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观的时代特色及目标指向
2019-12-27常静
常 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文化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底蕴深厚,其对文化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逻辑思维,在治国理政中运用文化游刃有余。
一、时代特色
马克思认为:“对于那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体系,都是以它们当时所处时期的需求为主要条件而形成的。”习近平文化观也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
(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
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系统思维。他始终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出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以历史为根基,着眼当下,面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浓缩了几千年的思想精华,经久不衰,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合理继承是前提。但继承不是全盘复制,关键是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站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把创新看成是我国在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紧跟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文化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如是概括:“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1]也正是如此,中华民族才能走出百年困境,中国人民才能扬眉吐气。新时代,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焦虑,面对世界未有大变局,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生动力就是文化创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并且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即“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
(二)民族性与开放性统一
习近平文化观既彰显深厚的民族特征,又海纳百川,汲取世界文明之精华。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把传统文化智慧恰当地融入治国理政中。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和”文化,其“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给世界带来新时代的信心与力量。再如:奋斗精神。《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党的十八大至今,“奋斗”成为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中国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全党全国人民开展奋斗总动员: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跋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啃硬骨头、打赢攻坚战的奋斗精神;幸福生活、美好生活,需要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文化的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在“引进来”方面,要积极吸纳外来文明的优秀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3]这是一种境界,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更是人类应该追求的目标。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基本符号,习近平总书记凭借包容互鉴的文明气度和文化上的融会贯通,在国际舞台上极具沟通力。他讲述两国的人文交流历史、引用该国文化名人的名言阐释外交理念,极大地增进了国内外人民的情感温度,凝聚两国共识。
在“走出去”方面,要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特别关注当代中国文化的传播、价值观念的认同、国家形象的塑造、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
坚持理论同实践相统一是我党工作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文化观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习近平文化观是治国理政思想中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化观的延续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至上的观点在习近平文化观中得到集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中坚持文化“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双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及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态度,也是现如今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所应该遵守的规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应该双管齐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为习近平文化观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挑战、新课题,习近平文化观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论断,都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所取得的理论成果。
二、价值指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反复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问题的论述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人民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了灵感和素材。实践证明,凡是扎根于人民,发人民之声、解人民之困的作品,才会更加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作品也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反之,脱离人民群众只能是昙花一现,更谈不上文化创造的价值。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同利益、不同价值观较量下,“文艺不能当市场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文化,是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文化,文化建设要发人民之声、显人民之智慧、展时代之魅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后,坚持人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既是文化的受益者,更具有巨大的创新、创造力,是推进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成就斐然,这与人民群众的创造、支持、参与分不开。因此,只有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与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繁荣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同追求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凝魂聚气之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4]。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思想道德层面的建设,更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乃至于发展命运。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滋养,又要创新宣传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外国人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体系,生动鲜活地去宣传,避免书本化、教条化、形式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入脑入心。同时,在培养“时代新人”上,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保证“时代新人”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底色。
(三)以“文化自信”为思想保障
文化自信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话语表达上的变化既彰显我国文化建设的新格局,又凸显“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中的引领作用。因此,树立和培育文化自信,关乎民族精气神,关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坚定文化自信,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用好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永葆党的鲜红底色;要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方向,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然,虽然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有充足的理论资源,但并非一家独大,把世界先进文化拒之门外。对此,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态度,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结合我国发展实际对世界优秀文明进行创新转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