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的前世今生(之十)
2019-12-27刘建农
刘建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命题,人们追根溯源,审视自我,翘望未来。一句简单的话语,已然含盖了这一切的努力。于是,人们时不时会引用这句名言,使用多了后,它渐渐褪去华美的哲学外衣,只剩下光膀子的背心短裤,行走于街头巷尾。至此,这句名言就“进化”成了俗语,从笔墨痕迹变成了人们刻骨铭心的思想储备。这似乎就是俗语的形成过程。
那么,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出自哪部典籍?为何而说呢?其实,它不诞生于风花雪月的喃呢,也不成就于旧纸堆里的冥思苦想。这句话不是出自哪本书,而是写在画布上,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100多年前的题词,它是一个自杀未遂者的内心独白。这就是俗语的前世今生,也是笔者对俗语感兴趣的源头。对于常用或有歧义的部分俗语,笔者试着重新做了解读,专著近期将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虽然走了,其名却让人难以忘怀,如同大雁飞去,留下其鸣之声。比喻人的一生不能虚度,应做些有益于后人之事。这原本是江湖上卖艺人习惯用的开场白。后作为闯荡江湖、留名于世的江湖俗语,逐步转化为普通寻常人也使用的大众俗语。指人生一世要留个好名声。
这句俗语流行于清代中晚期,多部民国初年的常言、俗语类典籍,均无此句记载。这句俗语的出处: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我也闹了一辈子,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算是这么件事。老弟,你瞧着行得行不得?”
中国人历来崇尚留名,所以历史上也有人觉得不能留芳千古,遗臭万年也行。当今社会,由于“文革”的“破四旧”—— 破掉了封建的轮回说、名声说;后来,又推翻了信仰大堤,使得人们只追逐眼前之利,不惜用一年的贪腐换一生的悔恨。使这句俗语已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意思是说,人生就像匆匆过雁,不必太看重物质利益,因为人的肉体存在是很快就会消失的,所以要重视精神追求,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为自己留下好的名声,不枉在人世走一遭。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强调人要爱惜名声,但“名声”并非自己能“创造”出来的,在于社会和人们对你的认可。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墓碑上写的是:“有两样东西,我越去不断思索,越觉得钦佩与敬畏。这两样东西便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这是康德对“名声”的解读。
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自有天相”,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即好人会得到上天的帮助,同“吉人天相”。这句俗语最早的出处应是:先秦《周易》:“乾(卦一)——吉人自有天象”。但现在人们使用的都是“吉人自有天相”,而在古汉语中“相”与“象”是不同的,因此,何时何人为何把“吉人自有天象”这句高深的卦辞,演化为“吉人自有天相”这句俗语?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可查找到的是,在元代已有此用法了。元代·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一本》:“夫人放心,吉人自有天相。”
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三回》:“众家将跪而告曰:‘老爷且省愁烦,吉人自有天相,何必如此?’”
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帅府门首叹气,旁边忽转过一个道士问道:‘君子何叹?’”
清末民初·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中有“吉人自有天相”一条,“《左传·宣三年:‘石癸曰:女吉,吉人也。姬女吉偶,其子孙必蕃。’又《昭四年》:晋楚惟天所相。按元曲云:‘吉人天相。’盖合二文为一语。”按,此证非是,当引成语为据。元人《泣江州》剧:“孩儿放心,吉人自有天助。”《意中缘》剧:“吉人自有天相,小姐请自宽心。”相,去声。
可见,在“吉人自有天相”流行的同时,还流行“吉人自有天助”。
“吉人自有天相”与“吉人自有天象”是有些区别的。“吉人自有天相”的“相”为“帮助,保佑”的意思。而“吉人自有天象”的“象”为“现象”泛指天体、天文现象,古人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信奉“天人感应”,是卜者的术语。比如,大凡圣人出生或去世,大事小情,都会有“天体异象”之说,这实在不是世俗人家,所享受得了的。所以说“吉人自有天相”的“相”是不能写作“象”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这句俗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袭人道:‘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当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就拍得响。”
从寓意解释来看,这句话的适用范围过大,忽视时间的作用(有些事情并非是在同时发生,而是有先后顺序的),比较绝对化,是一个在事情结果并未了解透彻和清楚(对事实的调查和研究)之前的个人主观猜测和判断。因为是个人主观的东西,所以猜测判断所依据的衡量标准跟个人情感好恶,经验储备,知识层次,思维方式等等很多因素都有关联。现在可以举例说明,比如两人打架,在做出正确合理的处理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打架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两人平时的行为表现等,从事实出发才可以。简单说来就是要从事实的本来面目出发,而不是个人的想当然,一般犯有这种思维错误的人主要是一些工作经验丰富,喜欢依靠经验判断和一些比较感情化或者思想中庸化,以及一些简单草率的喜欢使用所谓“辨证法”的人(这些人对辨证法的了解和理解比较肤浅,辨证法的核心是发展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矛盾,讲究不对称,不均衡,而这些人却认为辨证法是对半开,五五分,机械对称,所以喜欢各打50大板)。
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个巴掌是拍得响的,比如,打人耳光,一个巴掌是可以打响的。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者,一般是具有权力的仲裁方,可起到结论的效果,如果是不相关的人,意义不大。一般给出“一个巴掌拍不响”结论,是仲裁方无能的表现,无法做到赏罚分明,只能和稀泥,做老好人,主张各退一步。
这句俗语也可归于有错漏的俗语之类,虽然它广为使用,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准确的。
酒好不怕巷子深
“酒好不怕巷子深”,意思是如果酒酿得好,就是在很深的巷子里,也会有人闻香知味,前来品尝。陈窖一开香千里,酒客不会因为巷子深而怯步,终究会找到它,也作“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虽流传很广,但出处不明,明清以来,多部常言、俗语类书籍均无此记载。这句话的完整说法是:“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
这句俗语的引申义为:东西或产品很好,哪怕不去做营销推广、广告宣传,寻找起来十分困难,人们(消费者)也会知道它,并自觉发挥个人积极性、主动性,历尽艰辛地去寻找它。不过,这是早期贸易的特点,现在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于是,就有了与之相对立的新俗语:“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内在确实重要,但是外在的包装和宣传也同样重要,宣传的好坏和到位与否也关系到商品的命运。变换角度另一种看法是,深巷中的酒,谁能闻得到?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消极等待一个偶然过客的发现。
关于“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俗语,有一个说法,说它出自四川:
在泸州老窖国宝窖池所在地泸州南城营沟头,在明清时代有着一条很深很长的酒巷。酒巷附近有八家手工作坊,据说泸州最好的酒就出自这八家。其中,酒巷尽头的那家作坊因为其窖池建造得最早,所以,在八家手工酿酒作坊中最为有名。人们为了喝上好酒,都要到巷子最里面那一家去买。
传说在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的时候,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张之洞出任四川的学政,他沿途饮酒做诗来到了泸州,刚上船,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他心旷神怡,就请仆人给他打酒来。谁知仆人一去就是一个上午,日到中午,张之洞等得又饥又渴,才看见仆人慌慌张张抬着一坛酒一阵小跑。正在生气之间,仆人打开酒坛,顿时酒香沁人心脾,张之洞连说好酒,好酒,猛饮一口,顿觉甘甜清爽,于是气也消了,问道,你是从哪里打来的酒?仆人连忙回答,小人听说营沟头温永盛作坊里的酒最好,所以,小人倒拐拐,走弯弯,穿过长长的酒巷到了最后一家温永盛作坊里买酒。张之洞点头微笑:“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温永盛是泸州老窖在清代的商标名,明代叫舒聚源,舒家经历了八代,最后舒家搬迁了,才把窖池卖给了温家,温家经历了十四代,所以,泸州老窖在明清两代有着二十二个掌门人。直到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如今,那条弯曲的酒巷也修建成宏伟的国窖广场,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故事却从这里飞出,伴着泸州老窖的酒香,香透了整个中国名酒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