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措施之管见

2019-12-27杨鲁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应急实验室

杨鲁义

(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22)

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只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培养创新型合格人才。但是,实验室可能存在较大的人员流动性、种类较多的仪器设备、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材料等客观因素以及不甚完善的管理制度、较为薄弱的安全意识等主观因素,决定了高校实验室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实验室安全,才能正常运行和使用实验室,保证顺利完成实践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取恰当措施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 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准入制度

安全无小事,事事必做细。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存在较为淡薄的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知识,尚未掌握全面的安全技能等现象,对高校师生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能显著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这要求高校应重视安全教育,并将其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验室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应对师生开展安全知识和技能、突发事件和常见安全事故处置等内容的实验室安全教育,为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确保人身安全,可以开设专项培训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和大型仪器的操作技能,必要时运用虚拟仿真系统等先进手段让学生体验实验过程,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要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促使实验室人员重视安全管理和教育。开展安全教育后要逐一考核每名学生,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 否则需要继续接受安全教育,直至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验室学习。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确保顺利完成实践教学过程。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管理系统,涉及的方方面面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定安全工作管理人或机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问题解决办法,明确安全责任承担者是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验室自身特点,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予以贯彻实施。

3 做好防范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要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安全管理责任的层层落实来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考核,不断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要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处于萌芽期的安全隐患,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育人环境,保证师生人身和实验室财物安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科研任务。

为快速准确应对突发事故,关键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为避免和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和伤害,有必要制定并不断完善具备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类型、组织机制、处理措施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实验室人员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对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情况记录,做好日常维护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 加强安全建设,完善配套安全设施

实验技术人员应做好每日安全排查,尤其工科实验室要检修各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学校应重视实验室安全建设,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经费的投资力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验室建设预算经费中,安全建设预算应占一定比例,用于及时更换陈旧的安全设施或购置必备的安全设备。

5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管理制度、实验操作规程、安全隐患标识和安全信息牌是工科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实验操作规程精确描述了实验操作流程,以便产生应有的实验效果;安全隐患标识明确指出安全隐患的位置,可警示和防范突发事故发生; 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到具体的人,进而建立包括姓名、电话和安全隐患类型等安全信息牌,以便及时解决出现安全问题。

6 监控并技术指导实验过程

为保证实验教学不出现安全事故,进而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实验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宏观监控实验预习和实验全过程,不得有丝毫马虎。

教师在每次实验前,要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解实验中存在的各种危及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隐患及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方法,并使学生掌握其基本应急处置技能。实验室人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教师要告诫学生并使其认识并做好心理准备:要从理论和经验的角度分析具体实验的安全知识及其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对于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安全事故的探索性实验项目,一定要听从教师的安排。学生应重视实验预习过程并按照要求写出预习报告,教师要检查学生是否准确概括出实验的关键环节和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以便顺利完成实验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监控和技术指导;应提醒学生时刻拉响安全警钟并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问题要及时终止实验,指导学生检查排除后方可继续完成实验。

7 建立实验室安全员制度

应指定工作认真负责、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应急处置业务的专职人员担任实验室安全员,其主要职责是:(1)检查实验室的日常活动,监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制止违规行为;(2)及时发现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向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报告;(3)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日志和安全事故记录,并归档备查。

8 确保信息安全

实验人员应会同相关部门定期清查所在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对其密级予以合理划定,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管和使用实验室承担涉密科研项目的各种数字和文字资料,不得擅自提供给无关人员; 发现泄密事故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按照规定严肃处理泄密人员。一般不对外开放涉密项目实验场地,因工作需要应报批同意后方可进入指定区域进行参观;实验涉及国家安全秘密的,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为杜绝涉密事故的发生,应经常开展实验室人员保密教育活动,定期认真检查保密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不断整改。

安全重于泰山。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师生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只有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安全,才能保证正常教学秩序,才能顺利开展科研创新研究,才能确保高校能够顺利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应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思想,遵循“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杜绝安全隐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应急实验室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