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终关怀

2019-12-29王元

科幻世界 2019年4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唐)

1

从他的视角出发,其实只能看到一些色彩斑斓的线段,还好他提前温习过剧情。漫画远比电影复杂,世界观也要庞大和沉重得多。这就是他讨厌电影的原因:为照顾(或曰迎合)大部分只是为了消遣的观众,导演割舍了太多原有的、深层的刻画,失去了精神层面的力量。

对话框的展现方式他比较满意,与漫画如出一辙,人物头顶撇出一个柔和的线框。为了更好融入剧情,他开启了上帝视角,在三维空间俯视他所处的二维世界。

他:冬兵是我的兄弟。

钢铁侠:那你就是我的敌人。

对战开始。线条变形了,带着毁摧毁一切的动量。

“哐当”,升起一个拟声词,钢铁侠的重拳撞击到他的盾牌上。另一页,两队人马陷入混战,双方你来我往,互有攻防。蚁人变大,充斥整页,如果不开上帝视角,看上去就像一条顶天立地的曲线,那是他凹凸有致的身材剪影。他趁机带着冬兵逃离战场,途中遇见拦截的黑寡妇。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远比斯嘉丽·约翰逊更加性感迷人。

他太喜欢这种感觉,早知能以自己最钟情的角色体验漫画世界,他会无比渴望死亡;死亡不再面目可憎,甚至是可爱的。

一页又一页翻过去,故事来到尾声,他的人生也来到尾声。

2

它们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名字,诸如造梦师、制作人、设计者,但它更喜欢篆刻在它胸口的名称与编号:偃师-1920。它们是人类的临终关怀者。

偃师系列被设计出来只有一个目的:满足将死之人的最后心愿。相比它们位于工厂流水线、立体交通系统、未知星球探测与拓荒的同胞,偃师的工作富有创造力,且受人尊敬。

它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迎来送往。

它走入造梦中心——这是一个纯白的建筑,外形像是一朵绽开的莲花——开始今天的工作。

3

它从待机状态被唤醒,今天第一个“顾客”上门了。

那是一个看上去意气风发的中年男人,穿着皮夹克,梳着马尾,打扮新潮又不落俗,一点儿看不出将死的迹象。这人自称是一位画家。

画家说:“什么梦都能实现吗?”

偃师说:“都能。”

画家说:“我想变成一匹马。”

偃师说:“变成。”

它拥有无可匹敌的计算能力,但关于对话仍然需要深度学习。许多人类习以为常的事情都让它感到困惑,比如这个词。它以前都是在一个指令接着一个指令的程序设定中运转,但最近突然产生了一种类似情绪的副产品;它以前都是壁垒分明,现在有些捉摸不定。

画家说,他画了一辈子马——通常来说,一辈子指很长一段时间,但实际上这与时间无关,今天出生,明天死亡,也是一辈子——为了画好马的鬃毛,他曾一根一根地往模型上粘贴,为了画好马的动态,他曾跑到香港马场,成千上万的观众都在为赛马的名次呐喊和期待,只有他冷静地观察马腿蹬地时的弯曲和马背跳跃时的弧度,更不用说,他家里就养着一匹马;他每天与马相处的时间,远比陪伴他家人更多。为了画马,他无所不用其极。他总是把自己幻想成一匹马,一匹站立睡觉的马,一匹奋力冲刺的马,一匹悠闲地与同伴嬉闹的马。可他从未真正成为一匹马。

偃师开始制作场景,关于马的影像很多,它选取一个纪录片作为底色,然后渲染情节。这跟VR类似,只是更加逼真,VR顶多做到身临其境,偃师可以美梦成真。

画家躺进那个状若太空舱的仪器,无须连接他的脑级,或者从后脑插入一根电线,这太原始太粗暴了,舱内平滑的内壁可以激发和搜集画家的脑波。

建档。

读取。

画家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发出一声嘶鸣,他抬起双手,却看到健美的前肢。他拥有棕色的毛发,悠长的脸以及深邃的目光。举目四望,是一片看不到尽头的草原,几匹其他毛色的同伴散落其间,多在埋头吃草。他也俯下头颅,从宽大的嘴唇之间龇出整齐的板牙,一口咬下,鲜嫩的草汁溢满口腔,咀嚼,碾磨出青草的芬芳,再吞进胃囊。这顿饱餐将安全着陆,马不会反刍。他刚刚画马的时候,着重了解过马的习性。

跑一跑吧,不顾一切地跑吧。他撒开架势,感受着俊美的姿态,在草原上一骑绝尘。他越跑越快,仿佛不是踏着土地,而是踩着草尖。他已经跑出几里地,完全感觉不到心肺的压力。他突然产生一个念头,必须奔跑,停下来就是生命的终结。他遥遥望见一片湖水,但并不收势,他在想,这片湖底一定是个浪漫的归宿,他渴望沉入。但事与愿违:他在湖面奔跑起来,坚硬的前蹄划出几星浪花,持续加速,像一团模糊的影子在湖面游蹿。湖面如同镜子,反射出他的奔跑轨迹。多希望,能够永远跑下去,跑入一幅水墨画中,定格,永恒。

画家说:“太美妙了。就是有些口渴。”

偃师说:“很高兴您能喜欢。”偃师早已准备好一杯纯净水。

画家说:“医生跟我说,我只剩下四周的时间了,在临死前,我终于能够画出一匹完美的马。谢谢你,再见。”

偃师:“每个人只有一次被关怀的机会,而且考虑到——我想我们不会再见了。”它卡壳了一下,体内流动的势能逼迫它跳过那个对现实的沉重叙述。它还说了“想”,这不应该是一个精确的人工智能使用的动词。

画家粲然一笑,“这辈子而已。”①

4

偃师-1920的存储区不断折回“这辈子而已”,这让它的二极管充满困惑。它必须尽快挣脱出来,因为第二个“顾客”登门了。

出乎预料,这是一个小男孩,根据他的骨骼发育测算,不会超过十岁。它被要求不去询问来者的病因,除非他们自己开口。

小男孩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总是流鼻血,不停地流,就像坏掉的水龙头。我的血快流干了。”

偃师说:“非常抱歉。”

小男孩说:“人死后就不会流血了吧。”

偃师说:“不会。”

小男孩的梦想非常宏大,他希望指挥一场战争。

偃师说:“什么战争?”它有赤壁之战模板,迦太基与罗马战争模板,英法百年战争模板,美国独立战争模板……

小男孩说:“我想要更大尺度的。”

没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模板也都是现成的,就看他想要扮演谁,丘吉尔还是斯大林,如果他崇拜希特勒——会有这样的无知无畏的孩子——剧情创作上没有难度,但审核起来会比较麻烦。

小男孩说:“再大一点儿。”

偃师问:“多大?”

小男孩说:“银河系。”

偃师懂了,这又是一个“银英”迷,之前就有人扮演过杨威利。《银河英雄传说》的模板也是现成的,就看他想要动画还是真人体验的演绎方式。

小男孩说:“不是这些,我想要真正的银河系战争,两个文明之间的对抗,而不是把改头换面的历史剧放到未来重演。”

偃师懂了。

建档。

读取。

银河系中心是一个巨型黑洞,质量为太阳的二百五十万倍,不断发出超强的射电、红外射线、X射线和γ射线辐射。

黑洞一侧是碳基文明的领地,另一侧则是硅基文明的家园。①

时间来到四十二万年之前,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由来已久的矛盾日益激化,硅基文明将碳基文明派来和谈的使者制作成一座石雕则标志着两个文明之间的战争正式打响。双方的战线长达五万光年,这几乎是银河直径的一半。战争伊始,双方都集中火力摧毁对方文明的星球。硅基文明的宇宙飞船借助恒星的力量进行时空跃迁,来到目标星球,利用铺天盖地的纳米机器把星球上所有生物和建筑都分解成为基本结构,就像是一块硕大无朋的橡皮擦掉作业本上的病句。碳基文明的宇宙飞船依法炮制,来到硅基文明的星球,它们的打击手法更为直接,将行星推向它们的恒星,前者会在迫近后者的过程中被高温烤焦。

相互破坏之后,双方的舰队在第二旋臂展开正面交锋,正是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战役中,碳基文明一举摧毁了硅基文明的有生力量,而指挥这场战役的碳基文明舰队统帅,正是小男孩。他的形象经过偃师精心设计,但这不重要,因为他被塞进改良为动力盔甲的宇航服中。碳基文明不像硅基文明那样可以在真空中生存而不需要任何外骨骼保护。

要如何形容这场战争——数以亿计的宇宙飞船严阵以待,宇宙中寂静无声,任何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被点燃心中的热血,或者被激发出处理器的热能。碳基文明的飞船表面绝对光滑,如同一面镜子,反射出左右以及上下友舰的船身,整个编队一望无尽,给人一种庄严到近乎窒息的压迫感。小男孩一声令下,所有飞船瞬间消失,原本拥挤的宇宙此刻空无一物,这是它们展开了短距离的时空跃迁,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出现在它们的视野,进行攻击。硅基文明随即防御,彼此勾连,由无数艘飞船聚合成一个漫无边际的整体,以碾压的姿态横冲直撞。

这一场战争持续了三十四年。

碳基文明逐渐处于劣势。

【议会正在讨论,放弃银河系,集中主要力量跃迁至其他星系。】参议员的思想力场向小男孩发送了一则信息。

【告诉议会,我会扭转战局。】小男孩的思想力场震动了一下。

【这样下去,我们的文明会灭亡。】

【溃逃才会加速灭亡。我们还有希望。】

【这是议会的决定。统帅,你曾对部下说,任何人都要无条件执行命令。这就是我们对你的命令。】参议员的思想力场不停震动,但是没有任何回应,有件事他说对了,任何人都要无条件执行统帅的命令。

小男孩的思想力场扩散开去,整个舰队都被笼罩其中。

【目标银心,全速前进!】

这无异于飞蛾扑火。硅基文明以为他们放弃挣扎,就像碳基文明所标榜的视死如归主义,这一点儿都不惨烈,甚至于愚蠢。很快,它们就发现,这可不是愚蠢,碳基文明并非赴死,而是求生。没错,只要靠近黑洞,碳基文明的舰队会全军覆没,但是他们前仆后继的冲击会加速黑洞的爆发,射线辐射会漫过整个银河系,届时,以电信号生存和交流的硅基文明将会彻底瘫痪,碳基文明也会退化到蒸汽时代。

小男孩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但是他会永远活在文明后代的敬仰之中。

小男孩醒来了,从它手里接过杯子,一口喝完里面的水,嘴角泛着笑意,“我英勇吗?”

偃师很想点头,但是它没有可以上下活动的脖颈,只好说:“是。”

小男孩悄悄说:“我摧毁了整个硅基文明,你会不会有些不高兴?”

偃师说:“没有。”他还不至于感同身受硅基文明的兴衰存亡,毕竟,地球上的人工智能还没有进化出文明。

小男孩又流鼻血了。他非常利索地扬起脑袋,瓮声瓮气地说:“生命太短暂了,不是吗?”

5

天快黑的时候,那个老人来了。

他坐在轮椅上,由一个家政服务机器人伺候。他看上去精神状态极差,不停咳嗽,但还是非常绅士地跟偃师问好。老人算是今天它接见的对象中最正经的“顾客”。正经不是说他们的行为举止,而是指年龄。本来,临终关怀就是为了他们这样的年长者设立,后来才推广普及到所有生命垂危的患者。对于普通人,尚不开放。

老人说:“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就想回到过去看一眼,回到我跟老伴谈恋爱的时光。”

它深谙其道,大部分“顾客”的愿望都与追忆有关。它能清楚记得自己接待过的三千七百六十五个“顾客”,记得他们的五官和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个情节都会被转译成字节存储在它的处理器中,除非溢满,影响到正常运算,否则没人要求它清理。它存储着每个人最珍贵最真挚的细节。假使某一天,全人类都灭亡,所有偃师并联在一起,就能还原出一部精彩的人类文明史。全人类都灭亡。它为自己产生这个想法感到愧疚。

偃师说:“请您提供具体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凑集三要素,方能召唤剧情。

那是2018年的仲夏,他二十岁,她十九岁,在诗社纳新的活动中相遇。

这谈不上浪漫,而且有些烂俗,偃师的晶片深处有许多与此相关的记忆备份。老人一边咳嗽,一边叙述。人类大学时代的爱情总是大同小异。他第一眼看见她,就想要用诗歌去赞美,脑子里许多温柔的句子近乎谄媚地献祭,争先恐后地去修饰她。可是当她真正站到他面前,他的大脑一片空白,半天只憋出四个字:“同学,你好。”她笑了。她总是在笑,没有悲伤和痛苦会去打她的主意。

十九岁二十岁,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任何开始正视自我的孩子都渴望快点儿长到那个年龄,任何滑向中年、老年的过来人都梦想能回到那个年代。那时天总是蓝的,人们谈论理想和未来,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乐观心态。他的未来有一束光,她则是光源。

他终于展开勇敢的追求,她却笑意盈盈地选择拒绝。她承认对他的好感,可是不愿轻易就范。

叙述到这里,偃师立刻补足了后续。它听过这个故事,并且设计过这个场景。但是它没有权利打断老人的叙述,虽然它很想——它惊讶于自己的主观念头,或许它需要一个全面的检测和病毒查杀;它一定是感染了什么。

老人讲完了,与它保存的故事如出一辙。

老人咳嗽一声,问:“设计这些场景需要多久?我的时间不多了。”

偃师说:“马上就能接驳。”

老人说:“我可不想要那种你们套用的模板,我要属于我的……属于我们的相遇。”

偃师说:“冒昧问一句,您的妻子去世了吧?”

老人说:“你怎么知道?”

随后老人又说:“有关系吗?”

偃师说:“回到你们的大学时代,这也是您去世妻子的临终愿望。”

一首诗不够。

十首诗不够。

一百首呢?不够,不够,远远不够。

他发动了所有好友,夜不归宿,从女生宿舍门口开始,一直到教学楼,一直到食堂,用粉笔铺满他攒了半年的情诗。这些诗歌良莠不齐:有的言之无物,有的情真意切;而且长短不一:有的只有三五行,有的能占地好几平方米。

她看着一地诗歌,心都酥了。

两个温暖的水勺子中

住着一对旧情人①

他因此收获两个结果:一,被学校记大过;二,她轻轻点头。

他看着她,第一次捧起她的双手,软软的,暖暖的,他望向她的眼睛,如同一面镜子,倒映出他激动的表情。他勾动嘴角,说爱她。

他说:“我们很快就会再次相遇了。”

偃师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不可能真实发生,就像它为他们编织的梦境。

家政服务机器人推着老人离开。他是今天最后一个“顾客”。在此之后,它会根据规定暂停服务,回到偃师休憩的仓库。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每个偃师都是停泊在这里的一辆汽车。它们型号一致,设计图纸和流水线赋予了它们相同的外表,但存储着不同故事的处理器却让它们各自拥有一颗特别的心灵。

灯灭了,浓稠的黑暗仿佛有了质感,像液体一样充满每一个缝隙。

它们在这里充电,四周只有电流的嗡嗡声,突然,偃师-1920开机了,胸口的荧光亮起,如茫茫的黑夜之中,一枚不起眼的星辰。但因此,黑夜不再是完全的黑,最重要的是,表现出对抗的勇气和信念。

它提出一个问题:

如果它被告知使用期限告罄,即将报废,是否也会安排一场临终关怀?

6

你醒了。

眼前是一面镜子,映出一张苍白的脸。很快,你发现这并不是镜子,而是某种仪器的穹顶。穹顶自动掀开,你勉强撑着身体坐起,一时不知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将要去哪里?

条件反射一般,你紧紧闭上眼睛,想要回忆什么,却什么也打捞不到。

门开了,走进一台机器人,端着一杯水,走近你。

机器人问道:“感觉怎么样?”

你回答:“有些头疼。”

机器人说:“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机器人抬高手臂,把水送到你身边,“喝一些水,感觉会好一点儿。”

你喝水的时候,瞥见机器人胸口的铭牌上的名称和编号:偃师-1920。记忆中的某个点就提起来,带动整张网格。

偃师-1920说:“您想起来了吗?”

你说:“是的,跟现实有些出入,但已经足够逼真。”

偃师-1920说:“希望您能满意我们的服务。”

你说:“非常满意。”

你还有个问题要跟它讨论,“你们能够把梦境渲染得如此真实,为何只对将死之人开放且只开放一次,让普通人也享受到这个福利不好吗?是运算能力的瓶颈,还是存储空间的限制?”

偃师-1920说:“都不是,梦境过于逼真,人们会厌恶现实。”

你懂了。

你走出造梦中心,回头望着那朵抽象的莲花,感觉心里壅塞的惆怅都被疏浚了。你踏入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融入立体交通之中,朝着家的方向递归。

关于你体验临终关怀者的一天的临终关怀圆满达成,你一生的故事可以无憾地结尾了。

建档。

读取中……

【责任编辑:迟卉】

中国数字科技馆amp;科幻世界

第二届科幻写作精品培训班学员作品

科幻写作精品培训班由中国数字科技馆与科幻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

该活动旨在通过更专业和系统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科幻写作培训,让学员在创作立意、成文技巧、作品传播方面得到更实际的提升。

此项培训着力于提升学员进阶写作技巧,是科幻作家成长之路上的重要“加油站”。

①电影《暗战》台词。

①刘慈欣《乡村教师》中如是说。

①海子《春天(断片)》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