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新镜像
——2019年“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综述

2019-12-28费周瑛

外语与翻译 2019年4期
关键词:比较文学跨文化文学

费周瑛

作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人文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秉持超越的眼光,寻求文化间共同点,尊重文化间差异,同时反思自身传统,业已成为学界对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本质的共识。而这也对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视野与世界胸怀成为必备素养。为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的需求,提升外语学科研究生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能力,加强校际研究生的协同培养,提升外语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2019“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9年7月17日至3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暑期学校学员来自法国、俄罗斯、越南、马来亚等国家的海外高校和国内60余所高校。本次暑期学校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为主题,集中且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时代命题、比较文学学科特质再定义及翻译学研究前沿镜像等议题,从不同角度对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进而推动理论建设,展望发展前景。

1.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时代命题

“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自歌德于1827年正式提出并加以阐发以来,已历经一百九十多年的曲折历史。“他之所以能提出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到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一些非西方文学作品的启迪,进而浮想联翩,预感到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并号召所有的人都为之早日来临而推波助澜”(王宁2018:2)。发展至今日,世界文学的定义应在新时代语境中进行重新思考。张隆溪(2015:2)指出,定义“世界文学”时必须要有价值判断,世界文学不等同于世界的文学(world literature≠literature of the world),而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学传统中重要的文学作品,即世界各国文学中最具价值的经典作品。

影响世界文学体系发展的因素众多,Daniel Fried认为学术资本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术资本是指一种能够开展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及教育的能力,由运营资金、学术声誉、研究资源、师资素质以及学术出版社等组成。以上组成成分的差异造成学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分配并不均衡。因此,学术资本的重新分配对于改变世界文学格局具有一定影响,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在世界文学翻译中的中介作用;其次创造了更为多元化的分析模式;理论构建也逐渐摆脱全然依赖西方(或英语/法语)文学文本的传统。没有得到学术资本偏爱的机构也可通过加大投入资金、制定学术管理政策、创造多元化环境以及与西方及非西方国家的大学建立合作等方式获取更为丰富的学术资本。

当下学术资本仍向西方国家倾斜,各国学者尤其处于相对文化弱势国家的学者,有责任将本土文化中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介绍给世界读者,把本土文学经典变成世界文学经典。宋炳辉指出“弱势”实际是一种民族意识及其文学表现的“客观”存在,但更是一种“共同体的想象”。而“弱势民族文学”主要指“现代”以来西方强势民族(语种与文化)之外的所有民族文学。在更宽泛的意义上,对应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同时期,是指中国视域中除西欧(及后来的北美)之外的所有民族和地区的文学。以东欧文学为例,宋炳辉、吕灿(2007:73)从比较文学之中外文学关系角度出发,展示了东欧文学译介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与欧美文学相比,东欧文学虽然数量有限,但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不仅贯穿了各个重要时期,也在价值认同、审美倾向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相对于中国文坛原有的文学传统而言,他们的进入,带来了新颖的文学创新模式。同为弱势民族文学一员,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关键并不在于刻意的推广,而在于发掘那些原本就具有成为世界经典潜质(Global Canonicity)的中国文学作品,从而以自身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学体系,积极参与世界文学图景的重新建构,共同回应时代命题。

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形式。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成就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诗篇。1917年胡适等人发起文学革命,带来中国诗歌在语言及形式上的变化,进入新诗(现代诗)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奚密(2011:45)详细分析了新诗的突出特征,就语言而言,新诗写作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就形式而言,新诗转变僵化传统的文体,采用自由体诗或外国诗体(如十四行、散文诗、具象诗等)。除此之外,新诗摒弃陈腔滥调及艰涩典故,更倾向于从诗人自身真实经历出发进行创作。新诗打破了古典诗的成规,为诗歌重构和艺术实验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时至今日,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却处于边缘化的境地,逐渐失去其在政治、教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传统功能,面临结构与美学范式转变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奚密进一步指出应重新定义诗歌及诗人,着重强调诗歌的实验性与原创性,并持续丰富语言、扩大文化及美学资源库。

2.比较文学学科特质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比较文学以比较为基本方法,其界定在于:必须以至少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传统为前提,研究文学作品超出民族文学范围、在其他国家读者当中的流传,讨论在国际范围内文学思潮之涨落、文学运动之兴衰等内容,并希望由此对文学作为人类精神文化之显现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张隆溪2016:2)。Daniel Fried简要梳理了比较文学的发展历程,指出自19世纪以来,比较文学逐渐突破以欧洲文学为中心的研究局限,将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纳入其中,研究话题与研究形式更加多元化,对观念与文本传播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以及对民族文学、跨国文学的角色定位也更加清晰。以此为基础,如何正确认识其比较文学学科特质、科学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仍值得深入探讨。

Daniel Fried认为在学习如何进行比较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学会关注正在分析的既定文本的“现实”,了解文本本质有助于确定最合适的文本分析模式。张隆溪(2019:5)持同样观点,强调比较文学不能从概念到概念,高谈理论而陷于空疏,而应从文本出发,以具体例证为支撑,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述。他进而通过具体文本,从比较的角度讨论“镜”或“鉴”这一具体意象在中西文学和文化中的意义。镜或鉴作为文学象征,常见于中西文学作品中,通过比较中国文学与英、法、德等多国文学作品中镜与鉴这个具体意象的例证,可发现镜子既可象征人的认识能力,又可象征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充分论证了中西文化的“通约”和契合(张隆溪 2019:6)。

区之以别,才能认识事物,选优择善,才能有所行动,而区分和选择就必须做比较(张隆溪2016:1)。但比较文学的“比较”并非随意比较或是为了比较而比较,而是在比较中探寻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特色。由此阮炜强调开展比较文学研究必须找到恰当的比较基础。他以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作家Plutarchus所著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简称《名人传》)和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在写作形式及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为例,指出两部作品的比较基础在于中西方文明均有系统的撰史传统。就体裁而言,Plutarchus的《名人传》采用耦传记,分列希腊、罗马英雄故事再合论其功过是非,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体现了史学和文学的密切联系;而司马迁的《史记》借人观史,以重要人物生平为依托,通古今之变,虽文学性稍弱,但格局更为宏大,自此奠定中国的修史范式。两部作品之后,中西方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传记体写作体系,形成崭新的历史叙事模式。

陆建德则另辟蹊径,以中国古代诗词中的“诗人之怨”为切入点,从中西文人自我评价的不同方式探索比较中外文学的特点。大量实例证明中国古代文人普遍有着过高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美化自己,尤以楚辞为首,多以“香草美人”自喻,开抒情诗之大流,形成失意的个人对抗整个社会的传统。而在西方,鲜见此类传统,而是不在乎个人得失,无私为他人。究其原因,宗教因素在背后起到关键作用,西方文人在“原罪”的文化背景下敢于面对自身的不完美。此类传统在五四时期通过翻译这一手段得以传入中国,中国文人的自我评价方式才有所转变。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与世界文学传入中国密不可分,陆建德(2016:1)呼吁学者用更为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推动中国文化传统与时俱进,使其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自我校正力。

语言学习是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助于提升语言学习者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洪慧丽通过对自然发生的课堂话语的分析,探讨互文性在儿童英语诗歌写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数据分析表明,儿童英语诗歌创作活动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主导的动态话语结构所推动的跨文化、跨语境的不同互文性的学习过程。此外,洪慧丽进一步强调多元文化教育在儿童语言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多元文化教育既能帮助儿童树立自我文化认同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儿童跨越地理与文化的鸿沟,培养国际视野,尊重他国文化。以上观点也为重新思考跨文化交流与研究能力的培养带来新思路。

3.翻译学研究前沿速描

在全球化与世界文学蓬勃发展的语境下,无论比较文学的跨文化研究转向,还是跨文化研究的翻译研究转向,都预示着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与翻译研究的重要关系。意大利比较文学家Franco Meregali(1985:409)曾指出:“翻译无疑是不同语种间的文学交流中最重要、最富特征的媒介”,“应当是比较文学的优先研究对象”。Bassnett(2006:9-10)也强调:“翻译带来了新的观念、新的文类、新的文学样式”“是促进文学史中信息流形成的关键方法,因此,任何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需要把翻译史置于中心位置”。由此可见,比较文学与翻译学是交叉与互补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翻译作为一门技能而言,是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翻译研究特有的研究视角、观念、方法则为比较文学研究扩大了研究边界。而比较文学的研究理念则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改变了语言中心主义的传统翻译模式,翻译中的接受因素得到重视,翻译研究范畴进一步扩展。

翻译学自确立独立学科地位以来,在几代学人的努力下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学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研究边界不断拓展,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而译学前沿研究是翻译学学科发展的指向标,有助于推动翻译学学科走向成熟,使之得到全方位的长足发展。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及时并准确把握译学研究前沿已然成为译界学人的一门必修课。李德凤基于Translation Studies Bibliography(TSB)网站对2010-2015年间出版或发表的翻译学著作和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勾勒了翻译研究的发展态势和学科前沿,包括:1)描述性研究逐渐增多,但规范性研究仍据一席之地;2)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翻译过程研究、口译研究、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译员培训等领域;3)数据分析、实证研究方法得到更多学者的青睐;4)关于翻译学研究方法论本身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未来翻译学的发展方向仍将呈现其跨学科特性,并在研究方法和途径上实现翻译学学科内部的融合。

基于对译学前沿的基本把握,李德凤进一步强调,开展译学研究必始于“问题驱动”,即必须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三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概念。“问题”是人们在认知自然、认知社会、认知自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问题意识”则是人们在认知自然、认知社会、认知自我过程中积极寻找问题并试图解释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所产生的意图或动机(方志远2016:83)。因此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基于问题意识所产生的选题才能避免流于形式化的跟班式研究,亦或是产生以理论套文本的两张皮现象。余承法更是以自身经历为例,强调选题应当从文献中汲取营养,并通过积极参加学术会议与研讨获取灵感,完善细化选题。他认为“避俗”“亮剑”“夺眼”是好选题的三大关键所在,即避开模板式、跟班式研究,阐明研究方法、对象、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具备研究亮点,抓人眼球。而学术写作更要明确定位,研究类型、框架、对象等均是写作过程中需特别关注的要素。学术研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要有一颗平常心,一副正常态,方能有所成就。

4.结语

本次暑期学校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问题为中心,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反思,探索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未来走向。作为一门屡次遭遇发展“危机”的学科,比较文学在跨越民族边界,消除文化隔阂,实现求同存异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证明。正如闭幕式上专家学者所期许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应超越文学文本的规限,聚焦人类困境,集合人类智慧,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演进中肩负起更伟大的使命。而作为文明承继者与传播者,也应立足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新镜像,培养自身的国际视野与世界胸怀,承担起世界文明交流的历史使命。为期15天的暑期学校聚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前沿,采取专题讲座、班级研讨、自由交流等形式,对培养学员的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有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比较文学跨文化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国际汉学的传统与现代——第22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圆桌会议侧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我与文学三十年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