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
2019-12-28王小花
王小花
摘 要:随着我国新一轮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已开始创新,以读写结合方式为主的教学方法进入了课堂教学。在写作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不仅有助于中學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英语课堂写作教学的质量,实现质的飞跃。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读写结合 有效写作 探讨
一、引言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写作教学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中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少、句子结构模糊不清、审题能力差等现象,造成写作教学质量提高缓慢,学生学习困难。针对这种现象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模式,有效地改善了这种状况,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和认同。
二、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意义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薄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对阅读重视不够,而更多地把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语法教学上,造成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与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相比,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更有趣,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阅读与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密不可分。读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文化概念和知识,同时也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读书能拓宽思维,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相关语法和写作技巧,为提高写作能力积累经验。
特别是读写结合模式,是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是阅读产生写作的基础。第一,借助于对阅读的整体把握,强化了学生写作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写文章的构思能力,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第二,阅读过程中将接触到大量的词汇,有助于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扩展。词汇量作为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其结构意义和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通过阅读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灵活地理解和掌握词汇,增强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再次,阅读中所含的句式和语法,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就语法这个抽象概念而言,通过对阅读中的句式进行剖析,可以更好地解释,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最后,通过阅读中所蕴含的大量人文知识及其他各种知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强化课堂实践活动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加强阅读教学的各种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粗读、精读等环节让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理解文章写作的基本框架。表面看起来学生正在做阅读理解练习,事实上,它为写作教学打下了基础,使中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对不同的体裁进行分类分析,找出不同体裁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差异,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此外,在课堂上加强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法,使他们对句子的句型有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能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使整篇文章更具特色。
(二)课后好好巩固
课外巩固的过程,就是写作教学深化和实践的过程,也就是中学生复习和掌握新词汇和各种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所读的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retell,retell的过程就是学生融入自己的思想,践行句型的运用方法再创作的过程。使中学生完成独立写作的过程也正是验证读写结合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的过程,更是使中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此要注意的是,老师布置的写作作业一定不能太难,要循序渐进,可以进行缩写、改写,引导学生慢慢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学以致用。
(三)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表达
写作教学,自然离不开写作训练,有了阅读的积累,下一步就是要加强写作训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文,并对课文进行相关分段,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鼓励学生在课上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感悟表达,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感倾向表达,课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文章结构的把握,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如何有效地促进写作教学,是值得初中英语教师深思的问题。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莲莲.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2]张琳琳.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策略探讨[J].明日,2019(44):1.
[3]李菁慧.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