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2019-12-27沈路萍
沈路萍
宜春是一方红色热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转战宜春,熊雄等宜春籍革命先驱为探求救国真理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这片土地上传播发展的红色文化所凝结而成的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习近平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1]调查研究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情况是希望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对这些红色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及其公众传播平台的搭建工作,以促进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红色精神的传承传播。
一、开发利用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的优势
(一)宜春红色资源时间跨度大
从纵向看,宜春的红色资源主要形成于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宜春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为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从秋收起义霹雳惊天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旗招展,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宜春大地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他们率领广大军民创造的丰功伟绩载入了革命史册。
(二)宜春红色资源地域分布广
从横向看,宜春的红色资源主要集中在铜鼓、万载、袁州、上高等地。
1.铜鼓——秋收起义发源地
铜鼓是秋收起义发源地,这里有毛泽东化险地吴家祠、总指挥部前敌委员会驻地肖家祠、人民军校萌发地武曲宫、“共产党人阅兵发祥地”大沙洲、标志着革命重心向农村转移的万寿宫。铜鼓奏响的惊天动地的鼓角声永远激励着人们振奋精神向着胜利的目标勇往直前。
2.万载——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以万载小源为中心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块。1929年9月,特委与红五军在万载城坑召开扩大会议,建立湘鄂赣革命委员会,这标志着根据地的正式成立。1931年,改称湘鄂赣省。1932年4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也由修水上衫迁至万载小源。当时的小源镇,聚集了湘鄂赣省党、政、军三大首脑机关,万载一度成为革命的中心地,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
3.袁州会议旧址
1930年9月29日,从福建汀州出发攻打长沙受挫后的红一方面军回师经过宜春,在城内张天成药号后栋正厅召开了袁州会议,张天成药号被称为袁州会议旧址。毛泽东、罗荣桓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著名将领参加了这次事关红军重要战略转变的重大会议。袁州会议初步确定了放弃攻打大城市,转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方针。这次会议为此后的峡江会议、罗坊会议奠定了基础。
4.上高会战旧址
上高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十大著名战役之一。为了保家卫国,无数的宜春儿女在赣西大地上书写下了壮丽的抗战篇章。上高会战中战况最为激烈的是镜山口阻击战。镜山口战役是红军针对敌军惯用的中央突破战术而实行的“磁铁战术”的一大典型战例,即占据有利地形,诱敌深入并进行两翼夹击。此次战役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有着十分显要的地位。
(三)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丰富
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实物总计30件,包括台炮、梭标、三尖叉、长柄偃月刀、油灯、手雷、马灯、手榴弹、手枪、蓑衣、匕首、子弹、量米斗、松树炮、苏区钱币、周赤萍将军的《擒魔记》和春花卷手稿等。上墙图片总计155幅。其中,秋收起义相关图片35幅,包括秋收起义形势示意图、肖家祠毛泽东旧居内景照片、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照片、武曲宫照片等;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首府万载相关图片53幅,包括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势图、湘鄂赣省委组织序列图、湘鄂赣革命旧址仙源分布图、湘鄂赣边区苏维埃政府分布图、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领导人照片等;革命先驱功勋谱相关图片28幅,包括杜平、王宗槐和周赤萍等将领的肖像;上高会战相关图片39幅,包括磁铁战诱敌照片、决战镜山口照片、第十九集团军作战指导要图、中央日报有关上高会战的报道图片等。此外,还有关于肖家祠里运筹帷幄、安源军事会议、政军首脑机关齐聚万载、袁州会议、熊雄个人简介等红色资源的文字介绍。
二、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保护利用馆藏红色资源的现有举措
一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例如,宜春市政府将位于宜春市鼓楼路与东风大街交会的东风商业广场的袁州会议旧址纳入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是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宜春市博物馆定期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红色文物安全工作大检查,并设立保管部、陈列部、保卫科等六大部门,岗位分工细化,配备专人对红色资源的名录进行整理登记。三是加大对红色资源的资金投入。2017年2月,宜春市博物馆投入约100万资金,着力完善红色展厅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开展各类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例如,2016年9月,宜春市博物馆携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举办《井冈山精神》专题图片展。
(二)当前馆藏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不足之处
据了解,宜春市博物馆红色展厅的红色资源品类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红色馆藏馆陈展面积较小。在博物馆可以看到,由于空间有限,许多红色资源被存放在地下仓储室。第二,馆藏红色资源文物利用率低。红色资源传播缓慢,资源整合不够。第三,缺少游客参与体验设施。博物馆未提供个性化服务,游客与红色资源之间缺乏互动。第四,陈设缺乏创意。博物馆陈设基本按展柜加上墙的方式,能让到访者身临其境的红色场景较少。
通过对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的现状分析与评价可以看出,宜春馆藏红色资源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宜春馆藏红色资源的传承传播还有待提升,必须尽快改变现状,用新理念和新科技来指导红色资源的传承传播。
三、开发利用好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的对策
(一)树立高度文化自信,加强对红色资源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文化自信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这种自信能够让人真正地心悦诚服。对待自身的文化问题,既要有满腔热情,又要有清醒的理智和认识,绝不可以情感替代理性或以理性否定情感。在对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方面,要高度树立文化自信,包括对红色资源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价值的自信,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对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制作二维码标签、建构数据库
笔者建议,应对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含影像资料及文献资料)等进行分类采集,对所采集的资料进行数字化技术处理,包括图像、文字材料及音视频文件的整合等;组织技术力量,利用二维码生成器将上述数码资源转换生成二维码,并进一步构建二维码资源数据库;构建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数据库,不断完善红色资源数据库,并做好后续维护、更新工作;申报服务地方项目,组织力量完成上述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图像、文字等的采集,建设二维码资源数据库和公众传播平台,撰写研究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
(三)建设公众传播平台,开发相关文创产品,推动异地办展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拓展红色资源的覆盖面与影响力。”[3]构建公众传播平台并积极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加以推广;开发与红色文化传承传播相关的文创产品,提升用户体验,让参观博物馆变得有趣、有益;将二维码制作成纸质卡片,粘贴在每件馆藏革命文物下方,便于游客了解相关信息并扫描收藏;构建大众化公众传播平台,并保证后续内容更新、及时互动。此外,还可通过与其他博物馆进行馆藏红色资源的交流展出,促进红色资源的传承传播。
(四)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建设校本教材
在“互联网+”创新思维的指导下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红色精神的传承传播。以形象生动的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影音资料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宜春红色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提升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将相关文字材料及二维码资源数据库制作成思政理论课校本教材,编写新颖的校本教材,能有效推动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以井冈山大学为例,“2004年,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和思政课教师,编写出版《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教材,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必修课,将历史转化为课程、史料转化为教材、现场转化为课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理论讲授相互融合,把课堂、书本、音像、课件、文物、现场相结合,使学生系统掌握井冈山革命史,接受井冈山精神教育,传好井冈山精神‘接力棒’”[4]。
四、结语
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作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红色资源,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博物馆的真正价值,不在拥有多少馆藏,而在用这些馆藏如何传播文化,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因此,要求博物馆必须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不断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多多‘苏醒’,让馆与馆之间的文物多多‘流动’,让它们‘活起来’。”[5]本文结合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分析、评价与探讨,对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预见,对宜春市博物馆馆藏红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及公众传播平台建设等必将引起社会公众更高更广泛的关注,但是,宜春市馆藏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十分庞大且复杂的工程,囿于笔者的研究水平,对其研究还不够深入,希望能为之后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以不断深化和提升现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