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之构建

2019-12-27李海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理论智能

李海磊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周口 466000)

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事业给予高度关注,加快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既具备幼儿教育知识,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社会需要,一方面,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为宗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满足学生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以“体”为先的幼儿学前教育教育理念为先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手段,满足学生职业的需求,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1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的运作实验

1.1 体智能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路及目标定位

1.1.1 体智能课程观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在总结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职业教育”的教学观念,以课堂体育教学、课外群体活动、运动竞赛有机融合为主线,以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体育职业素养、体育文化素养为目的,以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目标,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

1.1.2 体智能课程目标定位

依据多数学生的体育基础和部分学生学有特长、学有余力的情况,在考虑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同时,考虑到职业发展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职业技能等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1.2 体智能课程设置与结构

1.2.1 体智能课程设置

按照一年级体智能普修课 (以班级建制分班教学);二年级“三自主”专项体智能课(以专项班分班教学);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原则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

1.2.2 体智能课程结构

为实现体智能课程目标,使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体智能课程教学的自身需求,开设多种类型的体智能课程,并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衔接的课程结构。

1.3 体智能课程教学计划的编制与教学项目的设置

1.3.1 体智能课程教学计划的编制

在体智能课程教学计划的编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每学年开设体智能课36 周(每学期18 周),每周2 学时,每学时45min,每次课90min。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动实践中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每学期安排的4 学时(10%)的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1.3.2 体智能课程教学项目的设置

一年级学生开设普修体智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身体素质、体育游戏、武术(长拳、太极拳),大学生健康教育理论(一)、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一),辅助教学内容:田径、体操、韵律操、球类、游泳等。

二年级学生开设“三自主”专项体智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大学生健康教育理论(二)、幼儿体育教育理论(二),“三自主”专项课程:健美操、韵律操、芭蕾形体、健身瑜伽、武术、跆拳道、网球、乒乓球、篮球、排球、足球、定向越野等。

部分身体特殊群体学生,单独分班,开设以康复保健课程为主的保健体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太极拳、太极剑、推拿、按摩、五禽戏、八段锦、练习功十八法、传统养生术、体育健康保健理论、养生学理论等。

1.4 体智能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用

1.4.1 体智能课程内容的确定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学期与假期相结合;注重体智能”课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课堂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体育基本理论、专项运动理论、幼儿体育教育理论、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运动实践(身体素质练习、专项运动技术、教学竞赛活动、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体质健康(健康教育、运动处方、体质健康检测与评价)。课外教学内容:课外锻炼、课余训练、运动竞赛、网络教学、体育俱乐部、体育讲座、体质检测、社区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拓展训练、时尚运动、假日体育活动。

1.4.2 体智能课程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的具体情况,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

(1)教师中心的方法:讲解、示范、提问、论证等方法;(2)相互作用的方法:同伴教学、小组讨论、小组设计等方法;(3)个体化的方法:单元教学、程序教学、独立设计等;(4)实践的方法:练习、现场教学、现场演练、模拟和游戏、角色扮演等方法。

1.5 体智能课程评价体系

体智能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评价中注意淡化甄制、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其主要评价内容所占比例: 运动技能与技术(占40%)、体能(身体素质、体质健康标准)(占30%)、认知水平(体育理论、健康知识) (占20%)、学习态度与行为(占10%)。

每学期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综合考评一次,其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网评教学;评价方法: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合分、公开公示、分项小结、院系总结。

2 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体系建构的结论与建议

2.1 体智能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结论

(1)该研究所构建的体智能课程内容体系符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幼儿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够较有效地提升幼教身体素质和从师能力,促进幼儿“三维动作”能力的发展。(2)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体育理论的认知,其对体育基本知识和幼儿运动理论的认知均同步提高。(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幼儿园幼儿通过体育运动的实践,其对体能、技能、个性、日常行为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均产生良性变化。(4)学前教育专业“体智能”课程内容体系评价指标和标准,能够较准确地衡量幼师、幼儿动作发展水平。

2.2 体智能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建议

(1)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开设幼儿体智能活动课程,增设体智能理论课程,创新体智能活动课程。(2)加强幼儿园教师培训,提高幼师开展幼儿体智能活动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理论智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