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12-26陈斌
陈斌
【摘要】当下伴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人们在教学方面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始注重素质教育。与小学相比,初中是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课程内容增多、难度有所提升,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学习,进行大量的练习。在初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便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们学会团结合作,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由此,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教师的常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 学习模式 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141-01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1教学模式陈旧
新课改存在着改革不彻底、不全面的问题。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讲授大都采用“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受到重视,他们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这样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学习的推行无法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学习。
1.2学科特点限制
初中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会提高,一方面要让他们掌握知识点并能够很好地运用;另一方面又要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初中数学的难度加大,学习任务量增多,学生很难轻易拿到高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退。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上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数学课堂的枯燥乏味的情况,能够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气氛,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课堂分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意见,从中体现课堂师生角色的平等意识。这样的分组也能提高学生与人交流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进行科学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行过程中,分组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成绩、性格等方面内容,通过科学的方式建立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小组,帮助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得同学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得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3.2灵活调整方式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分组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预习。以“角的比较与运算”学习为例,学生小组内部分工进行合作预习,组内部分学生学习和整理之前学过有关角的基本知识与概念,整理相应的习题,帮助学生复习基础知识,帮助本节新知识的学习;另一部分学生根据课本中所提供的关于角的比较方法及简单例题进行自我学习和分析。最后,组内成员针对自学成果进行讨论整理,最后形成对本节知识的初步认识,助力课堂学习。
3.3确定多样的评判标准
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建立相对应的评判标准,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下面是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3.1組内自评
这是让小组内部成员针对学生分到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相互评价。以学习平行线的性质相关章节时,组内互评的重要标准包含收集资料是否完整,学习方法是否能够完善和创新等。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直接接触和了解更加全面,所以学生互评是教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3.3.2小组互评
学生在充分了解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基础上,对他们进行评价。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其他小组的优势,从而纠正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比较,得出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
3.3.3教师评价
以“关于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章的学习为例,教师在讲解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测试。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能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再进行统一的指导,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及时弥补。这种以测试为主,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为辅的综合性评价方式是相对合理的且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在教育深化改革的当下,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不断充实自身能力,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然后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创新改革,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稳步学习数学知识,得到数学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伟刚,孙文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