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27司慧君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 司慧君(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4)
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贷款,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使学生认清其真实面目并尽可能地免受其害,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日常对网络贷款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成为我们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1、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概述
近年来,网络贷款平台争先恐后的涌现出来,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它们的出现无疑不是给现在消费观念比较超前的大学生们“雪中送炭”,对于整体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体育院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大学生网络贷款,是指借贷双方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交接、互动交流,从而高效地达成借贷目的的新型借款模式。其中,P2P是大学生常用的模式,它主要是借助互联网进行“个人对个人”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P2P网络贷款的中介被称为“P2P网络贷款平台”,具有“便捷、快速、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目前面向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网络贷款主要是以下三种模式:(1)P2P与分期购物结合的综合模式,如优分期、分期乐、趣分期等,他们往往兼具贷款和购物的双重功能;(2)仅具有贷款功能的平台,如拍来贷、么么贷、靠谱鸟等;(3)如提供白条、花呗等“先消费,后付款”的信贷业务的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
2、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特点
2.1、传播手段多样
现在,网络贷款正在以多种手段向大学生传播,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线上线下两种形式。线上就是指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传播。如今,网络发展迅速,每个大学生都能随时随地的接触到网络,通过浏览网页就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在网上购物平台上也会建立自己专属的网贷平台,像“蚂蚁花呗”、“东京白条”等。线下主要是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发传单、贴小广告和学生代理等形式进行传播。校园里诸如卫生间、公告栏、寝室门口、电线杆这些地方都会出现网络贷款小广告的身影,它们印着“低门槛”、“低利率”、“零首付”、“零利息”、“30 分钟到账”、“零抵押”等吸引大学生眼球的文字,这就诱骗了某些涉世不深、自制能力较弱而又有消费欲望的大学生。其外,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通过薪金、提成等方式发展线下学生代理,这些学生代理通过各种方式在校园里或者寝室内宣传网络贷款平台。
2.2、手续简单易操作
网络贷款正是以手续简单、易操作这一低门槛优势吸引着大学生的加入。相较网络贷款,银行贷款需要不少手续和证明,这对追求简单快速的体育院校大学生来说,显得格外麻烦和困难,因为银行需要的有些证明是大学生很难出具的,比如收入证明就是还未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无法提供的。对比之下网络贷款则门槛比较低,手续简单而且容易操作,无需出具收入、抵押、担保等相关证明,一般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电话信息、学生证、学信网信息、父母和老师联系方式等就可以完成贷款。如此简单操作的特点恰好迎合了体育院校学生自制力较弱而又消费欲望强烈的的需求。
2.3、单招专业学生参与度高
体育院校的大学生一般分为单招生和普招生两种,即多年从事运动项目、通过单独招生考试进入大学和通过参加每年高考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相对来说通过单独招生的学生占比较大。对于大部分的单招学生来说,花在训练和娱乐上的时间要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加之大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多,这样一来一部分单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沉迷于游戏、娱乐、社交之中。体育院校学生追求潮流,追求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追求新出的运动装备,但这些东西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价格不菲,并不是一个大学生所能承受得起。体育院校学生大多都是感性消费,攀比心作祟,购买所谓的名牌,没有理财观念,很容易出现要紧急用钱的情况。虽然单招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但长此以往,他们的日常开销就要高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时手续简单易操作的网络贷款就成了他们获取生活费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只需拿起手机动动手指便可完成。通过对辅导员老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单招专业中接触网络贷款的学生要比普招专业的相对多,参与度高。
3、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存在的问题
3.1、以低门槛吸引人,以高息获利
校园贷的门槛比较低,但是其利息一般比价高。因为很多学生自己本身没有收入来源,基本都是靠父母或直接在外面做一些兼职,但每个月可支配的收入是有限的,面对利滚利的借款,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再加上贷款机构的催收,很多大学生身不由己,这时候要么以各种借口向父母要钱,要么就直接向另一个贷款机构借钱。一旦向其他贷款机构借钱用于偿还上一家机构的贷款,那真正的噩梦就开始了。一般情况下,上一家贷款机构会介绍大学生到另一个贷款机构借钱,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下一家贷款机构因为知道这个大学生的借钱是为了还上一家贷款机构,所以一般利息会比较高,甚至会截留一部分现金做为所谓的“保证金”,为了还这个钱,这个学生又开始向其他贷款机构借钱,如此循环,最终只能把这些借款的学生逼上绝境。
3.2、网络贷款的隐蔽性
因为网络贷款不需要学校及老师提供任何证明,学生在进行贷款时,所填写的信息只有自己知道,只有当父母、老师或同学接到催款电话或信息的时候才知道学生进行了贷款,这种隐蔽性给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虽然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贷款时根本不需要担保等其他繁琐的手续,仅仅只需要填写相关资料即可获得贷款,但在填写资料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填写本人、父母、老师或同学的联系方式,这样父母、老师或同学的联系方式在他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被贷款平台所记录。由于学生的偿还能力有限,有的贷款学生一般在获得贷款之后就更换了联系方式或者故意不接贷款平台电话,等贷款公司联系不到贷款学生本人时,父母、老师或同学便会陆陆续续接到催款电话,这时才知道学生进行了网络贷款。有的贷款平台联系不到学生本人时,还会到学校堵学生,不仅造成学生本人不敢待在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学校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个别同学除了用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外,还盗用同学信息进行贷款,给两名同学和两个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3.3、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引发极端事件
大学生没有工作,没有固定的工资,生活费,学费大多都是靠家里给予,可能很少部分是靠自己打工、兼职或创业赚取,那么没有固定收入的他们又如何去偿还网络贷款呢?在收入和支出无法形成正比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无法按时还贷,这时有的学生会选择再去贷款来偿还,如此一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欠债也就越来越多。而这些都会记录在他们的个人信用上,这不但对他们日后的金融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严重者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时贷款学生不但忍受着还款的煎熬还不敢告知父母,同时还担心着贷款平台的催款方式,不少贷款平台不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催款,而是采用威胁、骚扰、跟踪等方式进行催款,这样一来就给这些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更有甚者会做出跳楼自杀等极端事件。
4、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络贷款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4.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作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消费观和诚信观。学生首先还是要以学习为主,体育院校的学生应该把精力主要放在训练和学业上,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充实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为以后工作打基础,而不是过多的关注一些身外之物。另外,学生没有经济独立能力,对于消费观,学校应教育学生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消费,不要有从众心和虚荣心,盲目追求高价格的商品。还要让他们明白父母挣钱的艰辛,任何金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父母辛苦工作得来的,所以,学生在消费的时候要心存感恩之心,减少不必要的花费。最后,通过多种方式强调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选择网络贷款就是对信用不重视的表现,认为在网上贷款不还或是晚点还也没什么事,但是这些都会留下个人金融不良记录,不但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还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麻烦。所以,学校一定要通过班会、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播正确的观念,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
4.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学生缺乏法律知识,也是他们选择网络贷款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他们清楚网络贷款会给他们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一定会慎重的考虑是否选择网络贷款。所以,学校应该经常给学生科普法律知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相关知识;学校的宣传栏及时更新内容;也可以请一些警察、律师等专业人士结合实例给学生开一场生动有趣的专题讲座;还可以开展相关的辩论会、读书会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多渠道的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4.3、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
大学和中小学不一样,不再是一个班一个班主任,而是一个辅导员面对大量的学生,这就相当不好管理。而体育院校学生又相对松散,自己的事情较多,所以更难做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动态。但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对预防网贷风险又是极其重要的。在学校里,辅导员老师不但要经常通过QQ群、微信群、微博等网络媒介发布“网贷”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网络贷款并认清楚网络贷款的危害,还要组织学生干部、寝室长密切关注学生的消费动向、消费行为等,一旦出现异常消费,及时向辅导员反映,了解具体情况,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只是出现苗头应加以正确引导,如果已经出现网贷行为还应和其家长联系,让他们清楚当事人的情况,利用多方力量,争取在事态严重前及时挽救。
4.4、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对于网络贷款这一现象应该给于足够的重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从净化校园开始,从根源制止网贷平台的传播,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对学校里存在的网络贷款小广告、传单进行彻底的清理,严厉惩戒传播网络贷款的同学,让学生尽可能远离网络贷款的诱惑。在规定中增加网络贷款方面的内容,创建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宣传平台,定时推送相关信息,时刻提醒学生,做好预警工作。最后,当事件发生时,及时进行妥善的处理,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