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探析

2019-12-27李亚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院校

李亚兵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金昌 7371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公民的身体素质却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其身体素质好坏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具有重大影响。而事实上,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上课期间经常出现学生请病假的情况。每年运动会期间,总有运动员晕倒或者观看比赛的学生晕倒等情况发生。这样的身体素质状况对于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找到他们体质差的原因,增强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让他们的体质健康达标。

1 学生体质锻炼的真实情况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普遍较差,这和他们平时的饮食、作息习惯是有很大关系的。第一个方面,据调查,学院的学生平时吃住都在学校,学校食堂会按时为大家准备各类饭菜,但遇到吃饭高峰期不愿等待或者不愿吃大锅饭的学生可能就会选择吃校外的路边摊或者点外卖。但无论是路边摊还是外卖,长时间吃对身体都是不利的。尤其是路边摊的食物,在选料、制作和卫生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第二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到异地求学,离开父母的管束,在时间和金钱花费上都比较自由,他们就会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一起抽烟、喝酒。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而过量饮酒对身体也是有害的,这些坏习惯都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1]。第三个方面,不足的睡眠也会对学生体质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智能手机广泛普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他们会在上课或者课余休息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同学、网友一起打游戏,甚至在晚上宿舍熄灯后也不休息,这样经常熬夜,长期疲劳,睡眠时间不够,导致他们精神萎靡,显现出疲劳的姿态。随着身体情况的低下,人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免疫力的下降自然伴随着疾病的入侵,感冒,发烧,肠胃疾病等接踵而至。而且熬夜会导致头昏脑涨,记忆力损伤,上课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就处处碰壁,长此以往对个人身体和发展都会产生极其不利后果[2]。第四个方面,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高职学院学生一般除了在每天规定的早操和体育课上会运动之外,平时很少锻炼。即使有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也时间比较短,且不规律,只是偶尔锻炼一下,选择的锻炼项目也很随机,如跑步、球类运动等。他们锻炼的目的可能也各不一样,有人是为了强身健体、锻炼意志,而有些人可能只是为了消遣时间或者精神发泄。就算是有些学生制订了运动的计划,但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随时取消锻炼,这样目的不明确且不能坚持的锻炼对于学生体质的增强意义是不大的[3]。

2 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

2.1 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意识

大学生体质下降和成长过程中缺乏“健康教育”密不可分。现在人们都过于重视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对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当下,大学生的体质却呈现下降趋势,这和他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促成因素和倾向因素具有直接且较强的作用。学校应创造促进身体活动的文化与物质环境,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时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身体锻炼的自我效能感、能力感知和体能水平。所以,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强体质健康教育,在学生入学之初除了做好安全教育之外,更要强调体质健康教育,多开展相关讲座,让学生懂得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且一定要将体育锻炼列入自己的大学规划中。学院也要为学生配备完善的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以保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院对于体育锻炼相关社团的发展也要重视,同时多举办一些体育竞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增强学生体质。

2.2 变革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和开端,是终身体育的重要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时期。而培养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理念,对其进行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就是体育课程,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体育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一般采用的都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即教师按照原有行政班级,使用固定教材、统一流程、单一评价标准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程控制,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锅饭”的现象,教师所教授的并不是学生擅长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学习时效率不高,教师工作量也大,结果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造成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困难的现象发生。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体育教学项目缺乏实用性和拓展性。一般情况下体育课程授课内容多为基础体能锻炼项目,而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更需要一些职业体能训练项目和素质拓展项目,以对他们以后在职业上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4]。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设计和实施。

2.2.1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程内容的设置就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征的基础上,掌握所教授的学生的专业需要和特点,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进行体育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爱上上体育课。

2.2.2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专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按照“学历+技能”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和发展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适当增加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常见的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职业病的预防和康复等对学生终身有益的体育知识。

2.2.3 体育课程教学要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学生一般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不强,那么在实施体育教学时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基础性训练到技能学习,开展多样性的教学。除了每周固定的体育课之外,可以为学生组织开设多种多样的选修课程,让尽量多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2.2.4 教学模式多样化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也要有多样性,每一节课都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要新颖,教学内容中多渗透最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要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鲜感和快乐感。另外,可以将素质拓展课程引入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能使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2.2.5 改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都是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考试时选择一项运动技能对学生进行考核打分,但是这样单一的考核方式忽略了个体差异性。体育课程的考核一定要尊重学生体育水平的差异,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善于发现学生擅长的运动技能,在考核时灵活选择考试项目。期末考试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组成。

2.3 提高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的热情和责任感

课堂上,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而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感去从事教学活动。但由于受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影响,学生本身多为高考“落榜生”,学习主动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学习能力差,教师不用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为学生备有深度的课。这样,教师有可能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就会处于自我成就感很低的状态,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自我发展动力不足,教学态度消极。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院应该建立科学民主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责任心,树立终生从教的职业观。另外,学院要多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热情工作、积极奉献的平台和条件,从而坚定了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当然,在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的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要进一步增强,以德施教已成为所有教师的基本宗旨,学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5]。

3 结语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达标,一方面影响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增强大学生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此,各高职院校都应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方面多做研究和改革。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院校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