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理念
2019-12-27徐姜娟王耐河南中医药大学体育部河南郑州450046
□ 徐姜娟 王耐(河南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河南 郑州 450046)
1、转变教学理念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校体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观。在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及多媒体信息的利用,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使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传统的体育教师教学生练,到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恰当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在两年体育课结束之后,形成自己的锻炼方式和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纪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课堂中要有课堂的纪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让学生任意妄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在课前给学生定好契约,有良好的课堂纪律,保证上课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首先体育教师自己要做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守时、守信。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节课都要有紧跟教学进度的完美教案呈现,上课时语言表达——字正腔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动作展示——干脆利落,准确无误;服装——干净整洁、简单大方;精神面貌——积极、乐观、向上,身教大于言传,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用自己的行为带动和形象学生。其次在体育课上要选好班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要有组织和管理能力,责任心强,班级负责人期末的时候要奖惩措施,能够把整个班级带的积极向上,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期末就可以加分,如果整个班级的班风显得懒散、懈怠,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班委期末就扣分。最后班级的每个学生也要有管理制度,对于上课出勤率,服装、训练的态度都要做详细的记录,都要有相应的扣分,让学生和老师互相监督,学生对老师的监督体现在课后的意见反馈和每学期评教上,老师对学生的监督体现的学生上课的每一个过程中和期末的成绩中。
3、课堂内容
作为体育老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处级干部北大学习班,大部分教师学后归来深有感触—北大教授上课让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老师们在教室内久久不肯离去,觉得听北大教授上课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和享受。所以说老师的上课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度,“没有问题的孩子,只有问题的家长”,学生经过高中三年发奋图强、坚持不懈的学习升入高等本科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关键看教师怎么组织和引导。体育课堂内容要科学、丰富、有趣,科学要体现在内容要适合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丰富体现在课的准备部分、开始部分、结束部分都要相关项目的精彩内容出现、有趣体现在整个课的内容不仅自己满意也要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不用老师提醒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练习,并且整个过程显现的很开心,快乐。
4、课的组织
课堂的组织分为课上和课下两部分组成,课堂上要融入思政教育,中华文化就是道德文化。《左传》中说:“德,国家之基也”。从古至今,各行各业无不讲究做人的道德。精通武术之人,必重武德;悬壶济世的医者,必讲医德;为人师表者,须讲师德;善于为商者,也必须讲究商业道德。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以后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要更加注重大医精诚、仁术仁心的医德培养。
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在体育的很多项目都体现了对思想道德的培养,例如,在每年的体育达标50m测试中,会出现学生由于起跑时重心过于前倾或者场地湿滑而摔倒的情况,这时候我们的学生会爬起来继续完成测试,在体育课堂上对于这样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充分体现了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以后生活中遇到困难也能够迎刃而解,给班级其他同学传播正能量。又如,每年运动会我们都要有几百名学生的团体操表演,在团体操的队列队形训练中,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出勤率会给排练带来诸多不便,达不到编排的效果,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不能完美诠释团体操本身的内涵,所以每年团体操表演在带给师生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很好锻炼了参与排练同学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在运动会的男子10000m长跑比赛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跑道上有参赛同学矫健的身影,他们的旁边有本班同学替换着带跑的,看台上有同学的加油呐喊的,在这样的比赛中可以培养参赛学生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挑战极限的优良品质,也培养了观赛同学的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的荣誉感;当然体育课堂上,老师会让体委在班级群里提前编排好值日生借还器材,如果器材出现问题值日生要妥善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对公共财物的管理能力。课下每个班级要建立微信群,班级的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组,分组在整个学期是不变的,并把所分的组排上相应的序号,班委课前在群里通知学生下节课本组要准备的内容,学生准备的内容要和本项目相关;同时要加入个人的元素在里面。让学生体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创新的能力。
5、课的展示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汗流浃背的教,学生我行我素的练,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有可能就不练,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作为课堂的主角,在健美操的教学中,会让学生课下利用多媒体资源准备一段和健身操相关的内容,可以是自编也可以是网上流行自己喜欢的,在课的结束部分给学生十分钟的展示时间,展示过后再给班级同学分享,把所学动作给同学讲解,组织练习,教师可以在一边指导,让学生和老师互换角色,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上课的感受,又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表达能力和分享的快乐,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情感的加深。
6、课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过程,课的评价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每节课要进行自我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怎么样,教学效果是否明显。让班委在下课后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老师上课的内容和上课形式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无记名反馈,教师要做深刻的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选择所学项目是和自己的爱好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班上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有明显的差别,那么怎样给学生制定评价标准呢?体育课堂的成绩要分三部分组成,上课的出勤率、老师所教内容的考核、自己准备部分组成。体育老师在每学期开始时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测试,对学生的基本的情况做一个详细的记录,只要每学期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要时刻给予肯定,激发学生对本项目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成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兴趣的培养,为以后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7、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可以选择身体素质好,有意愿参加比赛的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参加省级举行的各个项目比赛,例如:我们经常组织参加的有健身操、田径、武术、乒乓球、游泳等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出彩青春,为校争光的荣誉感。另外体育教师要和团委密切配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男女比例失调,女生多男生少,缺少运动氛围。有组织的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或者是成立体育社团,例如,成立交谊舞、排舞、武术、健身操、民舞、瑜伽、排球、太极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社团。并且学校要定期举行大型的校级比赛,选取优秀的社团,让他们在迎新晚会或者各个院系的晚会上表演,增加他们的知名度,这样无形之间就增强了社团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
8、小结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在体育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在课堂的设计上要具有创新精神,要坚持“德育为先”重点在于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现代化的建设者,不负韶华,出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