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发展白皮书(2019)
2019-12-27赛迪顾问
赛迪顾问
2018年是中国经济继续稳步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传统企业加速数字 化转型的重要一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成为新动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日益增长,企业的数字化趋势逐步显现。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级应用软件呈现加速创新、加快迭代、群体突破的新格局和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重要特征。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级应用软件厂商与生态伙伴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共同服务客户成为新时期企业重要发展路径。
中国集团企业管理
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环境分析
1. 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垂直领域潜力巨大。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 ,经济保持稳步增长。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亟需提高管理效率、控制管理成本的解决方案。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我国经济在“十三五”时期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一方面每年经济体量的增长将带来新的信息化需求,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使更多企业开始关注打造基于信息化体系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带来的信息化投入将保持高速增长。在垂直行业中,金融、医疗和教育等行业信息化需求增长快速,而体量最为巨大的制造业领域,同样在“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概念背景下迎来了两化融合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机遇。
2. 国资改革纵深推进 ,企业信息化需求提升。随着国资改革的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进一步在深化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混改、建立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优化布局调整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以及去杠杆减负债等方面发力。从2018年起,国资委在中央企业范围内开展国资监管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国资监管信息化顶层设计,促进国资监管和集团管控信息化水平协同提升,推动国资监管向实时动态转变。新形势下的国企国资改革,加速了产业发展与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各级国有资本专业运作公司、大型央企旗下基金平台、资产公司等,成为推动国企产业结构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工具。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借助信息化建设倒逼管理创新与变革,促进企业转型与升级成为选项之一 。
3. 新兴技术快速应用,创新业态持续演进。人工智能、区块链、VR进入应用探索阶段,已经有管理软件厂商将物联网、机器学习、商务分析、大数据、区块链、数据智能这些面向未来的技术与能力贯穿在一起,并无缝集成至云平台。公有云业务的快速普及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给管理软件的功能和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从功能上来看,新一代的管理软件产品融合了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功能,智能服务成为了软件产品新的卖点;从商业模式上来看,出售软件将被按服务计价的SaaS所取代,大量企业开始相信公有云将成为企业业务和数据的最终归宿,由此带来基于云的管理软件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二)中国集团企业管理软件市场分析
1.集团管理软件发展概况。当前我国集团企业继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所有层级和主要业务的全覆盖,系统集成、共享、协同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应用实效明显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化转变。目前,集团企业 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信息化基础设施、集团管理软件来展开。在集团管理软件体系中,各大集团对于企业资源计划(ERP)、财务管理(FM)等领域较为重视,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其次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应用比例快速升高;在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等领域,我国集团企业起步较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总体来看,我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由于涉及场景和管理流程复杂,对于互联网服务厂商仍有一定壁垒,市场竞争主体仍以传统管理软件厂商为主。
2.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1)集团管理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集团管理软件作为企业级应用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同时由于集团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得集团企业信息化成为了企业级应用 软件市场发展的风向标。2018年,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规模总量达到119.6亿元。随着国内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投入不断增加,以及云服务生态体系日益成熟,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底层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市场即将迎来新的高速增长阶段。
(2)集团企业管理软件产品结构。集团企业管理软件市场的产品结构与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产品结构大致相同,集团企业信息化投入目前主要仍集中在ERP和财务管理系统方面,集团企业的主要应用除了基础的账务管理,更加重视预算的全面掌控和资金的实时监控。随着集团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和资产管理等信息化需求将日益明显,而新兴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的快速发展也给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智能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中国集团管理软件面临问题与挑战
1.技术迭代速度快,企业面临技术路线选择困难。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企业信息化将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从顶层的决策层可以直达底层的分布式硬件,靠的是数据的无障碍流通以及实时数据分析系统。在选择系统 实施的技术路线时,大型集团企业在上云方式上与中小企業有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关注数据的可控性,例如对于人事数据、财务数据、客户数据等核心数据企业更倾向于部署在私有云,智能制造、供应链等对于实时性的要求以及与本地设备连接的需求,企业也倾向于部署在私有云,而面向连接与全员的创新型应用,例如协同、差旅、人力招聘与自助服务等,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公有云模式。这就形成了一个混合云的模式,这也是大型企业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典型架构。
2.数据孤岛仍然存在,集团企业组织架构面临变革。在集团企业内部,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管理软件的产生和广泛使用也使得企业内部数据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同时由于组织机构尚未进行适应性的改变,针对这些企业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却并未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组织的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组织架构、经营管理模式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组织扁平化、个性化小批量定制等。这些新特征和新模式的出现,对企业的集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放权的同时维护财务稳健和股东利益,做到既能激发企业活力又能实现有效的管控。
3.安全风险持续累积,安全方案有待落地。构建安全的信息技术体系是我国网信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网络安全法》出台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实施力度不断加大,国产软件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专门防护SAP和Oracle软件的Onapsis公司指出黑客正在利用SAP业务软件中的安全漏洞,至少36家企业存在被攻击风险。Onapsis表示这些企业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和德国,这些已知的受害者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大多数客户并不知情。诸如此类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得安全正成为集团管理软件的新标准。随着大量企业将信息化系统搬迁至工业云,对于数据安全的防护无疑将成为管理软件厂商未来关注的焦点。
中国集团管理软件
市场竞争格局
(一)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格局
在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不仅有国际管理软件巨头SAP、Oracle、微软等,还有国内提供综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如浪潮、用友、金蝶等。2018年,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管理软件厂商进一步借助云平台实现企业的创新升级 ,从业务模式到产品形态上都作出了一定程度地改变。从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发展来看,大多数国内集团企业已经具备了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在ERP、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经验,集团企业管理软件市场格局整体相对稳定。国内企业凭借着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越来越多集团企业客户的认可,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同时以SAP、Oracle为代表的国际软件企业凭借雄厚的 产品实力和品牌效应 ,在中国集团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仍旧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二)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品牌结构
1.中国集团管理软件总体市场品牌结构。目前国内集团企业管理 软件市场主要以国内厂商为主,前十大厂商中有六家是国内厂商,其中浪潮、用友、金蝶等龙头厂商在集团企业管理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软件产品已经覆盖到集团财务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集团供应链管理以及集团商业智能、集团内控与风险管理等众多业务领域。
2.中国集团财务管理软件市场品牌结构。集团财务管理软件市场上,主力厂商以国内软件厂商为主,浪潮凭借其服务于众多行业用户的成功经验占据市场首位,市场份额高达20.720.7%。在集团财务管理软件市场,浪潮占据市场领先地位。
3.中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品牌结构。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市场上既有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的东软,又有综合管理软件厂商用友、浪潮、SAP等,同时也活跃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厂商中华网,其中东软占据市场首位。
4.中國集团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品牌结构。2018年,中国集团企业 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中,SAP、博科、浪潮凭借其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垂直行业的应用经验,占据市场前三名的位置。
5.中国集团商业智能软件市场品牌结构。集团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是集团企业管理软件上重要的分支,主力厂商包括浪潮、Oracle、SAP等。浪潮以其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结合商业智能应用的综合解决方案服务于大型集团企业,为企业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支持。
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一)驱动力因素
1.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攻坚期,数字化转型成为共识。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关键时期,亟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国家出台的 “互联网+”行动、 “大数据”战略、“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社会变革、落实国家战略、提升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所有企业未来10年的主旋律。数字经济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新为企业的资产、设备、组织、人员重新赋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
2.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推动集团管理软件快速发展。《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各部委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心由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正在着力推动数字经济 快速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强国发展战略,一系列促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另一方面,制造强国战略以工业互联网为重要的发展路径,在行业应用、平台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出台了完善的指导政策,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已形成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的态势。由此 带来的政策红利一方面体现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成本大幅降低,企业CIO会更加关注软件与系统的功能和覆盖度,另一方面体现在制造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愿将显著上升,更多企业将在制造流程管控、企业运营管理、工业数据分析、企业业务和系统上云等领域加大投入。
3.云服务加速普及,给集团管理软件注入新活力。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浙江、江苏、济南相继推出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传统产业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热点。所有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巨型企业的企业服务都会走向“云”,企业上云以应用优先,从边缘到核心往云上走,充分发挥云和数的作用,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形成企业运营的智能决策、指挥。集团企业的基层主体往往在信息化方面能力薄弱、IT投入有限、运维能力较低,数字化转型在颠覆集团组织架构的同时,也正推动着基层主体的创新发展,终端企业需要更加简单、实用、灵活并能为员工带来直接价值的新型软件服务,SaaS恰好可以满足这类企业的创新需求。SaaS应用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具有节省成本、简单易用、免安装、免维护、免升级等特点,克服了基层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缺陷,帮助企业建立一个连接、分享、协作的平台,通过流通数据将外部的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内部的价值链融合,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二)发展趋势
1.垂直应用成集团管理软件新热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演进与转变,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背景,大量垂直行业将会重新寻找自身的创新驱动力,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需求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概念的落地将依赖工业软件和 企业管理软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在金融、军工等国家重点领域,安全的信息化系统将对国产管理软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教育、医疗等影响人们获得感最为明显的领域,管理软件的应用将极大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政府管理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管理软件同样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以上领域中的大客户过去普遍使用的是SAP等国外厂商的企业级应用软件系统 ,随着行业用户转型升级带来新的信息化需求,以及国内软件厂商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外厂商将在各垂直行业的大型客户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
2.信息共享成为集团企业重点需求。共享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特征,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创新,共享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对大型企业而言,企业管理必须要有大共享思维,能集中的资源都可以共享,同时建立以共享理念为统领的思维。时代的发展要求社会具有大数据的思维,所以智慧企业发展也要有大数据的思维,建设共享服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企业的大数据中心。智慧企业未来财务、行政、业务等都将 作为企业的大数据,而建设共享中心就是建设大数据一个重要的手段。从目前来看,财务共享是走在最前列的,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即财务共享先行。除此之外还有人力资源共享、采购共享化、IT资源共享化、制造共享等等。共享服务中心就是企业运营过程的数字化、制度化。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专业分工、统一管理产生大量数据,利用数据产生价值。
3.中台将成集团管理软件新架构。为解决 “前台+后台”的变化速率匹配的矛盾,需要一个中间层作为缓冲和转换适配,在保障后台应用稳定的前提下,有效整合后台资源,向前台应用提供市场及用户需求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同时又能够将多个前台应用中可重用的公共业务资源沉淀下来,用以提高效能、消除冗余和降低成本。基于这个基本设想,产生了 “中台”概念。中台是为前台而生的平台,中台将支撑前台多种业务形态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沉淀出一套综合能力平台,具备了对于前台业务变化及创新的快速响应能力。前台越来越薄,越来越碎片化,中台积累越来越厚,通过中台的强大能力支撑,使轻量化的前台可塑性越强,能够围绕用户及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做出适应性调整,使企业可以迅速响应瞬息万变的客户市场,能够精准、迅速、低成本的适应前台变化需求,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身能力与用户需求的持续对接。
4.SaaS+PaaS将成集团管理软件新模式。相较于传统的企业信息化设备,SaaS服务依托于云计算与互联网,采取按需收费的模式,无需企业用户准备机房等硬件设施能够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因此传统产业借力云计算进行转型升级无疑是大势所趋。容器技术通过将SaaS应用打包成容器镜像,交付、部署运维都更加简单,因此基于PaaS的SaaS产品会越来 成为主流。目前SaaS产品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各细分领域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市场。集成式的PaaS能够帮助SaaS供应商完成产品多元化和定制,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在容器技术的推动下,SaaS+PaaS将成为集团管理软件的新模式。
5.“平台+生态”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当前,新IT对传统企业最大的冲击是组织扁平化、企业平台化,无边界组织、社会化员工、阿米巴成为新商业模式下组织发展新趋势和新形态。大型企业通过建平台,在加速企业内部业财一体化的同时,深化业务流程与管理变革,数字化转型轰轰烈烈;对于中小微企业,则必须上云上平台,通过上云,实现与客户、上下游企业、金融、税务等产业链的广泛连接,同时融入生态,借助平台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未来,“平台+生态”将成为主要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变革潮流,而新IT正加速推动这一模式的形成。双模IT和双层ERP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论指导。双层ERP不仅在 集团层面实现集中管控、服务共享,而且在产业层面满足其个性化运营管理的需求,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其业务支撑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市场规模预测
未来三年,在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将 显著提升,国家对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投资也会逐步增加。集團管理软件作为集团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备受重视。在我国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上,预计未来三年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6.5%,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8.9亿元。
赛迪建议
(一)关注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日益成熟,企业信息化将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从顶层的决策层可以直达底层的分布式硬件,靠的是数据的无障碍流通以及实时数据分析系统。集团管理软件厂商应该在尝试多重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开发适合客户运营的个性化的系统架构方案,进而帮助客户实现从传统企业向数字化企业转型的过程。
(二)结合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开发和部署方式
在选择系统开发方式时,行业用户应该结合自身需求,综合开发周期、维护成本、系统性能、可迁移等多重因素,选择能够提供更适合自身需求和特点的系统开发环境的供应商,来提升相应的管理软件系统与企业业务的适应性。在选择是否将软件系统和数据部署在公有云时,企业应综合考虑自身的成本预算、安全等级等因素。选择与自身信息化系统相适应的部署方式,能够更好地 发挥软件系统的功能,减少系统后期的维护成本。
(三)重视数据资源挖掘与整理,发挥数据价值
企业大数据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引擎。企业迫切希望能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从企业大数据中同时挖掘企业内部潜在价值与外部市场价值,建设安全生产型、生态友好型、经营智能型的企业新生态。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 IT 技术的融合而构建的企业智能化开放创新平台,能够辅助智能决策和业务自动化,驱动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企业的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数据驱动的核心是在积累数据基础上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数据富足却难以 挖掘价值的困难,提升企业在战略决策(投资预测、市场分析)、生产改进(工艺优化、预测维护)与运营优化(供应链优化、价格预测)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