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学角度初探大冶古代矿冶文化
2019-12-27赵艺博
◎赵艺博
(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 湖北 大冶 435100)
大冶有着丰富的矿脉资源,有着3000多年的采矿与冶炼的历史,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相比于其他城市,矿冶文化是大冶独有的特色城市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冶地区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大冶矿冶文化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
一、大冶矿冶文化历史沿革
大冶矿冶文化的历史几乎没有中断过,从商周一直延续到现在。
夏商时期,大冶属荆、扬二州之域。西周晚期,楚王熊渠攻扬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红为鄂王,大冶属楚国鄂王辖地。秦到三国时期,大冶又被划归到南郡、武昌郡、江夏郡。据史料记载,三国时,“黄武五年(226年),吴王采武昌之铜、铁,铸刀剑万余”。秦汉、三国以后,白雉山自“晋、宋、梁、陈以来置炉、烹、炼”。
魏晋至南朝时期,鄂改为武昌,大冶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隋唐时期,阳新改为富川,不久,改富川为永兴,大冶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的九国兴起,大冶在吴国境内。此时,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在大冶保安镇王霸山冶铸兵器。唐天佑二年(905年),吴王杨行密派武昌节度使秦裴在武昌郡永兴县建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冶炼,时大冶在吴国鄂州境内。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始建大冶县。宋时设立“富民钱盐及铜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永兴县为永兴军,次年改永兴军为光国军,大冶先后隶属永兴军与光国军。南宋时,相传岳飞在大冶铜绿山、铜山口、金山店、龙角山等地开采铜、铁,铸炼“大冶剑”。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南宋王朝禁止民间开矿,大冶矿工聚集三山岛反抗。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永兴军为兴国路,隶属于江西行省;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兴国路划归湖广行省,大冶隶属兴国路。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兴国冶”,大冶县城东设铁冶所,称“安田炉”。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大冶隶属武昌府;雍正时,分湖广行省,设置湖北省,大冶隶属湖北省武昌府。1921年,废府改道,大冶隶属湖北省江汉道,后道废,从属湖北省。“铜”的蕴藏,注定使它成为大冶沿革的根之脉络[1]。
新中国成立后,大冶依旧以一个以产铜为主的重工业城市而定位,并且是我国著名的六大铜生产基地之一。1994年,大冶撤县设市。从其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大冶的历史就是一部矿冶文化史。
二、大冶地区矿冶文化遗存
据不完全统计,大冶境内的遗址除革命旧址外约有70多处,其中55处完全为冶炼遗址,剩余的10几处遗址或多或少的与冶炼均有关联。其年代跨度上讫商周时期下至明清时期,其空间分布以中西部为陈贵镇与灵乡镇分布最为密集,西部金牛镇与北部茗山乡——保安镇一线分布密集度次之,东南部金湖——大箕铺镇一线分布十分稀疏,东北部金湖——罗桥一线分布较为密集[2]。这些冶炼遗址的特点为分布范围广、遗址点范围较大、遗址点内均发现大量块状、蜂窝状炼渣。大冶地区的矿冶遗址虽数量繁多,但其中大部分遗址只做了考古调查,只对少量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而在这些已经做了考古发掘工作的遗址中,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最为重要的一处矿冶遗址。现举大冶境内两处未进行考古发掘的冶炼遗址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为例做简单介绍:
(一)张万山村古代炼渣堆积
该堆积位于大冶陈贵镇余洪村张万山自然村西侧的小山旁,东北距矿山乡政府约5公里,东南面与高山相连,西北两面为丘陵岗地。地表呈灰褐色土壤。长15m,宽5m,厚1m。积层中有红烧土块、炉壁、混杂泥土较多。渣有块状和蜂窝状等,含铁量较高。炼渣积层断面上,发现有东周时期的夹砂鬲足与夹砂红陶平口卷沿盆。
(二)窄船山遗址
该遗址位于大冶城西南15公里的矿山乡。西南距乡政府1公里,西北靠长港。遗址呈圆形山包,机耕路横穿其间,将遗址分为两部分,两部面积为1.5万m2。遗址的地层堆积厚约0.7-1.5m,从西部坡面上可见灰褐土,褐黄土二层。此遗址属新石器至两周时期的遗址。遗物有陶器和炉壁,炼渣。新石器仅见碎夹砂红陶和夹砂灰陶片,西周遗物主要有锥状形平根鬲足,园唇敞口罐,侈口尖唇罐,束腰甗等。
(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长江中游南岸一处采冶结合的大型古矿冶遗址,年代始于殷商,讫于西汉,延续时间长达一千余年。位于湖北省大冶市城区西南约3公里处。遗址内包含采矿和冶炼两大类遗存。采矿遗址可分为露天开采遗址和井下开采遗址,井下采矿遗址是古代开采的主要形式。冶炼遗址主要分布在铜绿山矿区西部的柯锡太村,冶炼遗址最为突出的古代炼渣则遍布矿区,遗留的炼铜炉渣40万吨以上,占地14万m2左右[3]。
1.采矿遗址
(1)露天采矿遗址
铜绿山露天开采遗址主要分布在Ⅱ号矿体,Ⅰ号矿体、Ⅳ号矿体、Ⅺ号矿体和Ⅵ号矿体。由于矿山生产原因,没有对铜绿山露天开采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2)井下采矿遗址
井下采矿遗址是铜绿山矿区古代开采的主要形式。主要分布在Ⅰ号矿体、Ⅱ号矿体、Ⅲ号矿体、Ⅳ号矿体、Ⅴ号矿体、Ⅵ号矿体、Ⅶ号矿体、Ⅷ号矿体、Ⅸ号矿体、Ⅺ号矿体。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的有:Ⅱ号矿体采矿遗址、Ⅰ号矿体采矿遗址、Ⅳ号矿体采矿遗址、Ⅺ号矿体采矿遗址。Ⅶ号矿体1号、2号点和5号点采矿遗址。总计发掘面积3181m2,共清理竖(盲)井231个,平(斜)巷100条及马头门结构4个,采矿工具200余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就是以Ⅶ号矿体1号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4]。
Ⅶ号矿体1号点采矿遗址位于铜锣山的北坡,发掘时地表高度已降至海拔53.8m。1979年9月至198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殷玮璋同志主持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0m2。发掘出土了几十个竖(盲)井和几十条平巷以及7处保存较完好的井下排水系统。还出土了木、竹、草质文物。该发掘点的时代为春秋时期,上限可能到西周。
该发掘点出土的竖井、平巷支护框架结构分别为板木尖头双卯、圆木双榫穿接式和板木平头双卯、圆木双榫立柱式。出土的生产工具有木铲、木瓢、木槌、船形木斗、草绳、竹筐、竹篓等[5]。
2.冶炼遗址
铜绿山Ⅺ号矿体冶炼遗址位于铜绿山东北坡,海拔高程36-46.4m。1975年调查发现。1976年5月至1979年1月为配合矿山生产由黄石博物馆分三个阶段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197 9年12月至1980年6月,河南省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总共布5×5m2探方68个,发掘面积1700m2。发掘出土炼铜残炉10座,10座炼炉均保存着炉基、炉缸,炉身均已坍塌。保存较好的是Ⅵ号炉。Ⅵ号炉基落在前期的残炉上,前期残炉坐落在自然淤泥层,残存高度34cm,残面作为Ⅵ号炉基底。风沟呈“十”字形,沟壁均被烘烤,质硬。西南沟长140c m,宽47cm,高47cm。沟的中段放置石块,成“丌”形,石块支撑缸底,沟底平直。西北沟长60cm,宽32cm,高32cm左右,沟门被工作台封住,成暗沟。炉缸的水平截面成长方形,长67.5cm,宽27cm,残深60cm。炉缸窝底呈椭圆形。内壁、外壁及缸底均选用耐火材料夯筑而成。金门呈拱形,朝南,内宽37cm,外宽27cm,高19cm,进深40cm。门坎保存完好,坎面向内倾斜,倾角8°。金门内壁未见渣流。Ⅵ号炉还出土了成套的辅助设施,如工作台,和泥池、碎料台、筛分场。出土的冶炼遗物有孔雀石、硅孔雀石、赤铜矿石、铜铁共生矿石、木炭和炼渣[6]。
3.最新考古成果
自2013年起至2017年连续五次对遗址周边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四方塘遗址墓葬区,位于VII号矿体东北麓,南北长约150m,东西宽约100m,分布面积15000m2。遗址东部为一条西南高东北低的山岗,墓葬区坐落其上,面积约4500m2。揭露墓葬258座;宋、明、清时期炉子12座;灰坑10座。258座墓葬皆为长方形岩(土)坑竖穴墓,排列有序,少数打破关系。多数墓呈西北至东南或东西向,少数为西南至东北向,墓葬葬具及人骨全部腐烂。墓葬分为三类:一类为一椁一棺墓,5座,规模较大;一类为单棺墓,89座;一类为无椁无棺的小型墓,151座。两周墓中,有87座墓葬出土随葬品,多放入壁龛或棺内,少数置于棺上一侧、或填土中、或二层台上,共出土陶、铜、玉及石等质地的随葬品达200余件,多为日用器。出土陶器以鬲、盂、豆等为组合陶器较多,多数随葬其中的2件或1件;出土的青铜器主要为戈、铍、箭镞、凿等兵器与工具;出土玉器有璜、玦等;另外,有的墓葬壁龛中随葬铁铜共生矿石、碎矿工具石砧;个别墓葬填土中放置孔雀石、炉壁残块等器物。根据出土器物的不同反映了墓主人不同的葬俗、身份和地位[7]。
三、大冶矿冶文化的历史特点
大冶矿冶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又是一种现实反映。它不仅是长江中游地区采矿、冶炼文化的集中体现,还是扬、越与楚文化在大冶地区矿冶文化发展史上的独特反映。大冶不仅是我们国家青铜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矿冶文化进程的活史书,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其矿冶文化的历史特点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是大冶矿冶文化的历史延续性非常高,几乎没有中断过,从商周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是在我们国家的矿冶文化发展历程中,虽然矿冶产业在全国遍布较为广泛,似江西瑞昌、安徽铜陵等。但是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大冶的采矿、冶炼技术和开采规模都是比较先进的,为我国古代整体矿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是大冶地区的矿冶资源非常丰富,并且种类也非常多。不仅是对铜矿的开采,对金、银、铁等金属均进行过开采活动。据《同治版·大冶县志·卷二·山川志》记载:
金井:在县城前金湖中,相传有一古代淘金井,每年除夕,井底可见一轮明月。平时,水泛则没。后人以此为据,称“金湖湛月”,为大冶八景之首。
银场:在县西十里,与兴国(今阳新兴国)相界,一名小银炉。元朝时江西陈提举在此开炉煎银。后兵变,炉户散亡,银矿无出。
铜矿:在白雉山之阳(白雉山在县北宋皇堡,距城50里,昔有白雉之祥,故名)旧云出铜。晋、宋、梁、陈于此煎炼,后废。今山麓尚有土墩留存,谓之铜灶。遗迹也。
铁冶所:铁冶所,在县东二十里,一名安田炉,明洪武初设,旋罢。有大使赵景先创八宝庙,以佑铁冶,今废。
铁山岩:在县城北四十里,原曙光公社下畈大队。宋淳熙七年(1180年)曾于此置炉炼铁,今废[8]。
铁渣墩:位于金山店黄氏祠门前,有数堆铁渣,1959年发现,经考证,为宋代炼铁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