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風險「鏈條上的豁口」
2019-12-27史繼紅
史繼紅
2019年7月5日,博信股份公告稱,公司董事長羅靜等人涉嫌欺詐被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刑事拘留。今年48歲,實際控制著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港股公司承興國際控股和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Camsing Healthcare的羅靜,曾被美譽為「商界木蘭」。而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旗下歌斐資產的信貸基金,因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公司廣州承興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下同),因而承受巨大壓力。
羅靜等人違法行為所涉供應鏈融資模式如下:廣東承興出售貨品給京東形成應收賬款,由京東確認款項,將應收賬款轉讓至信貸基金,並由基金帳戶向廣東承興支付轉讓價款。隨後,再由京東付款至管理人歌斐資產設置的專項匯款帳戶,並由該帳戶劃款至基金帳戶。
信貸基金看中的就是債務人京東的穩定而強大的償付能力,但始料不及,承興涉嫌偽造和京東的業務合同及履行憑證,實中混虛,真中摻假地進行詐騙,一場供應鏈金融爆雷迷霧就此漫開,引得金融市場一片譁然。無獨有偶,僅2018年,就有包括*ST華業、*ST九有、寧波東力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公告披露了其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中遇到的合同詐騙、失去有效控制等風控問題。特別是華業資本,其投資的醫療供應鏈金融詐騙涉案金額高達101.89億元,直接導致公司存量應收賬款面臨大部份無法收回的風險。這系列爆雷事件引起了供應鏈金融風控問題的廣泛關注。
供應鏈及供應鏈金融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供應鏈,零售、物流、生產製造企業是在供應鏈環節的各個核心企業,相互緊密聯繫,如上遊商家提供貨物給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接受委託將貨物運輸到指定地點,交給下游客戶,然後根據合同約定,下游公司支付給上游公司購貨款,上游或下游公司支付給物流公司運輸費。但不是所有的結算都是等到貨物完成交付進行,合同期限過長,對於大部分供應鏈環節弱勢地位的民企來說,賒銷、預付或者存貨出現滯銷導致的資金占用,使得資金壓力加大,問銀行借,門檻高,週期長;問小微貸借,成本高。這時,供應鏈金融在「產融結合、脫虛向實」的背景下產生,2016年2月,央銀等八部委印發《關於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2017年3月,央行等五部門共同發佈《關於金融支持製造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金融機構依託製造業產業鏈核心企業,積極開展倉單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票據貼現、保理、國際國內信用證等各種形式的產業鏈金融業務。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鼓勵商業銀行、供應鏈核心企業等建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為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資管道。在政策支持與指引下,金融、非金融機構都紛紛往這塊領域滲透,供應鏈服務企業、B2B、金融科技企業,物流企業、行業龍頭等都各展所長,分食蛋糕。對供應鏈資源整合能力高的供應鏈服務型公司,如普路通、飛馬國際等在業務過程中為客戶提供資金墊付、信用支持等資金結算服務;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為主的金融科技平台,更多利用的是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來提高金融風控和服務範圍。以歐普智網為代表的B2B平台以眾多商家資訊大數據為優勢驅動的供應鏈體系向優質商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公司如順豐,以強大的物流配送網路、密集的倉儲服務網點優勢,基於物流服務為供應鏈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行業龍頭如永輝超市都有面向供應商和客戶提供的金融服務。但經過2016年、2017年強勁發展後,2018年,眾多企業爆雷不斷,爆雷原因有市場不景氣、政策因素以及內控問題等,「鏈條」上產生了一個或幾個「豁口」,極易在「鏈條」上傳導,使得供應鏈整個產業生態出現問題,供應鏈金融也受到影響。
供應鏈金融風險
對比傳統信貸,一方面,供應鏈上核心企業較高的信用水準和大數據支持的真實貿易項下產生的「閉環」高效金融運作,降低了上下游交易方的信用風險,但,即然成「環」,供應鏈上各主體之間環環相扣,相互傳遞的風險因素,又使各企業所面臨的環境更加的複雜多變。
1.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風。核心企業掌握了供應鏈的核心價值,擔當了整合供應鏈物流、金流、資訊流的關鍵角色,一旦核心企業信用出現問題,必然會隨著供應鏈條擴散到上下游企業,整個供應鏈金融體系將直接坍塌。雖然供應鏈金融通過多重信用支持技術,降低了銀企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和信貸風險,但作為借款人的上下游中小企業,若治理結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人員更替頻繁、生產經營不穩定,再加上經營行為不規範、經營透明度差、財務報表缺乏可信度等問題的加持,且這些問題很可能不是馬上暴露,而是日積月累,也會給整個供應鏈金融體系造成重創。
2.貿易背景真實性風險。自償性(如只用供應商最終得到客戶的錢款來償還為備該客戶貨品而所借款項)是供應鏈金融最顯著的特點,而自償的依據就是貿易背後真實的交易。在融資過程中,真實交易背後的存貨、應收賬款等是授信融資實現自償的根本保證。一旦交易背景出現偽造貿易合同、應收賬款的真實性或合法性出現問題、或質、抵押物權屬與品質有瑕疵、或買賣雙方虛構交易惡意套取融資款等情況出現就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實踐中,這類風險通常有這麼幾種:通過虛構交易、物流行為套利、套匯和套稅、重複或虛假開具倉單、憑藉供應鏈業務或資產,多管道套取資金、開展一段時間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後,為了擴大業績或者實現上市等目標,轉做小貸、P2P或者高利貸業務等。
3.業務操作風險。供應鏈金融通過自償性的交易結構設計以及對物流、金流、資訊流的有效控制,進行專業的操作流程安排,引入獨立第三方監管。這對操作環節的嚴密性和規範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現疏失,信用風險就不能被有效遮罩。
4.監管方風險。如在供應鏈金融模式下,有時物流企業代提供資金方實施對貨權的監督,但資訊不對稱,物流監管方會或出於自身利益追逐而做出損害出資方利益的行為,或者由於自身經營不當、不盡責等致使質物損失,如物流倉儲公司有關人員出具無實物的倉單或入庫登記單騙取資金,或擅自提取處置質物,或者無法嚴格按照操作規則要求盡職履行監管職責導致貨值缺失。所謂的「自保自融」(即通過關聯方進行擔保或者實施動產監管,騙取資金)即屬於這方面風險。
故所謂對供應鏈端到端的控制,看上去很完美,但這些鏈條上的「豁口」則可以不同程度地破壞這種美,讓「自償」、「閉環」兩個供應鏈金融之根本性質「破功」,引起整個供應鏈金融體系崩盤。
供應鏈金融風險如何解決
首先,應嚴格把關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准入條件,供應鏈金融各種業務模式都涉及到核心企業的信用水準,核心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對供應鏈上其他企業具有直接的傳遞性,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故對其准入管理尤為重要。資金提供方設定核心企業應考慮核心企業的經營實力(如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投資收益、稅收政策、已有授信、或有負債、信用記錄、行業地位、市場份額、發展前景等因素)。
另外,還要考察核心企業對上下游客戶的管理能力,如核心企業對該些客戶是否有准入和退出管理,是否提供排他性優惠政策(如訂單保障、銷售返點、價差補償等),是否約束、擔保、風險自救機制。考察核心企業對資金提供方或融資監管方的協助能力也很重要,有一些小型的金融服務提供方無法得到核心企業完整的確權證明,就使得供應商有造假的空間。
其次,應對供應鏈成員企業,重點在產業鏈條較完備、行業秩序良好、與資金提供方合作程度較高的若干行業進行優選,通過調閱財務報表、查看過去的交易記錄和其他競調等多種手段,幫助核心企業在選擇成員企業的過程中,將信用評價作為一項重要標準,對加盟企業准入進行嚴選,對潛在的不良成員要及時淘汰,保證企業供應鏈及供應鏈金融的良性發展。
再次,應建立明確而又細緻的操作規範,在貸前調查階段,應建立專業的調查、審查範本和相關指引,調查人員應按範本要求的框架進行資訊搜集,降低調查人員主觀能力對調查結果的影響。在授信落地階段,應細化與授信主體及其二下游企業之間合同協議簽訂,印章核實,票據、文書的傳遞等事項的操作職責、操作要點和規範標準。在出賬和貸後管理環節,應明確資金支付、質物監控、貨款回籠等事項的操作流程、關注的風險點和操作的步驟要求,使得操作人員有章可循,責任明確,實現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和集約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