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发展的探讨

2019-12-28孟昭娜张明宇孟祥涛

照明工程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实训环境

孟昭娜,张明宇,孔 帅,孟祥涛

(1.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天津 300134;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3.天津辰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40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不仅希望获得充分采光,更希望能够在光环境中放松心情。于是,与建筑物本身有密切联系并突出艺术效果的环境照明设计应运而生[1]。开设环境照明课程,可使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避免出现重艺术效果无物理数据或艺术效果与物理数据不协调的情况,从而最大限度平衡环境照明的经济环保、形式美观之间的关系,向空间使用者提供高品质整体设计方案。

另外,普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自建立以来,借助室内设计专业的母体迅速发展壮大,加之风景、园林、景观、建筑等专业学术内涵的渗透与融合,从单一专业成长为由众多相关而又不同的专业组成的专业群[2]。环境照明设计课程亦是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一环,已逐渐被各高校纳入课程体系。

1 课程现状

1)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教育基本上从两种渠道为照明领域培养专业人才,如图1所示。一是设计类学院。包括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建筑学院或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有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环境设计等。二是电气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是光源与照明[3]。两种渠道培养人才时各不相同,建筑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的技术与艺术知识比例搭配有差异,电气工程学院则侧重于技术方面的知识。本文探讨的对象是照明技术知识较薄弱的艺术设计学院中的环境照明设计课程。

图1 培养照明设计人才的渠道与特点Fig.1 Training Channels and Features of Lighting Design Talents

环境照明课程被普通高校纳入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间尚短,处于稳固基础,探究发展阶段。课程主要知识体系除了艺术学科知识之外,同样涉及到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知识,换言之,建筑光环境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是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的两大基石,奠定了技术与艺术知识相互渗透的特色。将两个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讲授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命题,很多发展原则还有待归纳,很多发展途径还有待验证。

2)受重视程度较低。普通高校常常将环境照明设计课程视为可有可无的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数十所院校的建筑学、景观设计、环境设计专业开展照明设计课程教学,但整体教学水平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3]。多数高校只安排 40 个左右的课时在照明设计课程中,而其他专业课程,至少都要安排 80 个课时[4]。建筑光环境与环境设计知识体系差距较大,如果缺少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简单的把两种知识放在一起教授,则授课效果极差。因此,内涵丰富的环境照明设计课程,难以在40个学时内使学生基本掌握全部知识。

3)教师学缘结构欠佳。为完成教学计划,多数普通高校在环境照明设计课程中,采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师资配置,讲授环境设计的校内教师负责相关理论知识,从企业、设计院聘请的校外教师负责用真实项目进行教学[5]。仅满足于此,存在两个弊端:第一,校内教师缺乏实践,校外教师缺乏理论。教学中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便无法为诸如环境设计这样的应用型专业注入活力。第二,只有极少一部分教师同时具有建筑光环境与环境设计专业背景,在只精通其中一种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难以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特点讲授课程。

4)教材编排不理想。市面上,环境照明设计的参考书籍有很多,但大致可分为几类:纯光学知识类、纯环境设计知识类、出版时间久远的教材类,以及内容杂乱类。纯光学知识或纯环境设计知识类的书籍或教材,虽然各具专业特点,但是若想兼顾学习环境照明设计知识,需要学生耗费大量精力去总结内化知识,影响学习效率;几年前出版的教材,虽然能够兼顾多学科知识,但是对LED、物联网和智能控制等新技术的表述还未更新,授课教师与上课学生无法从该书中获取行业前沿知识;甚至有一些作者,对重要知识一知半解,编出的教材内容杂乱。譬如,某纯工科背景的编者希望加入一些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在没有充分查证的情况下,将“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知识中的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混为一谈,进行了无序的引导,给学习教材的学生或读者造成困扰。

5)实训场地不完善。本文所指实训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室、企业和设计院等,详见表1。大多数普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没有开设或刚刚着手筹备环境照明设计实验室,也没有与企业、设计院达成产学研合作关系,导致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只能安排学生去市场调研,而市场调研终究难以替代实训平台的作用,学生不能直观、真实的参与到实际环境照明设计项目中。

表1 实训平台构成要素

2 课程发展原则

1)针对性原则。给予环境照明设计课程与其他传统环境设计课程同样的重视程度,甚至因课程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还要针对性的重视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微观上,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用视觉化、趣味化的方式进行授课,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宏观上,通过专业课程整体培养计划与课时安排,针对性的设置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并为学生合理增加课时,保证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基本掌握照明知识。

2)发展性原则。

(a)教师层面。短期内可以采用校内教师以理论为主,实验室课程为辅,校外教师带学生参与实践的模式。但不能满足于此,用发展的眼光看,势必要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各项真实环境照明设计项目,在项目中获取直接经验,逐步减轻企业、设计院的学生培养负担。校内教师越多的参与到课程各个环境中,越有利于教学效果一惯性的把控。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专业提升培训,若想培养具有扎实环境照明设计知识的学生,授课教师就必须同时具备环境设计和建筑光环境专业知识,教师在授课前,应通过自身学习背景,感同身受的尝试找到最佳学习策略。

(b)专业层面。现阶段,环境设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基本是室内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通过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的学习,能够在业主对光环境有较高要求时,与照明设计师的配合更加顺畅,避免反复改图。下阶段,通过深入打造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在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方向基础上,可以增加环境照明设计方向,培养具有艺术和技术双重能力的毕业生[6],为照明设计师行业补充高质量人才。

3)系统性原则。首先,要注重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内部的系统性。以专业理论为基础,软件与手绘为表达,实训为磨炼,帮助学生在进行高质量作品诠释的过程中,领会环境照明设计知识。其次,要注重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和环境设计专业其他课程间的系统性,将环境照明设计知识与环境设计其他课程知识进行整体规划,形成相互补益之势。

4)应用性原则。环境设计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辅助毕业生无论将来从事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还是照明设计工作时,都能够创造性的应用所学知识,兼顾艺术与技术的合理性,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图2所示。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美化、空间氛围营造、绿色能源使用,并服务地方经济[7]。

图2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光环境[8]Fig.2 Students use their knowledge to analyze the light environment [8]

3 课程发展途径

3.1 充分重视

1)明晰授课难度。环境照明设计中光学的部分,涉及通过准确测量基础数据,分析配光方案,实现精准控光,但这些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说是跨学科且跳脱既往思维模式的。我们需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困难,积极借助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实现学科整合。

2)细化研究对象。普通高校对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视,必须细化到对环境照明设计课程的重视,将短板课程发展为优势课程,逐步形成特色竞争力。

3.2 提升教师能力

1)兼顾招聘与培养。在校外招聘具备建筑光环境和环境设计双重专业背景的人才,补充学校师资力量。但该类人才短缺,普通高校仍需大力支持部分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去深造建筑光环境学位与培训课程,形成学科背景优势互补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2)提供政策支持。从政策上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环境照明设计相关的纵向、横向课题,参加设计实践和国内外竞赛,促使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磨炼,不断提高能力。

3)提高理论服务能力。借助建立高校智库的契机,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服务科学决策为目的,以前瞻性研究为重点,以成果应用转化为标准。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9],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的高度。

3.3 深入研究课程

1)推敲课程环节。参考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以及其他培训机构的照明相关课程,普通高校环境设计系的环境照明设计课程至少应具备光学基础、照明设计原理、软件应用,及照明方案设计等环节。

2)编纂高质量教材。在系统梳理课程的基础上,研究编纂新教材,让学生能够系统、及时地获取相关知识。

3)开展丰富教研活动。在开展学生调查问卷基础上,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积极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不断思考分析, 寻求解决方案, 对于一些共性问题, 可通过院系工作例会、教研室活动等形式寻求解决,而对于一些需要通过周期性解决的问题, 要结合对教育现象的关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10]。

3.4 完善实训平台

1)完善实验室环境。实地考察国内外环境照明设计实验室,多方争取设备经费,合理规划实验室场地,配备以学生为本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尽快搭建、完善实验室环境。通过实验室课程的模拟操作,为学生反映接近实际的工作气氛,产生学做结合的效果。

2)深入挖掘“工作室制”教学。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11]。当然,为了达到激励效果,校内配备的设计工作室数量及其相应配备学生的数量不宜太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3)甄选校外实训平台。对企业、设计院等场地进行多维度考察,选出优质合作单位,保障学生设计实践效果和合法权益。力求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达到环境照明设计知识与设计实践的结合统一。

4 结束语

环境照明设计课程是向空间使用者提供高品质整体设计方案的要素之一,也是完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一环。但普通高校的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发展现状堪忧,需要遵循针对性、发展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原则,给予课程充分重视,不断提升教师能力,不遗余力深入研究课程,积极搭建、完善实训平台,尝试使环境照明设计课程获得进一步发展。课程发展的红利必然是人才发展,短期内通过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完善环境设计知识体系,实现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与照明设计师的无缝对接,中长期通过扩充环境照明设计课程内涵,增设环境照明设计专业方向,实现直接培养输送具备艺术和技术双重能力的照明设计师。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实训环境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