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创作能力提升

2019-12-27王融依田晓霞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导游词景点导游

王融依,田晓霞

(新疆大学 旅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前 言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导游词写作是旅游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任,首先导游词的创作和讲解关乎学生能否获取导游资格证,其次该能力关乎到学生毕业后的从业能力,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本专业就业保持率。优秀的导游词可以正向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情感,帮助导游工作顺利展开,提高游客旅游满意度,而目前旅游专业对此的教学显然脱离了市场的需求。高校相应课程设置的缺少,教师一线工作经验缺乏和学生水平的限制使导游词创作能力提升困难重重。

一、导游词创作教学之困境

目前多数旅游职业院校并未开设专门的导游词创作课程。各科旅游专业教师的教学都是从自己课程出发,很少涉及到导游词创作。有些教师意识到该能力的重要性,为了应对导游资格证考试中的现场导游词讲解,部分老师在导游基础课程中拿出一部分课时进行导游词创作训练,但由于教师自身导游工作经验的缺乏、创作能力水平的限制,这些创作训练仍停留在传授导游词模板上,没有上升到创作层面;有的院校开设了现场讲解考前培训,但这些课程更侧重于导游词的讲解,缺少创作能力培养。

创作本身就需要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但高职高专学生普遍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写作能力欠缺,习惯了老师讲我记的依赖学习模式。一提到导游词创作,学生感觉难度很大,很多学生认为能将老师给的模板填充起来已是自己的能力极限,还有多数同学没有亲临过景点,只能将景点材料中的数据和知识进行简单罗列,没有感受过优秀导游词的学生对何为导游词创作、为何要创作、如何创作以及怎样才是好的创作等方面没有基本认识,所以更谈不上自己主动在此寻求突破。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创作能力提升途径

(一)培养学生寻找、收集、整理所需素材的能力

1.素材收集。一篇合格的导游词应包括:开头语、景区概括介绍,具体景点重点介绍,结束语四个部分。创作的前提是学生对以上内容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内化。素材的收集渠道可以是书籍、网络等,因此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对所需素材的敏感度,包括引导学生关注相关信息、网站、书籍、公众号、APP等旅游资源,定期组织交流分享。其次要提升学生的网络搜索能力: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对计算机、手机、网络和社交软件的运用能力都有很大提高,但目标信息的搜索能力还需特意训练。如在平时的作业中设置任务,训练学生通过搜索引擎和信息库等方式查询、获取、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选择、编辑和概括分析。最后还要引导多种渠道搜集知识,帮助学生拓展信息收集渠道,例如查找专业书籍、文献、地方志,访谈学者专家,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

2.信息整理。信息整理就是将原来收集到的无序的信息个体按照一定方式方法转化为便于使用的分类信息,这其中最为困难的就是信息如何分类。基于对导游词信息的使用教学研究,作者认为可以根据导游词的信息功能和性质进行分类,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分类。例如有学生对“解疑词库”“幽默串词”“互动提问”“设置悬疑”“文化小品”等专门进行分类和整理,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诗词歌赋”“名人轶事”“神话传说”“相关类比”等相关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及时录入、定期整理。

必要的知识收集归纳能力训练能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创新思维思考问题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以上训练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如此训练,学生不止学会撰写一个景点的导游词,也是教师授之以渔的重要体现。

(二)引导学生个性化创作

今天智慧旅游已遍布多数景点,游客甚至是学生自己都认为导游工作必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而笔者认为机器里千篇一律的官方标准版导游词不能吸引和打动不同旅游需求的游客。优秀的导游词一定是个性化的,绝不是将手头资料按导游词结构全部展开。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标准版本之上找到自己感兴趣或容易展开的角度进行信息筛选和增减,帮助学生找到创作灵感和创作乐趣,以达到同一景点却千人千篇的个性化效果。例如在新疆天山天池的导游词创作中,有女生钟爱周穆王和西王母的爱情故事,因此在创作中鼓励她将这个故事在导游词文化背景板块中详细展开,或者可以用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引出景点介绍;有的同学对不同民族的习俗深感兴趣,那么创作时引导他着重讲述世代生活在天池湖边的哈萨克族民俗民风。笔者相信,只有打动学生的素材才能创作出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导游词,才是有亮点的导游词。因此在个性化的突破口上将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要注意同一篇导游词并不是适用所有游客,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虽要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展开,但还要保证适用于大众口味。如此训练,可大大提高学生导游词创作的兴趣,还为将来在工作中面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游客都能提供出满意的导游讲解打下基础。

(三)引导学生升华导游词

旅游的终极目标是文化和美的享受。如何将导游词从仅传达悦耳悦目的景点信息上升到悦心悦意乃至悦志悦神的旅游体验,是教师和学生都需思考的问题。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个实用的方法用于指导初学者提高导游词意境。

1.深度创作。如今的游客在出游前常会做一些“功课”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基本概况,因此只包含基本信息的导游词一定无法满足游客对文化和美的追求。导游词的升华途径之一便是深度创作,将景区景点的背景文化信息加以延伸。例如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的导游词创作中对景点的基本概况介绍时,同学们学会了运用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功能将一个炙热火红的“火焰山”展现在游客的脑海中,达到了悦心悦意的感受,之后再将文化内容进行扩展延伸使之达到悦志悦神的境界,具体方法可以是从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引出佛教的因果循环理论,有同学延伸到人与大自然斗争,引出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拼搏精神,甚至可以上升到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再例如,在创作胡杨林这一纯自然景观的导游词时,深度创作的切入点可由胡杨的顽强生命延伸至新疆兵团人的贡献精神这极具人文色彩的背景知识,如此便可将导游词的审美体验不断深化,达到托物言志的效果,如果游客对景点人文内涵理解得深入便可大大增加游客满意度,增强游客对导游的向心力。

2.运用对比。景点之间的对比可传达给游客更丰富的背景知识。佛家有云: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旅游的最高境界即是达到佛家所说的第三重,而对比的运用就是将游客的体验快速升华的好途径。例如横向对比,学生在天山天池的导游词中加入长白山天池的信息进行对比,使游客的视野和胸怀得以扩展;在介绍吐鲁番最干最热最低的特殊地理气候特征时,对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不仅丰富了游客的知识也满足期望之外的收获;反差对比,在创作火焰山导游词时将寸草不生的山体与山谷间万亩葡萄园对比,使游客对一个点的感受扩展到立体全面的感受。这些景点背后的相关对比知识通常是游客预期之外的内容,因而能带给游客景点物超所值和导游很优秀的感知价值。这是游客对景区景点满意、重游和推荐的前提。当然这就要求学生们加强导游基本知识的积累,做到勤积累、勤思考、多写多练多评,在不断地练习和感悟中体会导游词升华的途径。

(四)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导游词的语言特点是:清晰、准确、生动、通俗。要避免诗歌、散文式的游记;避免通篇风趣幽默缺少内涵;避免专业术语罗列给人教科书的感受。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由于导游词素材内容来自不同作者,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限,所以经学生拼凑增删后的导游词常存在前后文体风格不一致的问题,因此教学者应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语言风格,逐步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提升途径首先可以是用同一篇导游词变换风格来创作并交流互评,其次教师可多设置口头表达、书面创作等小任务通过不断地交流、分享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文字处理能力,拓宽导游词的受众面。

(五)运用多种形式提高创作能力

导游词的创作能力绝非一日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如通过景点实训演练,VR虚拟景点或3D虚拟网站情景演练,以提高学生对导游词创作的理解,通过优秀毕业生做示范讲解和讲解点评来找到差距,通过导游讲解大赛,导游词创作大赛等形式来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切磋。多种形式的教学可提高学生导游词创作热情,随之逐步提高能力。

三、结 语

在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创作能力提升困难重重的前提下,教学者应不忘初心,寻求多种方式和渠道提升学生文化知识底蕴,不遗余力地引导、启发、鼓励学生进行导游词创作,以应用为导向,以“授之以渔”为理念,在学中练、练中演、演中悟,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地提高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导游词创作能力,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体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社会定位。

猜你喜欢

导游词景点导游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莫把游记写成导游词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黄山导游词
颐和园导游词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