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营造与城市记忆共同体重建之研究
——以西部地区棚户区改造为例
2019-12-27◎毛伟冷枫
◎毛 伟 冷 枫
(贵阳学院 贵阳市第二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一、棚户区到都会社区的变迁
社区可以说是每个人心中无可替代的“故乡”,对于故乡的爱恋与情感产生社区营造的实践,实践的成果更强化了每个人对故乡所寄托的感情,同时实践也升华了参与者每个人的智慧。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改造使得城市面貌飞速变化,近代社会发展的城市记忆的留存显得微不足道,城市旧城改造、拆迁,使得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区形态随着旧城改造逐渐消失。于此同时,生活在原有社区的居民(工人文化社区)随之分流。当前,中国大陆正值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建筑老旧社区以推倒重来的方式让城市环境得以改善,其目的是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棚户区改造对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曾经某些社区的地理位置已经变成了城市的交通集散地、文化集中地和休闲旅游地。多年来棚户区主要居住的人群是附近高校和工厂的教师、工人等工薪阶层。随着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原老城区逐渐拆迁改造,该社区的社区形态和居民形态进行结构重整,对于眷恋于社区发展的原有居民来说,面临着新一轮的生活方式的变迁[1]。
二、社区硬环境的改变与软环境的消亡
从社区发展模式来看,研究所关心的是工业化及科技的发展导致社区间人际疏离感的问题,以及棚户区改过程中人们失去了归属感且又不能以民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情况。因此,以棚户区改造、建筑物更新的社区治理模式,以政府强关系为介入主体的社区参与行动策略,引发社区民众广泛地参与社区事务,确定社区目标与行动方案,达到社区问题解决、居民参与见证社会变迁的目的;也在工作中,帮助居民回顾社区历史,梳理社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以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行动重建[2]。
社会工作方法在城中村社区治理结构中处于补缺型位置,其治理模式是服务型治理,且治理实践目前仍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旧城改造也伴随着一些负面现象出现:原始社区居民随拆迁而解散、不少家族和家庭内部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而崩离、社区民众和开发商矛盾激烈、拆迁民众成为了政府信访、维稳工作的日常对象。同时,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变迁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引起重视的是——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各级政府开始研究各种养老服务模式。老年人群面临最大的问题即“失智症”(又称老年痴呆),运用社区营造方法帮助老年人回顾生命历程、复原社区历史,是缓解和疗愈失智症的重要手法。因此,本研究将是城市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建设、探索养老服务典型的一次重要人文发展试验[3]。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社会的变迁,我们在社会工作服务、社区营造运动中需要兼顾社区文化传承、环境资源改造和社区的变迁对人群关系的影响等。社会工作实践一直都离不开行动研究的方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为主体的居民以自我的力量、资源,协同社区居委会解决社区问题,以满足社区发展的需要[4]。
三、变迁与传承:社会发展的魂
社区营造的总体目标不只是在于营造一些实质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意识、提升社区居民在生活情景上的美学层次。所有这些理念的指向将导致一个结果:社区总体营造不只在营造一个社区,实际上它已经是在创造一个新社会、一个新文化、一个新“人”。城市化社区建设工作需要结合社会福利体系与社区发展工作,整合社区内、外在资源,建立社区福利服务网络,以改造贵阳市社区基层改造过程中“网格社工”社会行政工作模式,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运作[5]。
研究者以居住的贵阳市河滨社区为研究对象。该社区位于贵阳主城区小南门外,是由学人社群(金筑大学、贵阳师专、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教育学院)、艺人社群(贵州省黔剧团)和工人社群(贵阳公交公司宿舍)组成的大型行政社区。如今,该社区呈现“摧毁”型改造趋势,而居住的原始居民也逐渐步入老龄时期。在该社区老年社会即将到来之前,期待本研究能本着社区营造理念,建构一套由居民自主参与设计的“社区记忆恢复”工程,初步拟定的目标是在社区建设“社区记忆博物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介入行动研究[6]。
随着我国政府多次提出要激发民间组织活力、创造力,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方向以来,社区成为了承载民间团体活动的重要载体。然而,社会转型时期的基层政府服务效能的转变,尤其是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服务,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者期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身份介入所居住的社区,参与社区营造之行动研究,研究贵阳市河滨社区的各个面向,且目标是经营、创造社区,期待与政府协同合作、运用民间社区自发性力量、参与社区总体营造,旨在唤起社区共同体意识,以达到“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文化事务发展”“地方文化与社区组织运作”“整体文化空间即重要公共建设的整合”的目的,最终结合国家社会福利体系与社区发展工作,整合社区内、外资源,建立社区福利服务网络,有效保障社区内儿童、少年、妇女、老人、残障者及低收入者的基本利益[7]。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不只是要改造乡村,其终极目标是要培养新礼俗细嫩化及建构新的社会结构,同时又要改善政治环境及促进经济进步。梁先生期待透过农民自觉与乡村组织来从事乡村建设。简单地说,就是农民自己要明白乡村的事情自己干,不要再等着候着。自己起来想办法,去打算、去自己干,这就是农民自觉、乡村自救。因此,本研究和实施、计划通过行动研究,以推动社区记忆功能恢复的角度,“建造社区记忆博物馆——李端棻学堂”为最终行动目标,唤起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探讨居民自我参与社区建设能动之可能性,为社区照顾等议题做介入辅导工作。
四、社工介入社区营造的行动建议
在社会人类学的田野研究基础上,将社会工作的行动服务融于在地社区治理建设,发挥参与者社区主体性,行动者可以以局内人的身份,探究该研究的行动计划的步骤。
1.教育培训:社区工作基本方法、理念培训。社会工作理念付诸于实践,需要一批有共同认知的群体完成。因此,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历程里,教育成为了传递理念、凝聚共识的首要载体。
2.资源倡导:立足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城市社区,需要社区行政人员与研究者充分沟通,建立“社区营造合作伙伴”关系;寻求贵州地区社会工作行政部门的试点,以便于打通研究中的行政渠道。其中,政府强关系的倡导显得尤为重要。
3.具体行动
(1)田野调查:挖掘社区的人、事、物与优质生活的关系,运通过这些关系,寻找能够引发当地居民参与社区营造的方法。
(2)宣传阶段:社区营造之理念倡导,引发居民自主参与的心意。
(3)社区设计:观察回顾贵阳市河滨社区的历史、文化再生产与应用的过程;倡导社区居民贡献社区记忆,以老照片、口述历史等方式,还原社区历史形态。
(4)社区照顾:引发居民关注社区照顾议题,并了解其对老年化时代的社区照顾体系之期待
(5)公益宣导:以图片展、故事展、影像展等方式,展示计划过去老河滨社区的生活景象,并帮助调研河滨社区失智老人生活和病情,以参与“社区记忆”博物馆建造、探索社会工作服务新形式。
(6)社区营造:从生态发展、社区传统产业恢复与振兴、文化产业服务社区、社区发展自助参与、防灾避难所规划几方面,共同实现社区记忆恢复重建的人文工程。
五、结语
文化营造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区服务均衡发展、激发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等重要作用。只有更深入地理解和服务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优先考虑社区成员的公共认同度,建立完备的社区交流机制,才能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发展新局面。
对于城市发展来说,社区营造是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完成社区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研究者从行动的视角,以局内人的身份重新审视自我生活的社区的历史、资源和人文生活习性、状态,期待将研究于行动放置于历史发展的脉络里,对个体生命的记忆进行恢复与重建、黏合并修复生活社群的记忆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