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育人多元化研究
2019-12-27黄德杰甄惠
黄德杰,甄惠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 271021)
随着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的召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如何认准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发展特点,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找准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新路子,成了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从当前高校思政育人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新特点,综合利用当前教育资源,开创一种多元化思政教育的教育模式,才是正道。
1 当前学术界对于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工作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学术界当前研究现状分析
学术界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潮层出不穷且互相碰撞,对我们的社会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都直接影响高校青年学生信仰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包心鉴的研究表明,作为青年学生思政教育主阵地的高校要积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旋律贯彻到高素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王华斌认为,总体而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着一致,坚持四个自信,但是也有部分高校青年学生拥有宗教信仰,甚至对明星偶像、金钱、权利、名誉等持有狂热的追求,存在贪图享乐情绪。余双好、刘小新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在当代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主要有信仰多元化、信仰波动性大、没有信仰或信仰迷失等,必须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和思考。在此期间,如果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趋于成熟,将很难再进行干预或重塑。
1.2 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工作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三个主题,要将其视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根本问题,要求高校要将思政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整个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当中。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高校思政工作新形势,向全国高校和思政工作人员提出的重要任务,同时,也突出了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如何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要因时因事因势而变,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且在高校思政育人途径上要注重与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育人形式上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时代感和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掌握育人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育人途径,努力寻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元化育人新路子。
2 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多元化策略
2.1 从分析当前高校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的时代背景入手,厘清高校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及思想困惑
2.1.1 当前影响高校青年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分析
当前社会随着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把我们推进到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在我们改变着网络信息的同时,网络信息化社会也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化、网络化与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互相碰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养成。高校教育阶段正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且在塑形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尤其是当前网络信息化时代的热点资讯更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注意,进而在其内心产生波澜。因此,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化、网络化是影响青年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同时共存,我们要积极采取可控手段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1.2 剖析高校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厘清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信仰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高校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可塑性、思维敏感趋理性、反复易变性、总体趋稳性等特点。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主要表现:信仰呈多元化趋势明显、信仰的波动性强、出现信仰迷失现象、核心价值观极易产生偏移。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信仰的冲击、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现有马克思主义教育方式的古板造成大学生产生某些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和接受的积极性。
2.2 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教育模式与时代发展略显脱节,缺乏技术性、灵活性、趣味性、互动性,高校青年学生易产生抵触心理。需要对其教育模式进行本源思考和模式创新。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创新,但在教育模式和教育成效方面却有所欠缺。再优良的种子最终也要欣喜的丰收来检验,因此,以教育成效评测体系为基础的起终点互动改良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教育模式形式单一,覆盖面不够, 存在诸多教育真空。我们尝试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化模块和教育平台,以崭新的姿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3 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多元化途径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势和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高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网络时代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新特点、思想教育新特征,探索建立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元化模块,并构建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多元化“1+2+3 零距离”教育平台。
3.1 建立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化教育模块
(1)教育手段网络技术化。充分利用当前一切可行的网络化技术手段,尤其是高校青年学生常用的网络化软件和工具,以使能够与青年学生保持思政教育畅通化和多元化;(2)教育内容网络语言化。将教育内容实现网络语言化,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他们面前,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感官共鸣,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教育效果网络测评化。对教育效果进行网络化测评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因实名或碍于情面造成的测评结果不准确,从而发现高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针对性参考。
3.2 构建高校青年学生思政育人多元化 “1+2+3 零距离”教育平台
(1)一个基点,即高校思政育人多元化教育阵地。充分利用科技化、网络化教育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走进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和思想活动空间。
变填鸭式、枯燥说教式思政教学为生动化、多媒体网络化交互式教学,利用网络化教学技术手段和高校青年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表达方式,在教学中达到共鸣和互动,达到学生愿学、想学的目的。变说教式辅导员(班主任)教育管理为轻松愉快地网络化、实时化亲切交流。在网络空间,高校青年学生在与教师沟通时更易放下心理包袱、敞开心扉,也更易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两个载体,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主线的学校和家长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教育载体。在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能够实时沟通的网络化交流方式,如微信群、QQ 群等,以能够使双方实时了解、跟踪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案,双管齐下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3)三个阵地,即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生活新媒体等高校青年学生学习、生活、课余活动阵地。充分利用大学生常用网络,以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教宿管理员等为主体,在大学生最主要的这三个阵地进行思想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其中,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化平台展开与大学生的思想互动。充分发挥主要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新时期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才能认清形势、找准方向、解决问题。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育人多元化研究是对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一种真落实和实践过程的新尝试,相信在具体工作中也将会成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有益补充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