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9-12-26王凤华孙佳欣张长平

理论观察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区域

王凤华 孙佳欣 张长平

摘 要:东北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文明发展史,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多样性的文化,但随着现代文明的衍进,许多文化现象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学者们意识到地域性文化的重要,始终以各种措施加以保护,但并没有激发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区域振兴发展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和归纳等方法,从应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振兴发展前提、应培养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和做好地域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应多元乡村文化结合促进区域振兴发展和注重东北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四个方面提出东北区域振兴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东北地域文化;区域振兴;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10 — 0139 — 03

东北地区具有悠久的少数民族生活发展史,世居的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形成了以渔、牧、猎为主的多样而鲜明的东北地域文化。近代大量中原移民涌入东北黑土地,带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生活习俗与东北地域文化融合,丰富了东北本土文化,形成了黑土地特色农业文明。历史上,东北地区渤海国和契丹国曾留下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明。随着新中国建设需要,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形成工业文明。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因此,具有冰雪特色文化。东北地区不同时期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器物、建筑、手工艺等,使东北地域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地域特色文化是振兴地域经济的无形资产和发展契机,但东北地区与我国经济繁荣地区相比利用地域文化振兴经济方面尚有差距,因此,发展空间巨大,有效对策是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关键。

一、应树立起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振兴发展前提的观念

历史上,东北地区一直是中国境内生态环境最优渥的地区。清朝视东北为“祖宗肇迹兴王之所”、“龙兴之地”,为保护这一区域的“参山珠河之利”不被破坏,并防止外藩入侵,于是在东北地区边缘修浚边壕,沿壕植柳,“辽东皆插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称柳条边又名条子边”,〔1〕或称盛京边墙、柳城。虽然在整个18世纪,清政府政策随着不同皇帝的治理时期不同而有改变,除乾隆厉行封禁外,清朝前中期总体上相对宽松,时而对汉人通过柳条边进入东北佯作不知。由于关内移民不断涌入,后来又荒废失修,柳条边形同虚设。但总体上,封禁政策还是使东北原始生态环境受到保护。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东北原始湿地的生态图景,东北地区曾经狍子成群,多到用棒子随手就能打到一只。东北江河纵横,鱼类多达几十种,无船无网都能抓到鱼,河边用瓢舀水也能舀上鱼,下大雨,涨水的时候,遍地是鱼,东北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东北因为野鸡也很多,东北野鸡,又称山鸡,学名叫雉鸡,属于鸟纲,适合东北的环境,耐高温,抗严寒。唐代刘禹锡曾有“上传天语到鸡林”一词,“鸡林”(后改为吉林),指古时野鸡特别多的地方。东北确实曾经出现野鸡被鹰捉飞到饭锅的偶然事〔2〕,可见东北地区曾经野鸡成群的景象。

但20世纪初中期俄日殖民者曾对铁礦、煤炭等尤其森林资源进行疯狂掠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建国以来,东北作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老工业基地,大规模工业开发造成了森林采育失调,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功能衰退。松辽流域水质污染严重,空气颗粒物污染加重,部分地区酸雨污染突出,矿山环境问题尤为严重。〔3〕

具有原始的生态环境才是人们心中东北地区的图景,生态良好的东北,才是真正东北的特征,才可以追溯东北文化的根源。习总书记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恢复东北生态,是东北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和区域振兴的保障,因此应树立良好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东北振兴发展前提的观念,将恢复生态与地方政策制定、教育和产业结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态环境恢复。

二、应培养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并做强地域特色文化项目开发    

根据国家统计局东北地区近十年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出现总人口数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针对东北地区人口流失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本地人为了躲避漫长寒冷冬季而南迁。但南方生活的人都知道,南方的冬季潮湿阴冷,夏季酷热难耐。相比较而言东北和南方气候各有宜居和不足。东北地区经济不如南方有活力,才是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推动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制定很多恢复东北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措施,制定了相关政策,非遗保护、古建筑保护等方面都得到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东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一定的保护,但纵观东北地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整体上看,呈现有待产业开发的状态。

冰雪特色产业是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哈尔滨冰雪雕文化产业已经颇有影响力,东北地区也不乏滑雪场、滑冰场等商业项目,但总体看,东北冰雪文化相关产业发展规模和影响力有限,比如冰雪主题的周边创意文化产业及其它相关领域尚需要拓展,有待在更广的范围形成方便游玩的多元化服务体系。

东北近年城市建设工程使城市更现代化,居民生活更便利,但拆除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建筑,甚至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建筑,而使人们意识到东北地域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保护尚未被破坏的传统地域文化的遗迹、遗址,无论从文化教育或商业领域进行项目开发,都具有区域振兴的意义。东北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特色,是民间地域特色有生命力的部分,被忽略的北方民俗如民间游戏、特色美食、传统民俗建筑、日常手工艺等使其重回民间生活的相关产业开发,也具有区域振兴发展的意义。

东北民间有柳编、苇编、秸秆制品、草编、玉米叶编等手工艺,〔4〕还有桦树皮、鱼皮、骨刻、角刻、木刻、皮制、毛制毡等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但现在许多手工艺品被工业产品取代了。以秸秆编的盖帘为例,原材料丰富,环保而且结实耐用,能解决秸秆环保利用问题,但现在东北市场上却出现塑料盖帘,塑料对环境的危害有目共睹,说明人们对地域特色手工产品不够重视,对环境问题关注也不够。虽然国家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但东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方面,尤以复制传统样式作为装饰性工艺品的情况较多。复制传统样式更适合安置在博物馆,传统手工艺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满足生活所需是手工艺发展的内在活力所在,满足日常生活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开发,使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结合的东北地区传统手工艺产业具有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意义。

东北地区牧业发达,动物资源丰富,但东北地区皮革、骨雕、角雕产品现在种类较少,因此东北地域文化特色产品开发有助促进东北地区振兴。

东北地区世居的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特色鲜明而多样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老工业基地遗留文化、农业文化等都具有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潜力。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广泛的发展可行性,有助东北地区振兴发展,但尚处于有待发展的状态,因此,未来的发展,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其中对东北地域文化的自豪感和做好做强地域特色文化项目开发就是初心和使命。对地域文化的自豪感,民众对东北地域的情怀,是推动东北发展的源动力,需要从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着手,加强地域性文化的宣传,培养热爱东北地域文化的情怀,强化对东北地域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的认知,必然能有效将东北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结合现代生活需求,确切把握产业开发方向,将传统文化与生活和市场结合,强化对传统文化与市场结合的管理,推动东北地域文化相关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三、应以多元乡村文化结合促进区域振兴发展

乡村是东北地域特色文化最具延续性的地区,也是农业文明的集中体现场所,因此基于东北乡村,开发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项目更具有可行性,同时乡村是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也是国家关注的地区,以东北地域特色文化促进乡村区域振兴更具有利益民生的意义,也更具有带动区域振兴的基础作用。

山东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的成功案例〔5〕,为东北地域性文化多元结合提供借鉴。该项目依托地处位置交通便利,区域景观特色鲜明,发展乡村旅游。主要的建设内容是珍珠油杏经济产业带和有机小米经济产业带;创意农业园和农事体验园;田园社区,创意孵化培训区,农村电商和加工仓储物流区。建立了一个互联网生态共享模式,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带动有志青年返乡创业,让农民参与其中。东北地区乡村同样有农作物产业、动物养殖产业和独特乡村风光,进行类似乡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富有可行性,东北地区野生动植物丰富,动物养殖和采摘项目将使该项目更丰富而有特色。

东北地区田园综合体项目开发可效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可以利用东北的土坯房或其他少数民族特色建筑(如蒙古包、撮罗子等)改造为民宿等,以北方建筑作为配套设施,可实现东北风情的乡村生活美学馆、酒吧、茶馆、餐厅、田园市集等。东北“一亩地,三分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理想,可演绎为集农业生产、产品加工、采摘体验、科普教育、家庭亲子于一体的新农人家庭农场。

东北地区田园综合体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管理平台,村民参与田园综合体管理建设,村民生活于田园综合体,也经营田园综合体。传统的农民角色转换为新型农民和经营者。管理平台可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经营水平,以家庭为单元带动田园综合体整体发展,让每个村民参与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中。实现乡民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提升,推动乡村治理的系统提升。

东北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将引导乡村生活美学的典范,将东北地区乡村生态美、生活美等有机结合,对于东北乡村地方经济的发展,寻找从脱贫攻坚、到美丽乡村、再到乡村振兴背后的文化原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东北地区多样地域性文化,建立集特色旅游、特色农业、体验经济、科普教育、参观、商业、娱乐、科研、餐饮于一体的综合经济体,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多元文化结合的商业模式,将有效促进东北地域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活力。

四、注重东北地域文化相关创新平台建设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与完善,民众交流和购物方式多依靠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平台在宣传和商业流通方面的作用举重若轻。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互联网创新平台,是东北地域文化宣传或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互联网创新平台可承载东北地域文化的大数据及地域商业和产业的交流平台,使地域的商业流通更迅速和便捷。

建设有效宣传东北特色文化的互联网平台,必须加大力度,完善系统的建构和管理,网络平台建设之初,要进行设计,预留足够的升级空间和调整空间,在文化和特色上要周到和有合理的设计细节,必要时需引进高端的专业人才,保证网络平台运作,达到有效宣传东北地区的优势和特色,使其享誉全国并世界瞩目。

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不仅需要网络平台的建构,也需要东北地域文化相关的实践创新平台,可以由政府在各省市区依托不同规模的创新产业开发区搭建不同主题的创新产业平台,百姓在此基础之上落实完善基于东北地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平台。可以是比较传统经营模式的创新产业平台,可以是多元结合的经营模式,创新型经营模式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加产业的活力,不同东北传统地域文化可以进行整合,以合理的设计,使东北传统地域文化与区域振兴互相促进,达到以东北传统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的目的。除了前文所述的东北传统地域文化产业,历史文化和教育研究项目也是必要的,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项目,既可以作为教育研究平台,也可以作为商业平台。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顺应时代需求,建立教育产业平台,比如本地学生常不远万里去黄山等地写生,可以依靠东北地区四季分明,景色怡人的自然环境,建设东北地区的景区写生基地,需要配套大量平民价格的住宿餐饮的写生基地。

综上可知,以东北地域文化促进区域振兴发展,必须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把握地域特色优势,同时找到符合我国未来发展的总体策略,且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的更加绿色的产业发展方向,还需兼顧顺应时代发展,结合现代生活需求,注重多元文化结合,才能有效促进东北地域文化的区域振兴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杨宾.柳边纪略 中华书局1985:01.

〔2〕杨凯淇.关东三奇:棒打狍子瓢舀鱼 野鸡飞进饭锅里〔EB/OL〕http://www.chinanews.com/qxcz/news/2010/05-06/2266764.shtml,2010-05-06.

〔3〕刘文新.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生态环境,2007,(02).

〔4〕张娜,张景明.论东北地区民间编结的种类与艺术特征〔J〕.美与时代,2014-07-15.

〔5〕我国田园综合体的十大成功案例.〔EB/OL〕http://www.sohu.com/a/300061583_505583.2019-03

-09.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区域
Make ’Em Laugh
分割区域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擦桌子
大东北的春节
区域发展篇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