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峨版画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传承研究

2019-12-27杨万娇

文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壮族版画文化

杨万娇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阿峨壮族农民版画产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一个村庄——阿峨。阿峨新寨是典型的壮族村寨,全村有107户,人口474人,其中壮族人口423人,占总人口89.2%,大多属于侬支系。

一、阿峨版画的起源与发展

阿峨的版画出自壮族农民手中,马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阿峨版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绪年间,马关县仁和镇有一家名叫泰和堂的学堂,阿峨村有一个村民到泰和堂学习了版画制作,将版画制作的技艺带到了阿峨村。阿峨村广泛学习版画制作是在20世纪70年代,村内干部想到发展村民的绘画兴趣,开展文化活动的同时又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让村民画画能够挣工分,县里派专门的教师到阿峨教村民制作版画,组织了培训小组。于是在阿峨村开始学习制作版画并组建了版画制作队伍,从此就形成了一支壮族农民业余版画创作队伍。据阿峨新寨版画协会成员龙老师介绍,他们最初刻制版画也只是自娱自乐,觉得版画好看,能用来装饰墙面。

1985年,应日本画家福田一郎的邀请,《晚归》《绣围腰》等作品在日本展出。2000年,阿峨村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6年,阿峨版画在上海展出,后在浙江省“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今日新农村文化艺术节(浙江绣洲)画展中壮族版画获多个奖项[1]。2008年马关县举办艺术节,版画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版画的发展。阿峨版画先后去到过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展出。2014年,马关县成立了阿峨壮刻刀农民版画专业合作社。2016年阿峨壮族农民版画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阿峨版画从一种兴趣爱好,发展为民族独特的文化形式,成为阿峨新寨的“名片”,成为其与外界交流的一个文化载体。

二、阿峨版画的文化内涵

(一)民族日常生活的物质表达

版画以黑白为主,雕刻工艺简单,风格原始,画面内容真实自然,创作灵感来自农民的日常生活。他们把节日、习俗和当地人的平常生活记录在纸上,制作成版画,作品内容以反映农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情境为主。如《婚俗》《六月花饭香》等作品,都是马关壮族人民的生活写照,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就是壮族的花饭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采摘染糯米饭的植物,泡染糯米,蒸熟后和亲朋好友一起享用。在《六月花饭香》中就表现了壮族人民从挑选清洗植物至蒸花饭享用的过程,体现了壮族的团结和乐,村寨中欣欣向荣的景象。阿峨新寨的墙壁上还有描绘壮族人民榨油、舂糍粑等生活场景的版画。

这类的版画作品比比皆是,从形式和表面来看,这无形中成为了壮族人民独特节庆、风俗等文化的物质表达,记录了壮族丰富的生活,以及生活中古朴的工具和技艺,也是壮族生活历史的记载,是壮族后代的生活起源。与此同时,版画也寄托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人以“泥巴味”评价阿峨版画,因为许多阿峨壮族白天都忙于劳动生产,而在农闲时挽起泥裤腿就开始刻制版画,在版画中大多数有丰富的粮食、和睦相处的人们,有些还有现代化的工具。从版画内容的象征意义来看,体现了阿峨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向往,对社会迅速发展的赞扬。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表达

壮族人民喜欢生活在依山傍水之地,世代种植水稻,从而形成了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包括“摩”教信仰、居住于干栏式建筑、喜食谷物等习俗[2]。阿峨新寨村前有一片稻田,家家户户面朝稻田,阿峨版画中许多劳动场景都与稻田相关联,有描绘阿峨新寨全貌的《故居》,也有描绘壮族农民家庭生活场景的作品,刻画了壮族干栏式建筑,农家小院的忙碌生活场景。阿峨版画将壮族稻作文化、建筑文化等传统文化用版画这一仪式形式表现出来,版画成为阿峨壮族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彰显壮族文化。

另外,壮族以黑色与深蓝色为吉祥之色。一方面受历史影响,壮族服饰曾用于区别社会阶级,一般壮族百姓只能穿黑色衣服。另一方面,壮族人民要在山林间劳作,深色衣服有利于日常生产劳动,且相传蓝靛草可以治病,壮族人民用蓝靛草染布缝制衣服[3]。用各种植物染糯米,做成花米饭。在阿峨版画中表现了壮族传统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同时阿峨版画以黑白两色为主,以白色为背景。在版画中就体现了壮族人民的色彩偏好,以及对天地水的喜爱和崇拜。在反映农民生产劳动的版画中,最多的元素就是天、地、水,又以黑、白为主。

(三)农民精神世界的客观体现

阿峨版画是壮族农民精神世界的客观体现。首先阿峨版画是一种客观物质,凝结着农民的劳动、思想和情感,这些精神文化依托版画得到表达。其次,版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在版画制作中需要个体想象力、观察能力等多种能力协调参与,加入了个体独特的想象与思维,使版画成为独特的精神表现。他们凭借自身想象力、日常生活经验制作版画,制作版画过程就是其内在思想向外展现的过程。

三、阿峨版画的教育传承方式

阿峨版画发展到现在,已经走出阿峨新寨,逐步向周边村寨辐射。在当地政府、文化局的支持和帮助下,形成以阿峨新寨版画协会为主体,由附近村寨、乡镇学校、县文化馆等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多类型组织的发展合力,也形成了多种教育传承方式共存的局面。

(一)个别教学形式

个别教学形式是指掌握某些知识技能的人对需要接受教育的个体单独进行教育的形式。如个别辅导、分组教学都属于个别教学形式。在阿峨版画出现之初,其传承方式主要依靠个别教学,由师傅带领徒弟,由个别的人先学习了版画制作的技艺,再到村子里教给村民。

(二)家庭教育形式

随着版画制作技艺在阿峨新寨的广泛传播,制作版画已经成为阿峨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村寨里版画制作的氛围影响着家庭生产生活方式,许多家庭中都有成员会刻制版画。在家庭里父母、长辈就可以教子女、晚辈制作版画,且可以有目的地运用版画技艺及文化内涵对子女进行情感、审美等方面的引导,教子女通过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小培养子女对图形的认识,锻炼动手能力。例如《捞鱼娃》的作者是一名9岁的孩子,该作品被云南省博物馆收藏。

(三)社会教育形式

社会教育是指在社会中以有目的和有计划的方式进行的教育活动。阿峨新寨被誉为版画壮乡,版画成为村寨的标志,是独特的壮族文化载体。在村寨这个小社会中,有版画制作、版画技艺传承的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在阿峨新寨、马关县城区内都有版画的社会教育活动。

第一,在村内依托版画协会,组织阿峨新寨与周边村子的学龄儿童到新寨学习绘制版画。2004年,在阿峨新寨成立了版画协会。在阿峨新寨二年级及更高年级的学生都跟随版画协会成员学习版画。在村内每个暑假会组织教学活动,通常为期一周,要求附近两个村子三年级以上初中以下的儿童来参加,一个老师要带十个左右学生,并且还为前来学习版画的儿童提供餐食。也有少数喜欢版画的成人前来学习。老师会向学生说明版画制作的流程和方法,然后带学生去采风收集素材,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画描绘出来,定稿后用复印纸倒印在纸上,再用铅笔把纸上的图描到木板上,再雕刻。在阿峨新寨版画协会的活动室里陈列着很多学生的作品。

第二,在城区依托“壮刻刀”组织培训班,为更多喜欢版画的人提供学习机会。2014年版画协会成员在政府帮助下在马关县城内成立了阿峨版画壮刻刀合作社,他们会招收一些儿童在合作社学习制作版画,陈列出版画供人免费参观,也售卖版画。在县城内不定期会依托壮刻刀合作社组织版画学习活动。在壮刻刀合作社门口就贴出了招生简章,招收6~12岁的儿童参加暑假、寒假的兴趣班。也鼓励不同年龄段的成人参与,每年会举办1~2期培训班。使阿峨版画走出村寨,形成乡村与城镇、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为更多喜爱版画的人提供学习机会。

第三,积极利用大众媒体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传承。无论在村里还是县里都广泛宣传阿峨版画,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促使当地人去了解并学习阿峨版画。村民们生活在阿峨版画创作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后又在村寨里建立了“文化长廊”,有专门的版画学习教室,入村道路的墙壁两旁都印有版画。另外在县城里也广泛运用阿峨版画,将阿峨版画用于地标建筑的壁画。使版画作为物质文化载体,发挥陶冶性情、审美娱乐的作用。

(四)学校教育形式

现在阿峨版画已经开始走进学校。马关县仁和中心学校聘请了阿峨版画协会会长卢正林老师去任教,每周组织一节版画课。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当地学生对版画的兴趣,促进版画的发展。版画进校园丰富了版画传承的形式。可以利用学校教育的力量,使版画教学活动更具系统性,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共同发展。但目前马关县只有这所学校开展了版画教学活动,版画进校园还需要逐步推进。

在版画传承方式上形成了多种传承方式共存的现状。但个人教育形式随着版画协会的成立以及其它教育方式的出现,个人组织的教育活动逐步减少。而家庭教育形式局限于长辈要懂得版画制作技艺。在阿峨新寨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村寨中会制作版画的人主要是:版画协会成员和村内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版画协会的龙老师说“我家里面也会教子女学做版画,子女也会。但版画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够可观,留不住年轻人。大部分小孩学习版画还是依靠村里的版画协会组织教学。”所以,目前版画传承主要以版画协会、文化局等组织共同开展的社会教育活动为主。

四、阿峨版画的教育传承功能

(一)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学习阿峨版画的制作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阿峨版画主要素材源于日常生活,学习阿峨版画制作的首要就在于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取材并对素材加工成想要表达的图像,并制成版画。在这一过程中便培养了个体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版画制作技艺的增长依赖于这些智力因素的增长。个体学习版画制作的过程潜移默化促进个体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发展。因为学习者需要对日常生活情境进行观察,在制作过程中,要添加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对观察获得的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最终形成版画作品。

(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意志力与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

阿峨版画看上去简单随意,但是学习制作版画的过程很辛苦。由于这是件需要长期学习的事情,对一些村民来说就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版画制作,无形中培养了学习者的意志,只有依靠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坚持版画的学习。对于儿童在坚持的过程中,更多依靠父母激励、教师激励等外界激励办法,而长期学习版画制作能够培养个体自我激励的能力,因为外界激励只是维持学习的一种短效性方式,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外界激励会逐步撤销,在版画制作的自我学习、反思的过程中,自我激励的能力会逐步培养起来。

2.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习阿峨版画制作有助于培养个体人际交流的能力。由于版画传承的方式以社会传承为主,与学校教育不同,学习者的人际关系更多地与教师和同学交往。而阿峨版画的学习要和师傅、村民等形成较日常生活更深入的人际互动。因为阿峨版画的发展,慕名而来的学者、旅游爱好者等都很多,村民要和游客、参观者等都要进行交流,扩大了个体人际互动的范围。学习者常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人际交流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民族凝聚力的培养

在村寨里成立版画协会,一起制作版画无形中使村民间、村民与外界形成了一股纽带,增进了村民间的交流,村民通过版画进行交流,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生产的交流,还增加了文化交流,形成了村寨的文化特色,村里人都生活在同一种文化氛围之下,有共同的爱好,通过形成这样一种共同的文化生活氛围,它是一种无形的民族团结教育。

版画已经成为阿峨人民,甚至是全县人民心中家乡与民族的一个象征符号,并因这一独特的家乡文化而自豪。在加强民族认同的教育中,教育者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同一民族文化的建构。通过这种方式,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了共同的文化氛围,有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除此之外,阿峨版画传承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建设村内文化氛围,促进村民文化素质提升。阿峨新寨村民也说“通过这两年版画教学,小孩子素质整体有所提高,还算有成绩。因为有版画学习活动,村里文化氛围增强了,小孩也有人照管。”

(三)其他方面的培养

1.劳动技能的培养

一方面,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的销售现已成为新寨大米、小麦、玉米和烤烟之外的经济增长点。据马关县文化馆统计,2017年版画销售收入共计3万余元。版画协会龙老师说,通过版画每年能帮助他家庭增收8 000元左右,政府会对版画协会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这些费用能够帮助其创作版画,开展版画传承活动,但大部分经费用于购买学生的学习材料和餐食。而会长卢正林老师到学校教学,能够获得每节课80元的报酬。在村内也有一些慕名而来购买版画的人。另一方面,阿峨壮族农民版画的发展正在带动阿峨新寨的发展,政府基于阿峨新寨文化特色,成立了“阿峨新寨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项目”。对阿峨新寨基础设施、景观等进行建设,计划重新绘制村内文化长廊,对闲置的烤烟房、无人居住的老宅改造为艺术工作室、活动室。将阿峨新寨打造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现在村内正在建设当中,将会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学习阿峨版画制作既能培养个体的动手能力,创作阿峨版画本身也是一项独特的劳动技能。

2.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从心理学出发,阿峨版画的传承起到心理教化的功能,有助于自我心理表达与抒发,促进心理交流和健康。

第一,制作版画从绘制草图、雕刻到印刷,如前所述前两部分都是壮族农民对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物质再现过程。版画是农民心理活动的一种物质体现,将心理活动通过物质载体再现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手段,虽然对农民来说不懂心理咨询,但通过版画的制作可以表达其所思所想,学习制作阿峨版画也是如此,是习得一种自我心理表达与抒发的方式。

第二,在阿峨版画的传承过程中,在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形成一种纽带,成为个体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通过这种良性互动,可以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阿峨壮族农民版画是当地独特的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以阿峨版画教学活动为核心形成了村落内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了适用于阿峨新寨实际情况的社会学习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县、镇、村各级组织机构的教育合力。合理运用阿峨版画传承,能够发展个体创造力、观察力,提高个人劳动技能,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壮族版画文化
版画作品选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谁远谁近?
壮族山歌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