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国内社会心态研究进展
2019-12-27刘红霞全建刚
刘红霞 全建刚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海南 海口:571100)
社会心态在国内学术界研究和媒体中频繁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导致了整个社会心态的剧烈变动[1]。日益凸现的社会心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此良好社会心态的塑造和培育也持续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心态的塑造;2011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写进“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十八大报告强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此背景下,“社会心态”已成为学术界一个热点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2]。
为全面了解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进展,笔者借助中国知网平台,以社会心态为主题,以精确为选项,年限设为2012年11月30日--2019年7月15日,对其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精确检索,从众多文献中筛选出学术性较强的文献共150篇(其中硕士论文45篇,博士论文2篇,期刊90篇,报纸评论13篇)。梳理分析国内学者对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现状与归因、培育优化策略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以此提出后续研究需关注的问题,以期为未来社会心态研究提供借鉴。
1 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
1.1 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
社会心态伴随社会发展,对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会得出不同的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有统一观点,但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较具代表性:
第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心态是个体或群体对社会事件或社会现象的心理反应,属社会心理范畴。如孙伟平认为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态势或倾向,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并内化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精神状态,是指以社会情绪情感、社会态度、社会风气等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因素[3]。凌烨丽认为社会心态是指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社会的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在内容上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社会和文化的态度[4]。
第二,从社会学立场,认为社会心态是由个体心理转化为超越个体心理的行为并具有弥漫性、大众性等特点。如周晓虹认为社会心态是在单个个体心理转化为群体或社会心理的事实基础上,……,存在的第三特征——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即突生性(即由个体心理而来,但一经形成就有了超越个体心理的特点和功能)[5]。王俊秀认为社会心态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中多数成员表现出的普遍的、一致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并成为影响每个个体成员行为的模板[6]。欧阳瑜华等认为社会心态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对社会个体产生影响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意向[7]。王丹认为社会心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经由个体和心理群体的同质化过程,……,综合表现为社会需要、社会情绪、社会认知、社会价值、社会行为倾向,并最终演化为一种行为[8]。
第三,从哲学角度进行界定,认为社会心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精神中介。如李杰认为社会心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群体在需要和价值观的支配下,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社会心理反应,是普遍的、大众的社会心理态势[9]。杨丽雯认为社会心态是一种普遍存在又十分复杂的精神现象。……,社会心态的产生和变化既由社会存在决定,又总是要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作用。并认为社会心态现象一般以个体和群体两种形态存在[10]。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国内学者们对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尚未取得相对较一致的看法,但借鉴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概念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多。无论从哪个学科对社会心态的内涵进行界定,都能发现在个体心理基础上强调社会性、弥散性、群体性、互动性、复杂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或特征。笔者综合以上概念认为仅从单一学科角度进行界定,就会囿于限制难免狭隘,缺乏宏观视野。只有把社会心态放在宏观的社会背景中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动态分析和研究,方能使社会心态的概念界定准确、内涵分析全面、恰当又有深度。
1.2 社会心态的研究方法
纵观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思辨性方法(定性研究),主要探讨社会心态的研究历程、概念内涵、框架结构及培育优化措施,同时也关注社会变迁、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变化、文化冲突融合等对社会心态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二种是实证方法(定量研究),主要借助相关理论编制问卷并结合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社会心态现状,预测社会心态的发展趋势[11]。问卷法目前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均是实证研究社会心态最重要、常用的方法。
学者们使用问卷法研究社会心态一般都会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测量指标体系构建,二是抽样。目前已有研究抽样既有面向全国也有面向不同类型、不同时期和不同群体,主要研究一般居民或特定群体的社会心态。至于社会心态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学者们普遍借鉴相关理论提出的,尽管目前没有统一标准,但大多是从个体的社会需要和动机出发,以社会认知、社会情绪和行为倾向等为维度进行研究。如王益富等把社会心态具体划分为六个一级指标: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社会问题感[12]。周义邦参考陀螺模型,将社会心态划分为四个层面的内容:核心价值、社会规范、认知行为和社会情绪,并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社会心态指标体系[13]。石孟磊按照态度ABC理论,将社会心态测量一级指标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倾向三个方面[14]。中国社会科学与社会学研究所研发的社会心态测量和指标体系包括:社会需求和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动等五个一级指标[15]。
2 社会心态现状及归因
已有社会心态现状研究文献较多,经过整理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从社会心态表现分,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二是从研究对象分,可分为面向全国或较大区域居民和面向不同类型、时期及群体两类。从总体上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国际地位的持续提升,国民社会心态呈整体持续向好趋势,仅在一些特殊事件上表现出不良的社会心态。
2.1 全国或较大区域居民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归因
2013年,朱力等对四个省的居民调查显示当前不良社会心态最突出的表现有:普遍的社会不公平感、权力导致的不公平最终会导致对权力的愤怒。作者分析认为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和财富分配不公是目前大部分中国民众不良社会心态的根源。并认为飞速发展的现代通讯工具和传播媒介为不良社会心态的相互感染和传播提供平台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6]。
任亮宝基于2013年CGSS面向全国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居民社会心态,发现居民幸福感、社会信任程度普遍较高,但对社会公平、社会生活心态认可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作者认为社会心态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大,而当前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化调整中,各种社会失范问题频发,社会矛盾复杂多变[17]。王俊秀采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的大数据,对不同主观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主观社会阶层的中层、中上层比下层、中下层社会心态积极,在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社会支持感、社会信任、积极情绪和社会参与程度方面更高,而消极情绪更低[15]。
2.2 不同类型、时期及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归因
十八大以来的社会心态研究除面向全国或较大区域的外,还有针对某一群体、某一时期或局部地区的研究。
2013年,田欣欣以山东威海、潍坊地区18-30岁的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发现青年群体爱国主义、开放包容、求实和自主进取等主流心态健康向上,但浮躁、功利、焦虑、逆反、迷茫和诚实无用等消极社会心态呈日益凸显趋势。影响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除最根本的自身因素外,还有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冲击;民主法治等制度建设滞后;西方文化冲击下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和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社会责任缺失等因素[18]。
张红朗对W市H区的新生代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访谈,发现农民工积极社会心态有爱国、自主进取、开放包容等,消极社会心态有孤独、自卑、焦虑和逆反等。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消极社会心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自身因素外还有制度缺失与不完善,待遇不平等、劳动关系机制不完善,忽视农民工体面工作的诉求、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农民工综合素质偏低和社会的观念性偏见等原因[19]。
申燕对山东省四所院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标准、情感体验、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等六个维度进行施测揭示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数据显示积极、健康的主流社会心态背后也存在消极、负性的现象[20]。大学生不良社会心态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媒体、学校、家庭、朋辈及大学生自身六个方面[21]。聂玥对南京市大学城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心态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并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消极社会心态也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自身因素造成的[22]。
谢治菊等对西南地区公务员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动四个层面为框架,借助街头官僚理论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十八大以来西南地区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心态整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负面社会情绪和消极的工具性社会行动。究其原因,“公共人”角色的特性塑造了基层公务员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价值观,不断增大的工作压力滋长基层公务员的负面社会情绪[23]。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人自身因素是社会心态问题的内因,也是主要原因,但个体不良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研究较少。此外除以上对特定群体围绕社会心态内涵进行研究外,也有部分学者关注新媒介环境下公众对不良社会心态的“负面解读”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心态蔓延,给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与消极效应[24]。
3 社会心态培育或优化策略
3.1 全国或较大区域居民的社会心态培育或优化策略
朱力等认为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是导致居民不良社会心态的根源,由此建议在调整社会结构、化解最突出的社会矛盾、解决最迫切的民生困难的基础上化解社会不公平,而且在遏制越轨型致富、强力反腐败的同时做好社会心态的引导和服务工作[16]。任亮宝针对居民社会公平和社会生活心态认可程度较低的问题,建议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维护社会公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17]。王俊秀根据主观社会阶层中的下层、中下层社会心态问题较多,建议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方面更要多多关注下层、中下层,提高基本生活保障,降低不公平感[15]。
3.2 不同类型、时期及群体的社会心态培育或优化策略
田欣欣认为通过夯实健康社会心态的物质基础、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措施培育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当然最根本的是増强青年群体自我培育能力[18]。张红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消极社会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除农民工自身不懈努力外,多个角度寻求解决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良性劳动关系机制,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竞争力和注重人文关怀,改变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等[19]。
申燕和聂玥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表现出来的社会心态问题,建议除改善社会环境、净化媒体环境、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和提升家庭培育质量等外部因素外,关键是个体的自我教育。认为大学生只有勇敢面对生活困难,不断激励自我发展和完善,社会心态就能更加积极向上[21-22]。谢治菊认为对基层公务员的积极心态要鼓励,消极心态要控制。建议通过持续的学习、培训,强化积极心态的示范效应,保持基层公务员的健康心理,进而强化其健全人格。至于消极心态的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从管理视角,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和完善的奖惩机制;二是从法律的角度,应建立充分的法律规范,明确法律责任;三是从政治的视角,强化公共责任与公共精神,维护其工具性行为的正当性;四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培养根植于内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激发其道德自觉性和伦理自主性[23]。
从以上相关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心态培育优化策略,学者们普遍认为除社会环境净化、法律制度保障和管理到位等外在措施外,关键是个体的自我教育和培育能力提升。此外,李宏认为眼下需要密切关注并持续梳理新媒介环境下“负面解读”的发展逻辑,及其与公众心态之间的互动演化效果,结合互联网治理和公众舆论引导技巧,从不同的领域、层次和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有效治理[24]。
4 后续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经过梳理,笔者发现十八大来国内学术界对社会心态研究较为深入,成果颇丰,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一是单一学科研究多,宏观综合研究少;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青年群体和新媒体领域研究多,中老年或特殊群体研究少。二是定量研究多,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但问卷维度不统一,研究结果不一致甚至前后矛盾。定性研究深度不够,核心概念内涵及外延不能准确地界定与区分,已有研究意见不一致;三是重复研究多,大部分研究缺乏深度,参考应用价值较低。另外,社会心态培育优化措施多在学术研究范畴,缺少实践,应用价值低。由此,笔者建议后续社会心态研究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厘清概念内涵,建立理论框架
由于目前学术界从不同学科角度对社会心态的概念进行界定,以致社会心态内涵外延不清、理论框架不明、话语边界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25]。鉴于此,笔者认为社会心态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应该把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问题作为核心进行研究,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社会重点、热点问题所持有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作为主线进行研究[26]。
第二,构建测量指标体系,规范样本抽取
鉴于目前社会心态的测量工具多样、指标体系不统一、分析手段不够系统科学,甚至出现分析结果相互冲突的情况。这就必须构建相对客观、标准和尽量统一的测量指标体系,同时科学设计问卷、严格检验信、效度,样本抽取规范,同时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和操作性。
第三,加大宏观研究,注重动态变化
当前社会心态研究较多关注“个体”社会心态,较少关注群体事件及“个体”行为背后的群体心理,也较少关注个体和群体社会心态的感染性及影响社会心态事件或背景的动态变化性,以致目前社会心态研究视角多以微中观为多,缺乏对重大的、宏观的社会心态问题观察、分析和引导能力,导致预测能力不足[27]。
第四,提升培育优化策略,强化应用价值
如何培育优化社会心态,尤其是培育优化路径或策略的检验和调整,均是社会心态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社会心态不仅在不同的个体、社会群体、特定时期乃至国家和社会行为中能表现出来,也有新媒体、特定事件对社会心态的影响和制约,这就需要整合所有相关资源进行协同研究和引导。而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心态的研究缺乏相关社会资源的合作,大多闭门造车,以致应用价值不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