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统筹促进陈式太极拳发展探微
2019-12-27席朝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席朝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太极拳作为体育旅游的一种形式,是基于体育与旅游二者相互吸引与作用而形成的旅游方式。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不同群体需要为导向,而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追求将会促进其尝试更多的新生事物。体育旅游的提出正是在人们追求健康需要的背景下,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太极拳与旅游发展的新路径。陈式太极拳作为我国太极文化的源流,在这股浪潮中势必走在行业的前排。
1、太极拳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分析
1.1、经济基础和文化战略带动太极拳旅游进步
经济基础作为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全面发展已经不再困难。2012年河南地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8万亿元,到了2017年达到了4.49万亿元。近年来河南省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步增长和生产总值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全行业发展,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河南省体育旅游开发与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持久动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导向给河南省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成立,为陈式太极拳的有效传承和本真化的传承提供了广阔的场域。焦作是太极拳发源地的根文化已成为各界共识,“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云台山旅游节”品牌优势日益明显,太极拳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打造“世界太极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1.2、区域位置的优越性
河南省作为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要地。河南省西邻西部发达地区,北临环渤海经济区,东邻长三角经济区,南下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地理位置。被人们称作是中国内陆交通的十字路口。近年来郑州航空枢纽的建设,推动了河南省交通业的又一次飞跃,凭借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发展,河南省交通运输优势大力提升,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河南省交通2016年以来开始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道路运输水平和管理机构的整合,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高效运输网络系统。
1.3、旅游人口基数庞大构成了太极拳旅游人口基础走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理念的转变,而体育旅游作为人们在闲暇时间放松自我调节心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成为不同群体生活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在不同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近年来健康中国以及全民倡导健康运动的呼声愈发高涨,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的方式,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焦作地区将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列为重要旅游项目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体育旅游核心参与者是游客,而河南省作为我国人口大省,早在2013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中提到河南拥有的人口数量为十亿之多。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全面启动,人们旅游的愿望以及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步扩大,可以说河南省的体育旅游势必站在风口上,迎来新一轮的全面发展。
2、陈式太极拳在区域旅游视角下的问题分析
2.1、旅游品牌效应缺乏精准性
焦作地区有几百名全是在国内外授拳,主要方式是“教拳+养家“,各自为阵集中体现为散养的方式。而这种分散的授拳方式缺乏统一管理,全局统筹,对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并不利。不同的参与者在初期阶段较多的关注为陈式太极拳的正宗与非正宗。而由于我国传统思想的桎梏,对陈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拳师所教授的陈式太极拳认为自己的拳才正宗。这种缺乏品牌意识的思想,在现代教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势必退出历史舞台。陈式太极拳作为商标已经在国外被人抢注,这也是从侧面说明了品牌意识,给自身发展带来的不利条件。由于在教拳过成中收费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市场的乱象,从而影响了太极拳的品牌整体效应给人们留下了不规范的印象。
2.2、政策导向明确但内容缺乏新意
陈式太极拳全面发展,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政策导向的指引。随着健康中国等一系列政策的退出,太极拳作为增进健康的先导和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国家宏观政策以及省政府各级政策的推动,是对太极拳发展的重要指导。陈式太极拳其核心要义是以健身为目的,在此基础上探讨起娱乐休闲性。所以不论是何形式的内容转换,都不能脱离健康这一理念。武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被称作是一种艺术化的表演形式,但是程式太极拳其本质核心应当以健康为主题。对于太极拳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与发展路径,从不同角度的优化依然需要不同学科的各类人才形成创新机制,推动陈式太极拳对外宣传和对内普及基础上呈现出文化创新驱动带来的可持续发展。
2.3、不同体育旅游项目的粘连性不强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程式太极拳是以陈家沟,焦作地区城市太极拳、和式太极拳以及杨式太极拳,多种形式并存的太极拳产业化聚集区。而不仅仅是以陈式太极拳一种为主要发展形式。人们在追求健康的同时可以具有多样化的选择,而不应当是血系宗亲思想对其产生禁锢。太极拳的多元化发展对健康追求者尤其是旅游参与者而言是一种多样化的深刻体验,不仅是一种拳种的健康追求。太极拳的多样化发展能够吸引不同的爱好者产生,以家庭、公司等团队参与到其中,吸引更多的人走进陈家沟、走入太极拳生活。彼此之间形成友谊、同事等关系的参与者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旅游景区在不同时间提出的不同活动项目是对参与者粘连性更有力的驱动。
2.4、影视艺术对太极拳的扩大化
影视艺术对太极拳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少林武术火遍大江南北,其重要的宣传核心就是基于《少林寺》这一部影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化经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相应的弊端,诸如影视艺术化的发展,将传统武术文化推向了另一个发展的道路。传统武术所注重的是技击之术,是基于人体生理发展,而不是诸多影视动作编排过程当中,不断的扩大、夸张甚至玄幻化的妖魔化。陈式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影视作品创作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传统、注重武术本身,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视觉效果,追求艺术效果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陈式太极拳旅游项目发展路径的提出
3.1、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太极拳资源整合
焦作地区全域旅游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将健康理念作为太极拳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相应的规模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焦作市政府已经将云台山旅游和太极拳旅游打造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云台山景区作为焦作的5A级景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由于陈家沟太极拳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晚,尤其是其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而景区的服务功能是体现其全域性的重要特点之一。这就为太极拳旅游的全域化带来了新的挑战。陈式太极拳的资源整合不仅仅是单一的太极拳整合,而是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所有资源整合。焦作地区现阶段发展较好的有云台山和陈式太极拳,但是与之作为旅游景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神农山、青天河、焦作影视城等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不乏海浪浴场、民俗文化展馆、温泉养生基地、大型民俗商业街,集休闲娱乐养生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全域旅游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域化发展,而焦作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如何积极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是其提升服务的关键内容之一。焦作地区旅游景点之间交通工具实现零换乘,为游客统筹行程,单位时间内实现旅游质量服务的提升,从而成为更具规模的旅游集成点。
3.2、单一品牌走向太极拳的多元化
全域旅游视域下陈式太极拳的发展,不仅仅是陈式太极拳文化单一形式的发展,而是诸多旅游文化在相应区域内的统筹与整合。其主要内容包括休闲健康食疗,健康旅游产品创意,其中包括。太极拳,服装器械以及吉祥物等创意品牌的形成。陈式太极拳长期以来其发展参与形式主要是由短期或中长期培训所构成。而对于体验者如何在短时间内达到城市太极拳对健康带来的诸多益处,应当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创新的方式,给予相应的多元化发展。VR作为一种体验式穿戴设备,如果能将其运用到太极拳旅游体验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其参与者全身心投入到其中所带来的不同健康观,势必成为太极拳旅游的亮点。由于太极拳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的规划,而对于旅游参与者而言,在景区所见到的太极拳展演仅仅是走马观花,并没有体会到太极拳对健康所带来的真正意义。所以如何实现城市太极拳在旅游过程当中形成依赖于健康的吸附性,促进更多的群体参与到其中,而不是以往的观赏与欣赏。
3.3、国家形象指导下的文化创新
宣传片《太极,人类共同的财富》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引起欧美民众的广泛关注。据悉,国家体育总局和国际武术联合会重金在美国展开武术特别是太极拳表演活动,活动在联合国总部、纽约时代广场、纽约市政厅、宾夕法尼亚大学进行。2018年全省旅游工作会上,省旅游局局长姜继鼎指出:“2018年,要把河南功夫打造成继长城、熊猫之后的第三张中国旅游品牌,力争把少林功夫、太极拳、杂技培育成国际化旅游精品。”国家形象为主导的太极拳宣传,无疑是对其价值与功能的最好肯定。外部环境的优越性给内在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陈式太极拳的发展是长期投入,短期难以取得回报的投入。一带一路视角下太极拳对外的形象传播,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视角下的太极拳产业发展。太极拳体育小镇的全域化发展等等课题给陈式太极拳发展带注入了新的活力。
3.4、陈式太极拳传播的多元化
实现传统师徒传承基础上,形成广泛的普惠授拳能够促进更多的群体参与其中。尽管陈家沟有着诸多老拳师,他们对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人们对太极拳需求量的增加,以往的师徒传承受众面相对较小,应当不断,拓宽授拳方式。诸如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协会,对高校的体育教师,尤其是习练武术的体育教师,进行系统的太极拳培训可以扩大受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