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繁荣文艺
2019-12-27◎张超
◎张 超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73)
文艺工作者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创作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价值引导力[1]。
一、价值观偏差是文艺领域乱象的根源
价值立场决定文艺作品的思想影响力和艺术感召力。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几种文艺“非典型现象”需要关注。一是缺乏精气神。一些作品立意不高,缺乏政治意识、社会责任,片面追求所谓发行量、收视率、票房收入,在市场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二是充满浮躁之气。有的文艺创作者把创作当成追逐利益的“摇钱树”,片面追求“票房至上”“资本至尊”“娱乐至死”,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三是过度扭曲历史。有的把现实生活题材低俗化、古装历史题材戏说化、战争军事题材游戏化,以假为真、污染心灵。四是不够自尊自爱。个别同志贪图享乐、盲目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公然伸手要待遇,满足不了就撂挑子,有失尊严和操守。
文艺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应当充满诗意和生机,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我们文艺工作者只有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才能在艺术之路上勇攀高峰,从而创作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秀作品。
二、健康的价值观有利于推动文艺创新
“移风易俗,莫善于艺”。鲜明的价值观取向是文艺作品的精神底色,是文艺推陈出新、鼓舞人心的力量所在[2]。
一是要坚持为时代放歌。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今天,我们有幸处于一个千帆竞发、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社会发展步伐之快前所未有,人们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前所未有。任何一个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自觉站在时代的前列,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用高超的艺术功底创作反映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的伟大作品,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倡者、先行者。
二是要坚持为人民创作。人民是最好的老师。与人民生活接触得多还是少,体验得深还是浅,直接影响创作热情和作品质量。对于艺术家而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实践观点,用真心去体验群众的喜怒哀乐,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素材。现在,人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既有吃“大众菜”“家常菜”的群体,也有吃“私房菜”“特色菜”的群体。要把握人民的多样性需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就要认真倾听人民呼声,深切感受人民愿望,用文艺的形式纵情讴歌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伟大实践,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放歌。
三是要坚持为中国精神宣扬。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苦难与辉煌中孕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文艺创作常写常新、历久弥新的永恒主题。展现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文艺的作用无法取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勇敢的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书写和记录百姓生活、时代变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地亮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底色,是全民族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是当代文艺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
一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壮大新时代文艺主旋律。要在突出弘扬中华文化上下功夫,以优秀的作品充分反映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史,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要在着力传承“红色基因”上下功夫,深入挖掘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让这些闪耀着中国精神光辉的宝贵财富,成为我们不竭的力量源泉。要在聚焦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上下功夫,大力宣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生动讲述富有时代特色的鲜活故事,坚定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信心,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合力[3]。
二是要繁荣文艺评论,提升社会审美趣味。其一,牢牢把握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艺观作为文艺评论的主基调和主打色。坚持追求真理、辩证统一,勇于褒贬、去伪存真,防止观察问题片面性、碎片化、浅表化。其二,牢牢把握文艺评论的评判标准,把人民群众接受不接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文艺的最高标准,让优秀的作品真正赢得群众、赢得口碑。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把群众评语、专家评价和市场评测统一起来,设置动态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等量化指标的权重。其三,牢牢把握文艺评论的创新运用,因势而变、顺势而为,把网络评论、电视评论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评论载体、传播方式、评论形式创新。要积极求变求新,力求内容深入浅出、语言新鲜活泼、风格质朴清新,贴近读者大众审美习惯。
三是要完善国家奖励,推动更多优秀作品问世。近年来,全国性文艺评奖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发挥激励鼓舞作用,为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文艺评奖还存在不同程度地评奖项目重复、标准不尽科学、监督不尽完善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要完善国家奖励激励机制,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坚持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坚持遵循文艺规律,坚持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做到奖项类别和数量更加科学合理,评奖标准和程序更加严格规范,带动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4]。
四是要加强舆论监督,树立向上向善文艺导向。要树立阵地意识,始终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掌握主动权,打好进攻仗。在文艺文化领域坚决守好“上甘岭”。要树立责任意识,把舆论监督作为净化文艺生态的过滤网,多提供向正、向真、向善、向美的舆论正能量,多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让读者和观众更多地关注到优秀的文艺作品,使我们的文艺始终保持绿色健康的生态。要树立创新意识,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强化“网络+”思维,深入研究新规律新特点,积极运用新形式新样式,打造彰显时代精神、具有中国气派、体现网络特色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