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生“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9-12-27边亚东郝育喜纠永志马肖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三位一体

边亚东,郝育喜,纠永志,马肖华,王 凯

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生“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边亚东1,郝育喜1,纠永志1,马肖华2,王 凯1

(1. 中原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2. 中原工学院 研究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7)

全面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案例课堂+现场实践教学+校内实践验证分析”的“三位一体”校内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组织流程、选题方式、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等。实践证明,该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堂案例教学;校内外实践;融合教学模式

现阶段,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提高,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2],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日渐凸显[3-5]。因此,教学中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6]。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敏锐思维的重要途径[7-8],应受到高度重视,应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到实处[9]。我校建筑工程学院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根据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构建了“案例课堂+现场实践教学+校内实践验证分析”的“三位一体”校内外融合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

1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为了探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笔者对在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及其任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以下方面:

(1)课堂教学或学习质量;

(2)校外实践基地实习效果;

(3)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室)使用情况;

(4)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差别;

(5)是否有信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及问卷结果分析,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与企业现场脱节。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建筑与土木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对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要求,但课堂上往往只讲授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如土木水利所涉及的较多力学理论,课堂教学往往只注重材料的本构模型、岩土体的应力状态等问题,没能与现场工程案列相结合,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场实际问题脱节。

(2)课程教师和部分校内导师工程实践指导能力不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并重,部分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力不从心。

(3)实践内容单一且不够深入。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单一,且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对现场的认知层面,很少涉及现场工程问题,更谈不上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达不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

(4)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基地无有效对接。校内实践包括实验室实验、工程实训实践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只能学习到某个实验的具体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使用,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较少,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和实验数据的理解不够深入。

以上问题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不强。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对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2 校内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目的与总体设计思路

2.1 目的

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校内外双导师为引领,通过校内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现场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校内实践资源进行分析验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总体思路

校内外实践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见图1):

(1)采用“案例课堂+现场课题+校内实践验证分析”的“三位一体”校内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2)通过课堂理论知识与工程现场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扎实掌握理论知识;

(3)进行实习基地现场教学,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合作的方式完成现场教学;

(4)利用校内实验室等资源,开展测试分析,培养基本技能;

(5)采用“双师制”,聘请符合条件的企业人员为校外导师,共同完成案例库建设、现场教学选题和指导、校内实验教学等;

图1 “三位一体”校内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

(6)考评实践教学效果,并通过适当奖励,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

校内外实践与课堂案例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思路。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外实践过程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和实践基地的优势,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践型、应用型特色[10-11]。

3 校内外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

3.1 课堂教学

结合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我校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原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点)制订了《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将“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方面,通过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实验实践课程学时、革新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引入校外导师进课堂等多种举措,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的融合。

(1)课程设置改革。围绕新的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适用性和综合性,将课程设置原则定为“夯实专业理论知识,瞄准行业应用,结合行业特色,鼓励实际问题引进课堂案例教学”。一方面,革新该学位理论学习内容,加强“工程岩土力学”“材料和结构”等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删除理论性较强的相关课程,如“高等断裂力学”“组合结构基本理论”“损伤力学”“可靠度与优化分析”“岩石材料流变理论”等;同时增加与现场联系紧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反映现场前沿技术的多门课程,如“土木工程科学前沿”“土木工程测试”“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解析与实例”等,同时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梳理各种典型情况,对工程案例进行剖析,对相关的现场问题和室内实验进行着重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问题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开设校企合作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见习机会,并与校内教师共同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技前沿。

(2)课堂形式及教学方法。以省级或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为依托,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创新,促进案例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工程背景。案例教学和研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上,对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剖析,总结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引领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2 校内外实践教学

(1)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方面,我校该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省级力学与工程结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力学与工程结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另外,我校科技园自主创新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实践机会,能够开展多种土工和岩石力学方面的室内实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考虑两个条件,一是实践基地具有较强的合作积极性,且能够与之建立较好的合作关系;二是实践基地所在企业的技术水平较高,能够选拔出足够数量的现场指导教师。基于此,我校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点与多个企业联合建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并选聘基地专家和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导师。

(2)现场实践教学的组织。采用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与校内实践基地实验分析验证相结合等形式开展融合式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基于实践基地现场问题,采用校企共同选题方式。先由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对选题进行商讨,确保所选题目既符合教育教学原则,不会显著增加校内外导师工作量,同时又能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扩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在实践基地现场教学期间,校外导师起主导作用,校内导师起辅助作用。根据学生人数和实践基地导师人数,4、5名学生为一个现场教学课程小组,每个小组有指定的校外导师,共同完成一个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现场教学前期,在校外导师指导下,各小组先构建一个可以处置的工程问题,再针对该问题与校内、校外导师进行充分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思路及方法。在此过程中,校内外导师都有督促、指导责任。

(3)校内实践教学。在完成现场实践和选题后,学生回到学校,利用校内实验实践资源及条件,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完成所构建问题的实验方案设计、相关实验过程,得出结论并形成报告。

(4)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实践课程成绩评定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评价过程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12]。该实践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成绩构成为:平时表现占30%;问题构建及报告占30%;实践课程答辩占40%。前两部分由校内外导师共同评定,第三部分由课程实践答辩委员会评定。对于这3部分成绩,还细化了各个环节的评分标准。

3.3 现场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课程教材的建设与改革是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校内导师根据本学位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联合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课程案例库和教材建设,近年来陆续编写了《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处理》《土木工程施工案例库》《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案例指导书》等案例库和教材。

4 应用情况

我校从2015年开始在土木水利(原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探索实施了该实践教学模式,已有两届毕业生。从学生、校内外导师的反应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融合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但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大部分学生在研二上学期即可作为相关团队技术骨干,负责完成导师或团队的科研项目或部分研发内容,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对两届毕业生和在校研二、研三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对该教学模式高度认可,并认为该教学模式将对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积极影响。从就业方面来看,我校2015级、2016级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有所提升,就业方向普遍较好。

该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导师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虽然教学模式的改变使教师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他们的实践经验得以丰富,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近两年,相关教师在省、校举行的讲课大赛、PPT大赛中屡屡获奖,也可说明这一点。更为重要的是,学校教师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拓展了研究方向,甚至找到了现场工程问题与自身研究方向的契合点,发表了相关论文或与企业开展了横向合作。

[1] 张乐平,王应密,陈小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11–17.

[2] 杨雷,孙延明,陈小平. 全日制工程硕士企业实践基地现场教学课程的创新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 35–39.

[3] 赵康,杨媛,李峰,等. 关于产学研联合培养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2): 35–39.

[4] 申建建,程春田,武新宇,等. 水电调度方向研究生“工程-教学”二元培养方案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3): 199–202.

[5] 高学金,王普,张会清,等. 基于课程教学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2): 59–60.

[6] 许长青.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以华南地区研究型大学为例[J]. 现代大学教育,2012(3): 93–100.

[7] 郝兰众,刘云杰,张亚萍,等. 研究型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2): 149–151, 171.

[8] 张其亮,周瑜,卢冶. “三位一体”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36(1): 33–36, 43.

[9] 何剑.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三课堂融合”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 33(7): 269–272.

[10] 孙怀林,肖鹏.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8): 95–98.

[11] 吴晓威,曹雷,王兴铭,等.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J]. 中国高教研究,2014(11): 103–106.

[12] 程玲,徐文娟,杨德生,等. 实践类课程引入人性化教学评价的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 15(6): 151–154, 171.

Exploration on“Three-in-one”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for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hydraulic conservancy speciality

BIAN Yadong1, HAO Yuxi1, JIU Yongzhi1, MA Xiaohua2, WANG Kai1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2. Graduate Office,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students, an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structs the “Three-in-one” integrated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the “Case class + on-site practice teaching + on-campus practice verification analysis”, 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idea, organization process, topic selection mode, cour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 etc., of this teaching model.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can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achieve good result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classroom case teaching; practice inside and outside university;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G645

A

1002-4956(2019)12-0215-04

10.16791/j.cnki.sjg.2019.12.050

2019-08-15

2019-10-17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7SJGLX056Y,2017SJGLX057Y,hnyjs2017pp05,hnyjs2018kc19);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大招标课题(2019JKGHZDZB-07)

边亚东(1975—),男,山东邹城,博士,教授,从事岩土高等教育教学研究。E-mail: mobcoco@sina.com

猜你喜欢

全日制专业学位三位一体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