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究细节,力臻完美

2019-12-26王淦生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金表澡堂标点

王淦生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文题简析】

这则作文材料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而本质,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物各有性,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凸显个性;美美与共,宇宙的价值恰在于和而不同。材料由四句话构成,从三个层面加以解说,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第一句话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得味之“盐”,形象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一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构成对比,即将水、盐的同性叠加和“五味”的“调和”“共存”这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意在暗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与“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上文所言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准则,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材料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言说情境,让考生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形象到抽象引申发散,进而谋篇成文。

【考场原作】

澡堂滋味

● 江苏一考生

看到这题目,忽然想起澡堂(不提倡考生用题目中的材料当作文由头,或直接以“看到题目”之类的话导入话题。这样做虽然有开门见山直入话题的便捷,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的“独立性”和整体感。所以,只要不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还是尽量避免这一写作习惯),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虽然起身之后,或翩翩美衣或衣衫破旧,各有各的人生,此刻却是同一屋檐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作者的构思和语言都堪称老到圆熟,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段话中的标点没能处理好:带有铺陈色彩的排比句之间宜用分号,列举未尽时应用省略号。如果说语言是一个人的一张脸,那么标点就是这张脸上的粉黛,施用得当,会使你的这张脸层次分明,更加动人)

随意说说(“说”改为“品”更为妥帖)这滋味(这个过渡句最好独立成段,以突出“滋味”一词)。冬天里(洗澡应当不分季节吧?)洗澡的大老板,手腕戴了金表,沉甸甸,褪下来,交跑堂手里,暂时存于跑堂的手腕上——放进抽屉或箱子,不稳妥,(还应是分号)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几十万的表就飞不走。跑堂也曾对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点酸溜溜的羡慕,此刻却是甜滋滋的享受。短暂的戴表时光里,跑堂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半个小时后便物归原主,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拎茶瓶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闪烁晃眼。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最默契的应该是有人问几点,他看表名正言顺,凝视片刻,略带迟疑,又斩钉截铁,告诉你几点几分,容不得你有半点迟疑。(这段描写非常传神。作者通过细节描写,生动表现人物心理。但标点的处理上仍显粗疏,最末一句的“迟疑”应改为“怀疑”)

这酸和甜虽然短暂,却也一晌贪欢。(这一总结很是到位,同时又点明了主题)

跑堂是苦生活,揩毛巾添茶倒水,靠茶水钱糊口,(应为句号)许多老头爱泡澡,驱散一身困乏,可每天付(“付”改为“买”更恰当)澡票已穷于应付,自带茶水,偌大的堂口歪七八扭躺了一片锱铢必较的老澡客,自然让跑堂头疼。常起口角,辣味十足。有一老头,不洗到打烊不起身,似乎也自知理亏(谈不上“理亏”,最多“歉疚”而已),毛巾把子也不劳跑堂动手揩,躺在角落里孤云独自闲,甚至还带一大苹果啃,持久战深谙其妙(有语病。可以追求语言的古朴,但更须注意自然顺畅)。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这几个句子,推敲不够,存有语病)。像这类洗光澡(这类方言土语最好打上引号或稍加解释)的老头好几个,人情世故不是不洞然观火,但就舍不得这钱或者别有难处。老头子们齐聚澡堂,蹉跎时光,各自疏慢。不吃茶的老头和跑堂,他们这样势同水火,却又每天风雨无阻地处于同一屋檐下,彼此厌倦,各翻白眼,却又天长日久的(“地”字之误)活(“活”改为“守”更好)下去。

这苦和辣,也是人情冷暖的滋味。(这两段描写了澡堂中的另外两种“滋味”,语言生动而有韵味。不足之处是语言推敲不够,略显粗糙,尤其是后面这段总结语,最好能与前面遥相呼应,句式保持一致)

澡堂里,必然有一帮闲人说客(“说客”一词运用不当,宜改为“谈客”),由他们讲新闻(这里最好加上一句“为世界操心”,以跟下一句对应),论历史,替古人担忧,才有意思。却也不要见解正确,有理有据,那是百家讲坛专家的事,(这里应该用句号或分号)这里妙就妙在信口而谈,眉飞色舞,捕风捉影,却又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以不切题为宗旨的胡扯是其神韵,样样属实反而失之于教条乏味(“不切题”和“属实”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需要加以修改,使其前后内容上构成对比)。春风得意(何来“得意”?改为“满面春风”似更合适)的说客(应改为“谈客”)里,有退休而不甘寂寞的老教师,地摊上翻(“贩”字之误?)来的野史说的(“的”“地”“得”不分,學生之通病,即使是一些正规出版物上也极为常见,值得老师、学生重视)有鼻子有眼。听的人多(这句话多余,因为这里谈的是“说”),有见闻广博的老司机,走南闯北,一肚子故事写出来就是一部阅微草堂笔记。(还应该是分号)有嗓音圆润的歌唱家(估计当是“民间歌唱家”),衣服没穿好忙不迭的(“地”字之误)献艺,一曲小白杨听的(“得”字之误)众人摇身赞妙(一部书名、一首歌名都应加上书名号)。

(这里少了一段类似于前面两段描述之后的总结性段落,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应该保持前面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样式,凸显出“一唱三叹”的结构特色)

阿城有个比方,人文就像盐,看得见、摸得着;又像盐,融于人类生活,不知道的,以为没有什么人文,以为没有人文,人类也可以生活。我觉得这些澡堂说客,是一把盐,因为这把盐,澡堂不再平淡,有了咸味。(这一段应该是对第三个层次的描述的总结。从全文看,这样处理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少了前两个层次之后的议论性结语,使文章前后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感;二是这一段又无法总括全文,使文章缺乏完整感。所以,一要在这段话之前加上一个类似于前两个层次之后的总结性语段,二要改写这一段,使之成为全文的总结)

【瑕瑜互见】

这篇考场作文视角独特,选取了澡堂这么一个众人汇聚百味俱全的场所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的主题,很有眼光和创意。在构思和表达上亦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这篇文章还存在着一些瑕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头处显得仓促草率,导入话题要更加“艺术”;二是文中语言、标点的推敲稍显粗疏,有必要加以润色;三是结尾部分未处理好,缺少与前面两层保持一致的结语,且没有总结全文的语段。所有这些必须在修改、升格中加以解决,使文章亮出凤头,结构精致,文从字顺,收篇完美。

【修改升格】

澡堂滋味

● 江苏一考生

要说人与人之间最易于交流与交融的场所,我看非澡堂莫属。君不见,各色人等脱衣入池,悉成裸形,全无遮拦;热气腾腾的池水里众生平等,共存共生;揩完热毛巾在躺椅上休息,街谈巷议,百味纷呈……虽然起身之后,或翩翩美衣或旧衣弊衫,各有各的人生,但此刻却是同一屋檐下,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修改了开头引语,校正了标点符号,润色了个别语句——文章开头这段的表达更显得精致、顺畅、自然、切题)

还是让我们一起品品这澡堂中杂陈的五味吧。(修改后,一是让这句话独立成段,以承上启下,突出主旨;二是将“说”改为“品”,更能与“味”一词相配)

光顾澡堂洗浴的大老板,手腕上戴了块金表,沉甸甸的。褪下来,交跑堂手里,暂时存于跑堂的手腕上——放进抽屉或箱子,不稳妥;跑堂戴上,人在手表在,几十万的表就飞不走。跑堂也曾对戴金表的成功人士,有一点酸溜溜的羡慕,此刻却是甜滋滋的享受。短暂的戴表时光里,跑堂神采奕奕,精神焕发,虽然半个小时后便会物归原主,但是此刻表是跑堂的表,跑堂是戴金表的跑堂。跑堂拎着茶瓶替客人添茶,一路金表闪烁晃眼。他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时间;最默契的应该是有人问几点——他看表名正言顺,凝视片刻,略带迟疑,又斩钉截铁,告诉你几点几分,容不得你半点怀疑。(这段话的修改,一是在文字上作了适当的润色,使语言更自然顺畅;二是校正了部分标点符号,使标点更规范,表达更严谨)

这酸和甜,(“酸和甜”后加一逗号,为的是突出这三个字)虽然短暂,却也是一晌贪欢。

跑堂是苦生活,揩毛巾添茶倒水,为的是赚几个茶水钱糊口。许多老头爱泡澡,以驱散一身困乏,可每天买澡票已穷于应付,于是便自带茶水。偌大的堂口歪七八扭躺了一片锱铢必较的老澡客,自然让跑堂头疼。常起口角,辣味十足。有一老头,不洗到打烊不起身,似乎也自觉歉疚,毛巾把子从不劳跑堂动手揩,一人躺在角落里孤云独自闲,甚至还带一大苹果啃,真的是深谙持久战之妙。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似已进入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廓然无我,他人笑骂全当耳旁风。像这类“洗光澡”别无消费的老头好几个,他们人情世故不是不洞然观火,但就舍不得这钱或者别有难处。老头子们齐聚澡堂,蹉跎时光,各自疏慢。洗光澡的老头和跑堂,他们就这样势同水火,却又每天风雨无阻地处于同一屋檐下,彼此厌倦,各翻白眼,却又天长日久地厮守下去。(這个语段的修改主要还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润色语言,修正句病;二是斟酌标点,修补瑕疵)

这苦和辣,虽然味重,却又能恬然相安。(句式和语言稍加更动,为的是能与前文遥相呼应,以显出结构的精致和层次的清晰)

澡堂里,必然有一帮闲人谈客,听他们讲新闻,为世界操心;论历史,替古人担忧,那才叫有意思。也不要见解正确,有理有据,那是百家讲坛专家的事。这里妙就妙在人们眉飞色舞,信口而谈,捕风捉影,却又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不着边际、信口开河的胡扯是其神韵,样样较真、有理有据反而失之于教条乏味。满面春风的谈客里,有退休而不甘寂寞的老教师,地摊上贩来的野史说得有鼻子有眼;有见闻广博的老司机,走南闯北,一肚子故事写出来简直就是一部《阅微草堂笔记》;有嗓音圆润的“民间歌唱家”,衣服没穿好忙不迭地献艺,一曲《小白杨》听得众人摇身赞妙……(这一段主要是作了词句的删改和语序的调整,使表达更顺畅自然;“的”“地”“得”使用上的纠正,使语言更规范;还有就是标点符号的校正,有助于语言表达更精确到位)

这真和幻,虽难考究,却透着人心向背。

(加上这样一个小语段,延续了上文先叙后议、叙议结合的样式,凸显出本文“一唱三叹”的结构特色)

阿城有个比方,说人文就像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又像盐,是融于人类生活,不知不觉的。我觉得这澡堂生活融入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人文”,就像是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加了一把盐,因为这把“盐”,澡堂里的味道便不再平淡;也因为这把“盐”,我们的生活更有了令人深深回味的意蕴。(改写了这一段,使之成为全文的总结;突出了“人文”对于澡堂的意义,实际上也就是“人文”对于我们的生活的意义)

【升格总结】

这篇考场作文原本“基础”较好,所以作这样的修改升格在不少人看来也许有几分“吹毛求疵”的嫌疑。实际上,正因为作者的写作基本功不错,作文质量较高,我们才更应对作者严格要求,对作品慎重对待,这样才不会浪费作者的才情,不会因各种可以避免的瑕疵影响了文章的得分。这篇作文的修改升格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开头和结尾的打磨,语言和标点的斟酌,结构和段落的微调。通过这三个方面的修改、润色和加工,这篇作文基本上达到了立意鲜明、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内涵深厚的效果,可以作为一篇作文训练的范文。

猜你喜欢

金表澡堂标点
标点兄弟的春游
缺少标点的谜语
我的中世纪生活:洗澡
是谁拿走了金表
小乌龟学标点
金表是谁偷的
谁是小偷
有趣的标点
电信局长进澡堂
皂滑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