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黛玉教诗的核心是阅读

2019-12-27栏主张晓冰

未来教育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香菱平仄林黛玉

栏主 张晓冰

想找一本教孩子学写诗的书,我在书店和网上找来找去,看到的总是一些讲平仄、讲格律的书。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把平仄、格律、对仗、用韵等弄明白了,但还是写不好,也不知道写什么。忽然,我想到《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写诗。我们一起来看看香菱和黛玉的对话: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做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黛玉又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答:“怪道我常弄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也有对得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老杜的七言律,次之李青莲的七言绝句再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黛玉对于写诗的观点当然也就是曹雪芹的观点。看上面这段对话,黛玉对押韵、格律、对仗等都不重视,而是建议香菱大量地阅读。这段话说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写诗的技巧,所谓起承转合,平仄对仗和用韵,这些是律诗创作的基本要求。但是,这个基本要求是可以突破的,只要“词句新奇”,对仗平仄都可以不讲究;第二,如果想在技巧上更进一步,立意第一。词句新奇固然重要,但仍然不是主要的,如果立意好、意趣真,即便词句不加修饰也可以,不能以词害意;第三,要多读前人写的诗,打好基础,再横向发展,才能融会贯通。

读前人的诗,也要分层次,前人写的诗太多了,初学诗者不可乱读,切不可读类似“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浅近直白的诗。黛玉强调,学写诗要读三个人的诗打底子。一是王维,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要细心揣摩并透熟。第二是杜甫,读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第三是李白,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这三个人的诗加起来,就是三百首以上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孙洙)了 。之后,再读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读前面三个人的诗是打基础。读王维的五言律诗,杜甫七言律诗,李白的七言绝句。再读陶渊明等人的诗则是博览杂收,开阔视野,熟悉风格,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了。

为什么要多读书、多读诗?只掌握了技巧却不能写诗?清代学人王士祯说:“为诗需要多读书,以养其气;多历名山大川,以扩其眼界;宜多亲名师益友,以充其识见。”“气”是指人的元气,人的人文底蕴,只有多读书才能涵养这种元气。黄宗羲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而自功。”你把书读多了,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的修养和造诣就会自然形成。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当代学者对阅读的重要性也有很多论述。比如美学家朱光潜解释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神’就是写作中的灵感。写作的功夫在于读万卷书,下笔的时候才能灵感突发,文思泉涌。”语文大家张志公说:“写作没有什么窍门,只有两条笨办法:一条是多读,一条是多练。二者缺一不可,而前者是基础。”可见古今学人的体会都是一样的,多读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在这里,林黛玉为什么专门提出来要以王维、杜甫和李白这三个人的诗作为基础呢?因为这三个人的诗作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三种气韵。

王维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王维的诗,实现了情、景、理的融合,创造出了空明澄澈、意味隽永的诗歌境界。王维的创作影响了当时的许多诗人,山水田园诗大量出现,形成了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作品成为后人模仿和学习的典范,由唐至清绵延不绝。所以,林黛玉教香菱学诗首先读王维的诗是不错的。

李白和王维是同龄人,杜甫比李白小11岁。李白的诗大气磅礴、热情奔放,天马行空、浪漫张扬。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美学家李泽厚从艺术的高度论述李白、杜甫,他认为李白和杜甫都是盛唐诗人,但却有两种不同的美。与李白的诗歌同时代的还有张旭的书法等,代表着盛唐时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高于形式,且不受形式的任何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而以杜甫诗歌、颜真卿书法为代表的盛唐,则是新的艺术规范和美学标准的确定与建立,因而树立了可供后世学习的格式和范本。所以,初学写诗的人要读李白和杜甫的诗, 叫做“取法乎上”,这也就是黛玉不主张香菱读“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原因。也就是说,既要学习李白、杜甫诗歌的表现形式,更要学习他们诗歌大气磅礴、忧国忧民的宏大立意。

一方面,初学写诗者要大量地阅读,为创作诗词打基础;另一方面,在琳琅满目的书海中要学会大量地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有选择地读,学好人,读好诗!林黛玉在《红楼梦》一书中写的诗最多,质量也最高,这正好说明在诗歌创作中反映出她多读诗,读好诗,学好人的理念!

其实,我们当前提倡中小学生大量阅读的理念和曹雪芹诗词创作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猜你喜欢

香菱平仄林黛玉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保准有人追
保准有人追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律诗平仄格式的构成与推导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