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下综合性高校舞蹈教育观念革新

2019-12-27李程程

文化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通识观念舞蹈

李程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这其中就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革新就是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性格,而这一时代的性格突出表现为作为价值尺度的“具有新的时代精神和特征”[1]。在现代艺术进程中,尤其是舞蹈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艺术工作者进行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高校舞蹈教育同样如此,它应是层次更深、内涵更丰富的舞蹈美育,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指导下的“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政治要求,其根本目的是使人学会体验人生,感受到意味和情趣,从而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并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2]。然而,在“内涵式”发展的进程中,难免要修正当下综合性高校舞蹈课堂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教师对教材本质探寻缺乏主观思考、学生审美狭隘、课堂呈现单一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缺乏课堂创新管理思维、课堂反馈机制建立不完善、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未被激发,等等。这就会导致课堂陷入缺乏创新活力、缺乏思维内核的局面。笔者认为,当下应把现代教育观念与美学理论内外结合,用创新的思维和教育手段去寻找技能之外的价值,并向内挖掘传承价值的本质,深度活跃学生研究意识和主体思维,使课堂由“单向”的技能型、讲授型向“师生双向”的研究型、探索型转变。

一、舞蹈身体文化观与通识教育理念

人类学家贝特森在《思想生态学的步骤》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念:“文化本身是复杂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也是复杂的,从某种意义上看,每一代人对他们自己的文化,都有一个重新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每一代人不仅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重新结构自己的文化。”舞蹈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一直得到世界范围的不断思考与研究。

综合性高校舞蹈教育作为专业化、职业化、研究性的教育,在文化融合不断升级的今天,更应该向多样化、兼容性的教学观念转变:既向传统文化深扎根,又思考舞蹈的身体本质问题,从本科教学阶段开始,就把问题意识注入课堂,将它由“技能型”向“技能+研究型”转变,把舞蹈身体文化观念与通识教育理念相结合,使得教学变得立体、生动。但高校舞蹈专业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其大部分生源都是在普通高中于课余进行业余的舞蹈培训,甚至只是经过短暂几个月的临时“突击”训练,学生不仅专业基础不够扎实,而且通常情况下文化积累也严重不足。而且大部分高校舞蹈毕业生会选择去中小学当教师,在社会中充当重要的教书育人的角色。那么,这四年所接受的教学理念,就必将会对整个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为何大学生观念只停留在“动作层面”,不知其文化意蕴之丰富,也不知其未来发展之态势?如何能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大步向前?教育是一项伟大而严肃的事业,高校舞蹈教育观念亟待转变。

二、高校舞蹈教育观念的革新

(一)身体文化观与通识教育理念方面

1.树立舞蹈身体文化观

高校教师不能盲目地进行技能知识的教学,而是需要让学生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把他们从过去片面的、表层的、模糊的概念中拉入具有思考性、辩证性、创新性的大学思维领域中。这就要回答认识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舞蹈文化、什么是舞蹈的身体文化等本质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是舞蹈艺术创作、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切舞蹈课程的内核。不同舞蹈课程内容有不同的表现风格,如古典舞圆润流转、闪转腾挪,芭蕾舞高贵典雅、规范程式,民族民间舞灵动大气、情感真挚,现代舞本真求异、舞动当下。其内核是不同的身体文化认知。单纯的组合内容或表层的动作技术的学习不是大学教育应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舞蹈身体文化教育应该是舞蹈课堂的第一要义。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而舞蹈”的根本问题,其次才是“怎样去舞蹈”的问题,而这也恰恰是高校舞蹈课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许多高校教师在课堂组合的规范性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人的问题”,只是教授舞蹈组合中的动作,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许多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漂亮的动作”,从而缺少舞蹈文化的基本修养。作为教员,笔者一直在课堂上思考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身体文化的思考,将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在实践型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舞蹈中的身体是表达的核心,所有思想、信仰、实践都源于身体、属于身体、回到身体。动作是表象,身体是本质;动作是结果,身体是思维;动作为虚,身体为实;动作是呈现,身体是文化……

2.通过通识教育培养舞蹈文化“气”质

笔者认为,舞蹈身体文化气质的培养一方面在于对多元文化的融通性研究,另一方面在于对“气”的深层理解与把握。这就需要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通识教育,结合当下综合高校舞蹈学生的现状需求与实际缺失,全面进行人才的培养。综合性高校相对于专业性艺术院校来说有天然的通识教育培养的优势,但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需要校方与教师对人才培养观念有整合性思维和前瞻性思考,除了必要的思政课、英语课等一些公共课之外,还应借助其他院系一道在文化、诗词、哲学、美学等学科对学生进行培养。学校虽然都会开设各种选修课,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这与学科之间缺乏沟通、尚未形成紧密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整合意识有关。并且,学生并没有在专业课与非专业课之间找到桥梁,将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开拓学习思维。这一现象的转变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作为教师,可以积极对学生进行通识化、多元化的引导,将舞蹈课堂与文化有效结合,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原始积累”,从而进行“整合及输出”。

当然,对于“气”的深层理解与把握,常常要求建立在通识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基础之上。它是舞蹈身体的“文化原点”,既有物质性因素,也有精神性因素。物质性因素通常表现在舞蹈课堂中“呼吸”的运用,其重要性笔者在此不过多赘述,在课堂的实践教学中,教师也会帮助学生去解决“呼吸”问题,但大学教育,仅满足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培养的不是“舞匠”,而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多元化的舞蹈人才。所以,更需要从学理层面去认识。由于不同舞种的精神“气”不同,对“呼吸”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舞蹈是以身体为媒介勾勒出情感世界,“气”在其中起着内核性的作用。身体作为精神与物质的共同载体,“气”是形神之间的中介因素,是连接形而下之“动作呈现”与形而上之“情感表达”的纽带。“气”的提出,最早见之于先秦时期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后来,“气”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种认知范畴。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次提出“气韵生动”这一美学命题,气韵的统一不仅是艺术创造的最高目标,更是艺术审美的神奇境界。

观念是身体的先导,掌握了舞蹈身体文化的内核,紧跟时代文化观念,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要把通识文化与舞蹈身体气质内涵进行有效结合,是高校培育人才的伟大工程。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倾心引导,更需要校方与社会层面的共同协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二)舞蹈课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时代的号召下,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逐步升级,但综合性高校的舞蹈专业正处于疲软状态。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缺乏舞蹈思维的整体培养,或者说只注重单一课程的呈现,导致创造力培养乏力。一方面,由于大部分高校学生本身对专业基本知识掌握尚有许多欠缺,创新驱动力弱,很多学生甚至从来没有经过创造思维的培养;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创造活力的培养,甚至把这一任务完全抛向“编导课”这一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勇于在课堂中依靠教材,深挖教材,吃透教材,跳脱教材,在教材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换句话说,一方面,从传统的刻板课堂中转变思路,用一种创新方式组织课堂;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创新性思考,从素材编创开始积累或者用即兴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等等。课堂也是艺术,需要用艺术的创造思维重新定义课堂,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能有阶段性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开发舞蹈思维

每一学科都有专属的思维方式。就舞蹈而言,笔者认为,它不仅表达形象,也表达其本身。它包括动作意识、情感意识、形象意识。动作意识通常包括空间、节奏、力量,是一种本体意识,并通过身体传递出来。情感意识是一种心理力,是“身心合一”的必要前提,笔者将其总结为本我意识。形象意识是对模仿内容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超我意识。本体意识、本我意识、超我意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需要依托身体这一物质媒介。但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先专注某一意识再进行不断转移。

2.激发身体创造力

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各种被遏制的力量在被解放时都乐于自由发挥;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觉在指导着这些力量,使它们极为调和,而这种调和会使人们打消原意。跳舞的人拜托了原意的束缚后,会投身于生活中常出现产生极端喜悦的嬉戏而兴高采烈。这种欢悦使他摆脱单调的日常生活,回避活生生的显示,无视他所经历过的严峻的事实——于是想象力、幻想力、洞察力都被唤醒,变成创造力。”[3]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纯粹的舞蹈感受,让我们明白当内心驱使而产生舞蹈冲动时,是最能激发创造力的。即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不是我们认为的“随便跳”,而应该是“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的一种自由状态。要想达到舞蹈的“自由王国”,必然需要不断练习,以达到“身心合一”。

(三)将审美能力的培养真正纳入课程目标

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时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一文,其中就提出要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1999年3月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国家已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高校舞蹈教育更需要紧贴美育。20年来,涌现出许多为美育工作作出巨大贡献的艺术家,但要把观念落实,贯穿到高校舞蹈课堂目标中,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正如湖南师范大学郭声建教授所说:“以美育人,育爱美之人”。

1.树立审美非功利性和多元化的观念

审美一定是摆脱实用主义和理性的非功利性行为。学艺术必须拥有“超然”修为,即“强调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的主体必须超脱利害观念”[4]。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很早就对审美态度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无论是老子的“涤除玄鉴”,还是庄子的驰骋环游,其核心就是人们摆脱实用性和科学的态度,用审美眼光去看待世界。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谈到:“审美应该代表一个与众不同的自由领域;艺术应该从功能、用途和问题解决中解放出来;这种从用途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就是艺术明确而高贵的特征。”而目前普遍现状是学生在课堂进行专业训练时,只是想如何将动作做规范,却常常忽略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引导。首先,教师要强调某特定点,如眼神、空间、节奏、韵律、情感,等等,形成审美注意。其次,给予学生“意境式”引导,让学生体会“象外之意”,寻找身体的诗意空间。当然,多元化审美趣味的培养对于高校学生也很重要。舞蹈文化的学习也需要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去掌握不同舞种的审美内核,如此才能做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激发学生的审美力

舞蹈专业课不应仅仅是技能课,更应该是一次审美体验。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激发审美想象力。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于1992在《美学原理》中提出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直觉即表现。这是对无限丰富的感性世界的一种感受能力,是对感性人生的一种体验能力,是人生意味和情趣的一种表现能力。审美力的激发需要直觉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领悟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完成。

3.培养学生的多元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的综合,审美趣味需要审美自觉。教师应主动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培养。课堂知识都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身财富。爱因斯坦曾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大学生要做一个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学习计划的“自我教育者”。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培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找到了真正吸引自己的学科方向和问题领域,大学教育就可以说是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收获必将终身受益。

三、结语

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从而满足社会对精神文明的更高追求。在综合性高校的舞蹈课堂中,除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向学生分享舞蹈身体经验,传递舞蹈身体文化,体验不同审美,透过这门专业的学习,打开更大、更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大门。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学思想,开发学生的身体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就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方向。

猜你喜欢

通识观念舞蹈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