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探究
2019-12-26丁军凯
丁军凯
摘 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评价进行创新改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以人为本,在评价的过程中考虑用人单位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的内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中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建立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等方面的多元能力,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铺路架桥。
关键词:中职 德育 多元化
德育课程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知识、职业规划与指导等教育的主渠道,在“以德塑人、以德辅智、以德促劳”教育中发挥多种功能,是帮助各专业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公共基础课程,能让中职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去面对未来美好的世界。对德育课的教学成果该如何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以帮助学生建塑人格、规划生涯、发挥潜能为基本理念,从用人单位、家长、教师、学生等主体多元参与教学评价是当前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构建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认同度
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决定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效,是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考虑的重要内容。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评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个学生在德育课堂得到合理的表现和充分发展,让学生建塑人格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突出改革发展思路的多样化、人性化。因此,德育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因素,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动机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带着浓厚兴趣完成教学评价,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课程学习效果。
2.多元化评价体系应尽量科学、客观,准确衡量学业状态
教学评价应该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肯定学生的优点,并能发现和纠正学生的缺点,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中职德育课程评价应当做到尽量客观,指标设置应当做到高效科学,从各个维度映射出学生的德育水平,避免不同评价主体的主观因素影响德育课程评价的结果。
在评价主体多元参与下,应从不同评价主体的角度,对学生不同素质、能力和指标进行评价,让评价体系能较准确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智力发展情况,也要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的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用人单位、家长、教师、学生多元主体参与,用人单位表现、家庭表现、学校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情感态度、心理状态、人际关系、职业技能、社会参与等相结合,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3.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德育课程教学评价要敢于破旧立新,使学生从被动的评价中解脱出来,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色,重新权衡职业生涯发展,让德育发挥应有的导向效应,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针对中职学生大多数是文化课较差的学生,德育教学评价不能仅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的考查,引入家长、用人单位的社会评价,更应关注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育教改可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理论、能力、行为、素养等方面有明显的成长和改善,弥补学生与教师、家长、企业之间的认知欠缺,促进各方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
二、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需要,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效果最核心的衡量指标是德育课程能否同时满足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评价指标,不仅仅涵盖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家长与用人单位对德育的考量,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治水平,也能多维度衡量学校的德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德育课程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是由用人单位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四维度构成。其中,用人单位评价权重占25%,教师评价权重占35%,家长评价权重占20%,学生评价权重占20%。
1.用人单位评价
主要包括同事、主管领导(师傅)两个方面的评价,其中主管领导(师傅)评价权重占60%,同事评价权重占40%。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同事和学生共事、接触最为紧密,同事可直接了解学生的言行举止、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劳动纪律、吃苦耐劳精神等内容。主管领导(师傅)做出的评价客观上代表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这个评价主体的设计直接代表着学校教育能否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绩效,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核,代表性指标有职业礼仪、劳动纪律、沟通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担当和职业规划等,见表1。
2.教师评价
主要分为班主任教师评价和德育课教师评价两个方面,德育教师评价权重占60%,班主任教师评价权重占40%,见表2。在校阶段的评价由班主任主导,因为班主任长时间地与学生相处,能精准掌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主要从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交流与沟通、团队合作、班级荣誉感、主动承担班级的任务等方面进行评价。德育教师是德育课程教学过程的主要责任人,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形成的引路人,能客观评价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上的表现,譬如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有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能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是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
3.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从学生情感、日常行为和责任感、职业理想等个体成长和发展进行评价,也是职业教育目标的要求,其中父亲和母亲评价各占50%。让家长参与教学评价,教学效果会有很大提升。个人品德和素养是德育评价中家庭关注的重点,相较于知识灌输和知识运用,学生情感、日常行为和责任感、职业理想等是家长关注的核心,让学生学会做人更是家长的关键期盼。家长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交流与沟通能力、正义、积极向上的心态、明确的职业理想、日常生活习惯和个人行为、家庭责任感等,见表3。
4.学生评价
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个方面,其中学生自评占40%,学生互评占60%,见表4。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不仅关注学生学会知识和考试成绩,还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的主体,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以成功者的心态去迎接未来。学生成为课程的主导者,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课程的热情,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更能给学生一个客观观察的视角,让学生从评价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客观分析并解决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态度、收获、感受以及努力的程度等进行评价,极大地改变了德育课程上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收获学习方法和提升综合素养。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组内学生互评,让学生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品质和反思自己,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正确地评价他人,也为德育教师确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同时,在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先导作用,要从用人单位、家长、教师、学生等主体设定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要求,多引导学生参与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确保中职德育课程多元化评价改革顺利进行。
三、结语
通过对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研究,探索出用人单位、教师、家长和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价重要作用,促进教师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德育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运用,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色,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倾向,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建立自信,客觀、公正地评价学生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拓展德育课教学评价的创新视野,也是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邓丽丽.中职德育课多元化教学评价探究——以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德育教学实践为例[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5.
[2]许杰.中职德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浅探[J].职教通讯,2015(15).
[3]张胜杰.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初探[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4).
(作者单位: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