻迷欢迎的活动。

本届的雨果奖颁奖典礼于当地时间18日晚7:30在都柏林会展中心CCD举行。颁奖典礼由著名艺术家阿芙·理查德森和爱尔兰作家斯科特·迈克尔主持。命名源于“科幻杂志之父”雨果·根斯巴克的雨果奖,实际上是一个评选年度科幻/奇幻成就的幻想类大奖。今年获得最佳长篇小说奖的是玛丽·罗比尼特·柯瓦的《数星星的女人》(TheCalculatingStars),该奖由本届大会特邀嘉宾NASA女宇航员珍妮特·艾普斯颁发。玛丽·罗比尼特·柯瓦曾凭借《就因为丢了一枚马掌钉》获得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科幻世界·译文版》曾刊登过她的此部短篇作品(2012年5期)。今年,她凭借《数星星的女人》连续摘得星云奖、轨迹奖和雨果奖,可谓实现了一个“大满贯”。

2019年雨果奖获奖名单

最佳长篇小说

玛丽·罗比尼特·柯瓦

《数星星的女人》

最佳短中篇小说

曹维倩

IfatFirstYouDon’t

Succeed,Try,TryAgain

最佳短篇小说

AlixE.Harrow

AWitch’sGuidetoEscape:APracticalCompendiumofPortalFantasies

最佳长中篇小说

MarthaWells

ArtificialCondition

最佳相关工作奖

ArchiveofOurOwn(AO3)

最佳系列小说

BeckyChambers

Wayfarers

最佳艺术书籍奖

厄休拉·勒古恩(作者)amp;查尔斯·维斯(绘者)

《地海传奇插图版(暂译)》

最佳图画小说

《魔姬第三卷:避难所》

最佳戏剧表演·长片

《蜘蛛侠:平行宇宙》

最佳戏剧表演·短片

《善地》

最佳编辑·短篇

加德纳·多佐伊斯

最佳编辑·长篇

NavahWolfe

最佳职业艺术家

查尔斯·维斯

最佳半专业杂志

UncannyMagazine

最佳粉丝杂志

LadyBusiness

最佳粉丝播客

OurOpinionsAreCorrect

最佳粉丝作者

FozMeadows

最佳粉丝艺术家

Likhain(MiaSereno)

最佳青少年小说

TomiAdeyemi

ChildrenofBloodandBone

花 "絮

《小王子》打败了“爱手艺”

在都柏林科幻大会开幕仪式暨1944追授雨果奖颁奖典礼上,《小王子》打败了“爱手艺”(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最著名的作品是后来被称为“克苏鲁神话”的一系列小说),成功夺得最佳中篇奖!而约翰·坎贝尔则获得了最佳短篇编辑奖,他的孙子和曾孙女儿一同上台代领奖杯。

注:追授雨果奖(Retro-HugoAwards)从1996年开始才被纳入票选中。这一奖项被世界科幻大会用于授予50、75或100年前那些符合资格、应授予奖项的作品。

“回到未来”穿越而至

本次都柏林大会最拉风的是什么?除了机甲熊猫之外,肯定是展区门口的“时光机器”DeloreanDMC-12啦!硕大无比的喷气装置,扬起的鸥翼门……就连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无法抗拒它的魅力——在电影《头号玩家》中这台车被选为了男主人公的座驾。

“阿波罗五十年”纪念

今年是阿波罗登月五十周年,在本届大会上也有一场题为“阿波罗五十年”的座谈。座谈中各个嘉宾提到了美国政府对“阿波罗计划”的巨大投入,并提及到了24世纪登月仍然将是一个艰难的事件。在本届大会上还展出了一套为纪念“阿波罗五十周年”而设计的邮票。邮票上有排小字,写着“纪念阿波罗成功登月五十周年”。但直到邮票印刷发售之后,人们才发现,原本意味“登月”的“nGealach”一词被误写为了“nGaelach”,而整句话的意思则变成了“纪念阿波罗成功登陆爱尔兰五十周年”(大雾,捂脸)。

“拖稿天王”马丁背着经纪人签名

“狡猾”的志愿者们在成都申幻的展位前偶遇了(大雾)马丁老爷子一行,除了送上了成都2023申幻宣传册和小礼品,还邀请老爷子光临我们的申幻沙龙。虽然马丁经纪人表示当时不能向老爷子索要签名,奈何机智的志愿者掏出的是两本老爷子的科幻处女作《光逝》……老爷子欣然签名!!

科幻大会上那些有趣的coser

本届大会特邀嘉宾

黛安·杜安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和编剧。她的首部小说《浴火之门(TheDoorIntoFire)》(1979)曾获得约翰·W.坎贝尔最佳新人奖提名。

史蒂夫·杰克逊

从事游戏设计工作近50年。他的游戏代表作品包括《汽车大战》、《光明会》、《通用角色扮演系统》、《蒙奇金》和《僵尸骰子》等。

伊恩·麦克唐纳德

他的短篇故事和小说探讨了纳米技术、后赛博朋克时代的背景以及社会和技术快速变革所带来影响等主题,广受好评。他的第一部小说《荒凉之路》曾获轨迹奖、雨果奖,作品《新月》曾获银河光谱奖。

金杰·布坎南

曾在纽约市的王牌图书公司担任科幻小说编辑长达30年之久,后以主编身份退休。她曾获得2014年雨果奖最佳编辑奖。

乔瑟琳·贝尔·博内尔

北爱尔兰天体物理学家,曾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英国物理研究所所长。2018年获基础物理学特别突破奖。

比尔和玛丽·伯恩斯

两人相识于1970年世界科幻大会,均对科幻界作出过重要的贡献:玛丽以其在英国科幻大会的艺术展和其他志愿工作而闻名,比尔则创办了eFanzines.com网站,帮助传统的粉丝杂志出版人将过渡到网络出版。

科幻大会上的“中国热”

在本次都柏林科幻大会的1400多场活动中,中国元素也是吸引各国科幻迷的一大“利器”。中国及海外华裔科幻迷除了参加大会活动外,还组织了多场跟“中国科幻”相关的座谈,如“探索中国科幻”“探索‘丝绸朋克’”“跨越语言障碍——科幻与翻译”等。这些座谈跟成都申幻沙龙一样受到各国科幻迷的追捧,场场爆满。

在“探索中国科幻”座谈上,科幻作家王侃瑜、余卓轩、三丰、YenOoi等人讨论了中国科幻发展的现状。在“探索‘丝绸朋克’”的座谈中,陈楸帆、慕明、金雪妮、王侃瑜以及来自韩国的尹汝敬共同为大家介绍了“丝绸朋克”这一科幻流派。“丝绸朋克”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幻类型,通常被认为是由华裔美国科幻作家刘宇昆首次提出,他的《蒲公英王朝》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作之一。在以“跨越语言障碍——科幻与翻译”为主题的座谈上,长期关注中国科幻的国外出版商、译者和作家共同讨论了科幻文学翻译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他们一致同意,中国科幻作品的不同译本在英语世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有助于打破科幻奖项评选中的一些局限。

科幻大会漫谈二则

西方科幻圈里的“中国风”

在刚结束的都柏林世界科幻大会上,德国主流媒体《法兰克福汇报》特地采访了中国成都的申幻情况,并用大半个版面专门介绍了以中国科幻为代表的东亚科幻文学圈。在《三体》获得雨果奖后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幻”强势地涌入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科幻圈,且与同样在近年来兴起的阿拉伯科幻和“非洲未来主义”一起,动摇了科幻小说的“西方中心论”。在科幻译者的努力下,许多中国科幻作家的名字逐渐被西方读者所知晓,甚至培养出了一批较为忠实的粉丝群。

不过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我们还应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克制。“中国风”(Chinoiserie)一词是17世纪欧洲浓厚的“东方主义”(Orientalism)话语的一部分,而西方读者甚至学术界对中国科幻抱有的浓厚兴趣究竟是源自他们对中国科幻内在价值的认可,还是将其作为参与西方世界政治和文化演变的素材,尚待考察。如今在西方科幻圈里刮起的“中国风”或许是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但万不能因此洋洋得意,而应不忘初心,步步踏实地为中国科幻在世界科幻文化舞台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会志愿者吕广钊伦敦大学学院(UCL)比较文学专业)

欧洲科幻大会见闻

欧洲科幻大会(Eurocon)是第一个大洲级的科幻大会。由于今年的Eurocon和Worldcon只隔了不到一周,举办地也离得很近,因此连着参加的科幻迷不在少数。有意思的是,“成都申幻”的易拉宝也参加了两次会议。

因为在世界科幻大会期间的活跃表现,“成都申幻”在欧洲科幻大会上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它成了很多人和我聊天的破冰问题,其中最有趣的可能要数乔治·马丁了,我的这位偶像一开口便问我:“成都的披萨好吃吗?”

在欧洲科幻大会上,有两场座谈与中国有关。在这两场座谈中,我发现中文科幻所面对的问题并不是特殊的。即使文化隔阂小得多的欧洲小语种科幻作者,也同样面对着难以让其他国家读者了解自己作品的困境。虽然和几年前比起来,外国读者对中国的了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提高,但误解依然存在,依然需要我们这些中国参与者不断地解释。

比起世界科幻大会,欧洲科幻大会更像一场亲密的朋友聚会,在这里科幻迷和作家、漫画家一起唱K、喝酒、闲聊。

(大会志愿者圣狗子中国科幻迷)

①扎起:四川方言,意为“鼓励,支持,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