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常态下绿色消费与发展分析
2019-12-26王静蕾邓明莹陈怡帆孟钰明
王静蕾 邓明莹 陈怡帆 孟钰明
摘 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是推动绿色发展,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和农业转型的前提,提高发展质量的内在要求。我国过去30年的工业化,走的是依托自身资源的投入、大量的自有资源的消耗、消费压抑和出口拉动实现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消费需求高质量化,对于拉动我国的国民收入水平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推动绿色发展不仅要从供给上变动,同时也需要需求的不断改进。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实现绿色发展首先从绿色消费上入手,一,要给予消费者绿色消费的理念,从源头上激励;二,要善于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刺激绿色消费的需求。本文基于对绿色消费分析的基础上,并提出绿色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生态
联合国多次指出,地球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一方面是各国为发展经济推行不正当的发展措施,导致荒漠化、水污染、空气污染、甚至温室效应;其次,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超前消费、过度消费为主导致大量的浪费和产品不断地生产更新,缺少了持续可循环的过程,导致污染加剧、贫困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因此如果想实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首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消费习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多个场合提出过“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绿色惠民、绿色富国、绿色承诺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为协调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的重要机制,缓解环境资源压力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中绿色消费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保障。
一、绿色消费概念
绿色消费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动机”。所谓的绿色消费是一种以“绿色、自然、安全、健康”为宗旨,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和社会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指那些既能够达到人们的消费效用又能够有益于其身心健康,但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不是字面意思上的消费绿色的蔬菜、水果,而是一种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绿色文明的消费方式,杜绝一种奢侈浪费、花哨包装、铺张浪费的行为,追寻一种简朴、自然、舒适的生活状态。
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然是不言而喻,是相互依存、难解难分的关系。通常来讲,消费水平提高越快,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亦然。由此得知,消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在此情形下,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成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第一任务。
绿色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三驾马车中出口、投资呈现一种软疲的状态,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着一个稳定器的作用。要想实现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转型,仅仅通过出口导向型是不能实现的,主要的还是要通过我国国民的消费拉动,我国2019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达到了60.1%,这足以见得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程度,并且我国消费结构还在不断改变,需要进一步激发消费的活力和潜力。激活公众的消费潜力是当前和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能仅仅靠着消费规模数量的增加来实现,而更应该去挖掘消费的潜力,激励消费者参与经济发展中,进入市场购买消费商品,其中,消费绿色有机的产品作为主要的代表,以不消费自然资源、不污染环境为前提也属于绿色消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绿色消费减少了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的环节,以一种低碳环保的方式获得了同样的消费效用,保护生态环境,控制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运转。
二、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品质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一万五千元左右,扣除通货膨胀价格因素外,仍然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人们由温饱的主要需求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的不仅仅是满足果腹问题,更是要吃好,吃的有品质。
根据《2018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报告》研究数据得出,品质消费成为了当下消费的关键项。尤其是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上进行选购,选择的范围增加,选择的品种多样,这种方便的模式使得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买东西就感到幸福”的物质消费,而是更加注重品质消费。人们更加偏好健康产品或者更优质的生活类消费,如绿色有机果蔬、高端瓶装水、酸奶、健康保健品成为主流。
这是一个好的起点,人们更加注重对生活的要求,注重对周边环境的要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满足后,人们开始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对社会服务,对于环境品质的要求。根据天津市的报道,近几年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环保举报新闻热线”一年能达到180个举报电话。这反映出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品质的高追求,开始有了这种绿色环保的理念,其次就是要如何很好地发掘这种理念,由理念变成现实。
三、绿色理念推行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倡导推广绿色消费作为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六大任务之一,并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台前就一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发展理念。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牺牲环境、资源作为发展的牺牲品,然而我国现在经过40年的大发展,已然跳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必然要开始转型,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始,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首先,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上升从理念转变上是一个积极的方面,但从另一方面上看,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无疑对生态环境带来持续性的长期压力,我国社会消费总额近10几年来一直高速增加,据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万亿多元。并且,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和消费意识的转变,按照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消费增长的潜力将是巨大的。最后,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从2015年开始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据此,可以看到由于规模、结构等消费方式的问题,我国消费领域对于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的压力持续增加。
其次,消费对于能源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我国居民资源消费量持续增加,一方面由于工业化的大规模开展,并且大部分企业的技术落后、管理不当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由于居民的生活水平上升,意识不够完善。我国居民的能源消费量迅猛增加,2015年人均电力生活消费量达到551.7瓦,人均煤炭生活消费量68.2千克,这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其次,过度型、浪费型等不合理的消费方式严重加剧了资源环境问题。一直以来,中国人一直被“地大物博”的观念所支配,认为我国资源丰足,不需要去节约资源,完全可以世世代代享用。据估计,我国每年在粮食浪费上高达两千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欧洲人一年的口粮。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中国还有很多地方有着数千万吃不上饭的贫苦人民。同样的,“白色污染”严重,塑料袋看起来很不起眼,我们却不知道一个塑料袋自我分解要花费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一天会使用高达三十亿个塑料袋。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几方面:首先,我国的管理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备,政府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其次,居民以及企业的意识不足,没有形成一个环保的理念意识,或者说是我国经济转型过快导致公众的文化意识没有符合现阶段的经济水平。
四、加强政府管理,保障绿色消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推行绿色消费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相当大的阻碍,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利益问题成为促进绿色消费的核心问题,因此,从政府、公众、企业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消除阻碍因素,全面推行绿色消费。
1.政府发挥调控作用
首先,将绿色消费纳入到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议程,全面统筹规划关于绿色消费的法律政策问题。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的有序进行。目前,我国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较低,完全依靠生产经营者或者消费者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的条件还不具备。通常情况下,绿色商品的价格要高于普通产品的价格,许多消费者受到经济等各种问题的制约以及长期的消费习惯,往往选择非绿色产品。因此,生产者根据市场的需求,大批量的供给非绿色产品,从而减少了对绿色产品的供给,造成了一种逆向选择的问题,从而使得社会长期陷入一种劣等、污染型产品充斥的恶性循环中,从而导致消费者的选择权也受到了一定的侵害。
此时,政府需要介入市场,进行一定干预,通过补贴农户一定的种植绿色产品的费用,增加农户对于绿色、无污染的供给;加大对产品的检查、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于公众的教育宣传,加大一种绿色消费观念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相应提出特定的生态要求来约束市场主体,如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对企业的用电量进行限制或提高超额用电量的费率,出台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来限制生产者。
2.设立绿色税
庇古认为私人存产值和边际社会存产值往往不会相等,需要政府去干预调整,并且将生产企业因生产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定义为外部不经济性。他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最佳状态,指出如果市场机制不起作用,税收应该作为较为适宜的调节方式。因此,庇古认为政府应当介入市场,根据污染程度来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相应的罚款和税收,来弥补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因此,设立绿色税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一些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行为,同时促使他们实现产业转型或者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来引导市场走向。绿色税的征收既可以培育地方的税源,地方可以利用税收来进行转移支付,作为农户或者低排企业的补贴,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同时,可以控制原有企业的肆意排放行为,进行产业的转型,促进再投资、再发展,实现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状态。
五、加强消费者意识
消费者直接决定了绿色消费的程度。通过刺激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从而向市场传递绿色产品的需求信号,进而带动生产者去生产相应的环保节约型产品,形成一种绿色需求与供应的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因此,加大对绿色消费理念的宣传力度,向广大的消费者群体普及绿色消费的意识,通过全方位、制度化的教育实现一种全民普及的状态,发挥好基层干部的作用,定时定点区域化作业,提高消费者环境保护的意识。
首先,目前我国消费者呈现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淡薄。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西方文明的大范围渗入使我国消费者表现出一种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面子消费的普遍问题,这明显与我国现阶段还未发展成熟的经济大相径庭,一部分人喜欢相互攀比,追求奢侈品,消费心理扭曲,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政府前期的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导致我国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呈现僵尸化的状态,长期处于一种生产效率低下,能源浪费严重的状态。
其次,这里提倡的节约不是那种回归20世纪60年代的艰苦,而是一种生活上的朴素、简单,不铺展浪费,不钟鸣鼎食,反对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的状态。这里倡导的是一种适度节制、节能、环保、崇尚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新型消费理念。绿色消费,不仅仅是绿色食品,还有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
因此,要使得公众树立起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崇尚绿色消费的理念,这是一种行为方式,同样的,也是一种公民高素质的体现。在这种文化的引导下,人们会放弃原有一味追求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而是向着更高层次的一种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到其与自然生态中的关系和应负的社会责任,引导其新的消费行为,树立一种新的消费观念,学会保护环境。通过教育、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运用互联网、广播、展板的方式去大力弘扬“光盘行动”、“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民的节约意识,培育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让节约资源、绿色消费成为每个人日常的行为习惯。
六、发挥企业的作用
绿色产品或者绿色发展的源头在于企业,企业必须抓住绿色消费这个新机遇,创造需求,为自己开拓和立足市场。企业应当进行结构转型,处置高排、高耗的机器设备,转而采用一种清洁、高效的设施;另一方面,降低绿色产品的价格,大力开展相关产品的促销活动,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首先,大力新型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能否转变为行为主要取决于市场的供给多样化。目前,我国企业在绿色产品方面的认识还不足,市场可挑选的绿色产品種类少,且规模不大,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政府应当配合企业加大对绿色生产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绿色产品的研发,同时保证市场的稳定,为市场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稳定发展的环境。
其次,企业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使用,比如产品制造、包装、运输以及对副产品的处置处理、污水的排放等做出严格的要求。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做到零或者低污染的状态,尽量减少对有毒害的原材料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生产的效率,同时考虑对主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和副产品的最大价值化,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保证绿色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选择恰当的渠道开拓销售市场,提高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因此进行绿色营销是关键。为了使绿色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结合互联网线上销售渠道、分销、建立绿色果蔬专卖店,配合相应的广告来扩大绿色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加大折扣力度,开展免费品尝、促销、赠送等活动。
参考文献:
[1]周小李.《加快绿色发展 促进绿色消费》,经济日报(2016).
[2]周小李.《以绿色消费促绿色发展》,湖南日报(2017).
[3]《明确绿色消费战略定位与政策创新方向》,中国环境报.
[4]刘建刚.《绿色消费权与绿色税制的法律定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
[5]梁辉煌.《两型社会背景下我国绿色消费模式的构建》,消费导刊.
[6]刘建刚,王小明.《论我国的绿色消费及其法律保障》,河北法学.
作者简介:王静蕾(1999- ),女,汉族,山东省招远市人,济南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绿色金融和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