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概述

2019-12-27周廷宣陈卫东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12期
关键词: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周廷宣,陈卫东

(1.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重庆 荣昌 40246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又称牛结节疹、牛结节性皮炎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病毒性传染病,对养牛业危害很大,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要求通报的疫病。2019 年8 月,我国在新疆伊犁州首次确诊牛结节性皮肤病。该病传入后,可能会对我国的奶牛和肉牛养殖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1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历史与分布

1929 年,该病最早发现于赞比亚,1943 年传入博茨瓦纳,然后又传入南非,有800多万头牛受到侵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957年传入肯尼亚,与绵羊痘和山羊痘一并暴发。1970年蔓延至苏丹,1974 年蔓延至尼日利亚,1977 年传入毛里塔尼亚、马里、津巴布韦、索马里和喀麦隆,病死率达到了20%。2008年,毛里求斯(非洲岛国,距离非洲大陆2 200 km)暴发该病;2013年,土耳其、伊拉克、约旦、黎巴嫩首次发病;2014年,阿塞拜疆、伊朗首次发病;2016年,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塞尔维亚、纳米比亚、阿尔巴尼亚、沙特阿拉伯、黑山共和国等发生该病;2019年,该病传入中国。

2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2.1 病原特征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属于痘病毒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山羊痘病毒属,除LSDV 外,该属还包括绵羊痘病毒(SPPV)和山羊痘病毒(GTPV)。羊痘病毒属成员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基因组同源性高达96%,三者间存在交叉反应和交叉免疫保护性。

2.2 病原抵抗力 病毒于55 ℃下2 h 或65 ℃下30 min 可灭活,-80 ℃下可在动物皮肤结节中存活10年,4 ℃下可在感染组织培养液中存活6 个月,在坏死皮肤结节内可存活33 d 甚至更长时间,在干燥痂皮中可存活35 d,在风干皮革中可存活至少18 d。LSDV 对强酸和强碱环境均很敏感,对乙醚(20%)、氯仿、甲醛(1%)较敏感,对阳光和含脂溶剂的去污剂敏感,在阴暗环境(如动物棚舍)中可存活数月。

2.3 流行特点

2.3.1 易感动物 主要感染牛(不分年龄和性别),包括黄牛、瘤牛和水牛,产奶奶牛的危险性最高。发病率在5%~45%,死亡率在1%~10%。

2.3.2 流行季节 每年6~9月份流行,多发生于雨后。

2.3.3 传染源 病畜唾液、眼鼻分泌物、奶、精液、血液、结节溃烂分泌物以及脱落痂皮中都含有LSDV,病牛恢复后可带毒3周以上。

2.3.4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节肢动物机械性传播,蚊(如库蚊和伊蚊)、蝇(如螫蝇)在该病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即病牛与健康牛的直接接触;此外,健康牛摄入被感染牛唾液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发病。

3 临床症状

3.1 一般症状 病牛发热,呼吸困难,流涎,流脓性鼻液,体表淋巴结肿大,胸下部、乳房和四肢常有水肿,孕牛经常发生流产、产奶量暂时性下降、公牛暂时或永久性不育。

3.2 特征性症状 在皮肤上出现许多结节(疙瘩),结节硬而凸起,界限清楚,直径一般为2~3 cm,少则1~2 个,多则达百余个(图1)。结节多出现于头、颈、胸、背等部位,有时波及全身。结节可能完全坏死、破溃,但硬固的皮肤病变可能存在几个月甚至几年。

图1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典型症状

4 诊断

4.1 鉴别诊断 LSD 重症病例的症状特征非常明显,但轻度感染易与牛伪结核性皮肤病、牛疱疹性乳头炎(牛疱疹病毒2型)、嗜皮菌病、牛皮蝇感染等疾病混淆,应作鉴别诊断(详见表1)。

4.2 实验室诊断 常规检测方法如病毒中和试验、ELISA 和普通PCR 均可对牛结节性皮肤病进行确诊,但这些方法耗时长、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能对早期发病动物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目前,一款“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已经上市,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LSDV,还可鉴别诊断山羊痘病毒(GTPV)和绵羊痘病毒(SPPV),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牛结节性皮肤病参考实验室的检测试剂盒比对,二者的灵敏度一致,现已在国内各海关使用,反响很好,可以作为检测诊断LSD的首选方法。

表1 牛结节性皮肤病与其他病的鉴别诊断

5 防控措施

5.1 疫苗免疫 对于疫情国家最有效的防控手段是疫苗免疫。接种SPPV和GTPV疫苗株对LSDV有部分交叉保护性,很多国家均通过接种山羊痘疫苗来防控LSDV。

5.2 综合防控 我国农业农村部于2019 年8 月19日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牛结节性皮肤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早处置,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2.1 开展疫情排查 对牛群开展排查,发现牛全身皮肤出现10~50 mm多发性结节、结痂,以及伴随肩胛下和股前淋巴结肿大,奶牛乳房炎、产奶下降等典型临床症状的,要立即隔离发病牛并限制移动,组织专家及时开展临床鉴别诊断。

5.2.2 及时诊断和报告疫情 对怀疑为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牛,所在地县级以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采集病牛皮肤痂块、抗凝血、唾液或鼻拭子等样品,送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然后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确诊、备份。

5.2.3 严格处置确诊疫情 疫情确诊后,立即扑杀所有发病牛,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同群牛的临床监视,对养殖场环境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灭杀蚊蝇等昆虫媒介。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疫苗按照山羊的5倍剂量对病牛所在县及其相邻县的全部牛只进行紧急免疫。扑杀、紧急免疫完成后一个月内,限制同群牛移动,禁止疫情县的活牛调出。疫情发生前一个月内生产的牛皮,须辗制成皮革后方可调出。

5.2.4 夯实防控技术基础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尽快编写检测规程,加强对各地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的培训,供应分子生物学诊断所需的引物、探针、阳性对照样本,帮助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尽快确诊。

5.2.5 加强宣传培训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抓紧收集、整理、制作科普宣传材料,按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要求,分发给全国各地。各地要加强对各级畜牧兽医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

猜你喜欢

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