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发师

2019-12-26唐不遇

诗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风车理会世相

唐不遇

这个理发师年轻,睡得少,

深夜给我理发,直到

黑暗现出隐隐发青的大脸盘,

我的头发,像晨光那样短。

他会继续他廉价的玩乐。

而我怀疑。我端坐着,偶尔

从镜中瞥见我的影子:

黑沉沉,瘦削的双颊不断飘落,

我理过的头像一颗

西沉的月亮……

他也在沉落。现在我强忍住的悲伤

吹刮着;窗外,一架大风车

吹刮着他的厌倦。终于

他的眼皮瞌下,犹如一场命定的灾难,

任由我的头发疯长,彻底

遮住脸庞,像遭到遗弃的黑暗:

只有在冬天来临,他被寒冷刺痛,

才又把我想起;而今天

是春夏之交,漆黑的发尖

深深刺入無人理会的疯长之中。

[卢辉赏读] 读唐不遇的诗,我总有一种惊异感,甚至于有一分惊悚。在他的很多诗歌中,哪怕是不经意的现象与世相后面,要么有扔向生活的凶器,要么有自我戏谑、嘲讽的精神自宫术,要么有感激生命的赞美诗……但不管是哪一种,他的诗歌总是隐藏着严肃而高贵的灵魂沉思。就拿《理发师》来说,诗中的“诡谲性”为很多人所热议:“我理过的头像一颗/西沉的月亮……/他也在沉落。现在我强忍住的悲伤/吹刮着;窗外,一架大风车”。唐不遇诗歌的诡谲性从来不靠怪异取胜。在我看来,好的诡谲性诗总会弥漫着一种恍惚,总会有语词与世相交集的气场:“只有在冬天来临,他被寒冷刺痛,/才又把我想起;而今天/是春夏之交,漆黑的发尖/深深刺入无人理会的疯长之中。”特定的地点、特指的发尖、极限的躯体、时辰的幻影……这多像是一幕幕影像,诗人仿佛在运用移动镜头、景别变换、细节呈现等影像拍摄手法将“头尖”放在“西沉的月亮……”的节点上,“深深刺入无人理会的疯长之中”,使乏善可陈的“发尖”顿时变得那么洁净,那么惊艳,那么诡谲。的确,一首好诗,有时不因为结构的廓大而连绵,也不因为物象密度的细小而模糊。唐不遇的《理发师》好就好在将黑与白的变焦与纠结定格在发尖上,让发尖看似边缘的位次回归到生命迹象的中心地带。

猜你喜欢

大风车理会世相
冷眼旁观说世相
明 镜
草原的大风车(女声独唱)
别再骚扰我!
画说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