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物联网专业开发建设探究
2019-12-26薛冷丁亚楠姚菊娣
薛冷 丁亚楠 姚菊娣
摘 要:物联网作为新兴信息化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职作为職业教育重要一环,紧跟国家教育政策以及社会行业导向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充分解读国家关于物联网专业政策内容,深刻剖析物联网人才类型以及需求,结合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学生就业六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以此促进中职物联网专业开发建设。
关键词:物联网 中职 教育政策 专业开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已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生产中。我国“十三五”规划专门将物联网设置为重点发展产业,结合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导向,物联网势必成为新一轮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地之一。
一、职业教育下物联网专业现状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教育政策紧跟产业发展步伐,将国家战略体系及物联网专业引入学校。截至2019年初,我国开设物联网专业的本科院校有500多家,高职院校300多家,而中职院校不足百家,因此,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迫在眉睫。
二、中职物联网专业开发建设可行性分析
1.国家教育政策导向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重点扶持一千所左右的中职类院校发展建设,对于国家强化的重点产业对应的专业实施针对性对口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批科技创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高水平中职院校。同时,《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以物联网规模化发展应用为主线,坚持创新驱动,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批集信息技术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2.物联网技能人才需求
目前,物联网概念下的企业数量众多,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人才供给很少,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巨大,加之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普及度越来越高,所以人才形势十分严峻。物联网人才需求呈金字塔状,自下而上依次为技能型、应用型以及研究型。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肩负起为社会和企业培养物联网人才的重任。
3.技能大赛作用
2013年,我国教育部发起,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行业、地方一同举办的全国性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大赛设立之初,主要是规定动作,题目以技能实现为主。随着竞赛逐渐演变,物联网赛项将主体转变成物联城市、商品商业条码、安防、交通、智能家居等因素共同结合的赛题方向。物联网技能大赛日益集中在引导学生应用、实际项目开发上。竞赛的设计已经实现从虚拟到真实,从概念到应用的变化,通过竞争,折射出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培训方式变化的发展。因此,技能竞赛促进了物联网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而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也促成技能大赛的顺利举办,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三、中职物联网专业开发建设方案
1.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是培养物联网人才的关键。物联网专业涉及技术面广、人才需求多样,因此,普适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契合职业院校的需求,不同于高职类院校重点培养工程型人才,中职院校应集中在物联网技术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工程实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开设物联网专业名称为物联网工程,而职业教育开设专业名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但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动态变化,物联网课程需要紧紧围绕物联网技术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内容,逐步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
作为新兴专业,在职业院校课程标准还在探索之中,结合高校已开设的物联网相关课程,中职物联网应用专业课程应包括物联网技术导论、嵌入式系统技术、RFID技术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Android应用开发、物联网安全等通识性课程;同时,职业院校要根据当地产业的经济发展,编写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校本教材,例如物联网设备安装与维护、物联网综合实训等课程。
3.师资队伍培养
(1)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从企业引进专业对口人才,因其具有物联网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项优势,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学习,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2)专业教师到物联网企业锻炼。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完成计划的任务,并根据工作实际情况,记录实践与教学不匹配的情况,最终以报告的形式共享,并为教学改革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
(3)专业教师接受物联网技术培训。通过接受高校或者企业目标明确、知识模块清晰的集中培训,让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快速上手,掌握物联网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前沿技术,以便更好地将所学转化成教学成果。
4.实训基地建设
先进性。物联网专业建设的实训室必须抓住技术发展的前沿与核心,从设计布局开始,做到统筹兼顾物联网设备的先进性与可扩展性。
适用性。设备必须适合不同教学场景。模块化的实验箱作为教学基础的首选;模拟沙盘用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实训墙类场景实训设备提供给综合实训课及技能大赛。
多层次。
第一层次:培养单个知识点应用实践的能力;
第二层次:培养综合技术应用实践的能力;
第三层次:为学生毕业设计及社团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第四层次:满足专业教师科研和教学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必要的。可以使用物联网技术、实景录播、云平台等方式,使物联网的实践教学更生动高质。
据统计,全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互联网专业实训室的硬件设施都不够健全,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质量的教学需要完善的实训设施作为保障。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在实训室建设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已有的实训室;二是改造落后的实训室;三是建设新型综合实训室,通过以上三种方法,做到整合已有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训室体系。
5.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的必要性。物联网专业实用性很强,其在应用实践上主要依赖硬件设备,对于基础较弱的中职生来说,理论接受能力弱,适当增加实验课可以减少课程的难度,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物联网涉及范围广泛,学校只能使用“有限覆盖无限”,校企合作可以弥补学校的局限性。
(2)校企合作的迫切性。许多中职学校开设并招收了物联网专业的学生,但在培养物联网人才方面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缺少专业教师,缺乏经验,迫切需要解决和企业合作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校企合作可以借用企业人才的力量补充学校师资的不足,校企合作的人才专业深度可以迅速提高学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且有助于确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把握好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先期。
(3)校企合作模式。现有的模式包括:实训设备采购合作服务模式、设备商提供的教师培训、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物联网学生、学校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校企业合作基地等。
未来的模式包括:公司与学校合作建立了校企物联网研究中心,联合开发测试设备和实验教材,以及订单培养物联网专业学生;物联网已经解决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校企合作也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校企合作能够破解职业院校内涵建设难题。可以通过前期国培、省培教师单位及相关企业以及研究所等建立物联网产学企研联盟解决;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内的专业教师在2~3年内完成物联网工程师的基本项目开发、系统集成和实现能力。积极申请各类物联网教学科研项目,利用工程项目提高自学科研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且也需要企业变短期、单一形式的合作为长期、多样化的合作,实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优先获取高质量中职毕业生,并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共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在学校推广企业产品,开发潜在客户等等。
6.学生就业
物联网专业就业方向众多,针对中职院校学生特点,输出人才主要为技能型、施工型,学生可以在校考取物联网技能等级证书,例如初级的物联网产品营销员、物联网应用调研员;中级的物联网商务应用师、物联网网络管理师以及高级的物联网项目运营师、物联网高级监理师等。2019年4月国家发布了13个新职业,其中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物联网安装调试人员,都是学生就业可选的方向。
四、小结
中职物联网专业开发建设需要创新理念,发挥创造性,破解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的难题,职业院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需要大量具有先进理念的“最后一公里的机构、人才”的参与,物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开展与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蒙树森.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現代职业教育,2018(1).
[2]黄永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开发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8(23).
[3]温李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建构与实施[J].通讯世界,2018(2).
[4]魏振媚.浅析物联网实训室的建设[J].职业, 2018(05).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