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底蕴”的光芒照亮全篇

2019-12-26唐惠忠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底蕴

唐惠忠

【问题点击】

文化底蕴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而厚重的文化底蕴最能提升笔下作文的思想水准和艺术品位。所谓凸显文化底蕴,就是说要通过你的文章,把你在平时积累下来的文化素养充分反映出来。

【技法指导】

如果考生作文中洋溢着浓浓的文化味、书卷气,无疑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赢得他们的青睐。那么,议论性散文如何凸显文化底蕴呢?下面几种方式值得借鉴:一、融入中国元素

“中国元素”范畴极为广泛,包括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音乐、绘画、书法元素,也包括独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饮食文化、器具文化以及历史典故等。将这些元素自然恰切地融入作文,从文化的角度“探前因,察后果”,或者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那么你“烹调”出来的作品,必然底蕴深厚而易获好评。请看2019年江苏考生《曲之和合》一文的節选:

谈及众多琴谱,内行人大多推《神奇秘谱》为最。可知这是为何?就在于它深谙音乐的妙旨:各居其位,各行其道,各显其长。

在上卷“上古神品”中,有吞日食月的《酒狂》,也有静沐秋雨的《玄默》。有忘怀古今的《八极游》,也有踯躅人间的《泽畔吟》。就连《广陵散》的杀伐之气,也如一场秋凉被消解在了《梅花三弄》的暖阳醺风之中。不同的曲调,不同的性格,没有高下之分,没有贵贱之别,无一例外都是上古神品。得此一辑,顺次演奏,方能悦众生之耳,入百家之心。

笛曲悠扬清婉,而笛曲之最当属《鹧鸪飞》。小工调的《鹧鸪飞》本宜萧而不合笛,但时至今日,广为传奏的是陆春龄先生的笛奏改编版。其韵律醇厚而细腻,快慢有致,于内里融入了箫的幽静典雅,也保存了笛的清亮脆响;曲调更是行散错落,大气清明。和合之美,便显了个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节奏不断加快,少有人愿意定下神静下心来,将各种曲风之美糅合为一体。更多的人,带着一式一样走访江湖。流行音乐共用同一个demo,某小段处稍加修改就变成新曲。摇滚音乐更是为追逐“摇滚”而单一重复……当今乐坛的可悲便在于此:音乐人不愿,也不敢去追求“和合”了。

但是还好,仍有纯粹的音乐人挟着才情怀揣着热爱,潜心尝试,做出了饱含和合之美的音乐。例如《北京一夜》,以摇滚为本体,却又出人意料地加入了戏曲元素,别出心裁的戏腔加入毫无违和感,像是摇滚与戏曲本该完美融合一般。这就是不同音乐元素的碰撞与调和,更是来自不同乐种灵魂的共鸣。

中国古乐认为各种调式都有它的秉性,非得各居其位、调和运用才能谱出好的曲子,这也正是当今很多音乐人所欠缺的观念。

事实上,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正是中国人开阔胸襟的体现,正是“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可存,万物可用,万物可期”理念的结晶!这曲儿,因和合而为“曲”;这国家,因和合而成为“”的统一体。

致敬,这华章之曲;

致敬,这融合盛世!

该考生充分扬己之长,紧扣乐曲中的“和合”与“单一”,联系我国当今音乐发展现状,巧妙地将“和”与“一”的关系解说得清楚明白,其中不乏独特思考与深刻洞见。主体部分的阐发恰到好处,事例多而广,同时又不堆砌冗余;文末由“中国音乐的兼容并包”拓展到“中国人”的“开阔胸襟”,作者的眼界可谓开阔,认识可谓深入。

二、引述诗文名句

行文时恰到好处地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诗文名句(尤其古诗文名句),不仅能增强议论性散文的说服力,还能彰显作者广博的学识,并增强文章的典雅性、感染力。如中学生优秀作文《食物:别样的语言》中写道:

老话说:“不时不食。”意思是吃东西要应时令、按季节,到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而反过来说,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

……

中国人似乎在很久之前就有按时令吃当季食物的习惯,而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郑板桥仅用两句诗,就在我们记忆里将鲜笋鲥鱼和着春风炖烂煮透,让它们再也不可分离。“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白朴《天净沙·夏》一曲中,瓜的爽口甜美更是衬托出夏之惬意、清爽。“秋风起,蟹脚痒”,区区六个字,联想中个大黄肥的大闸蟹的诱人形象把每个人的心搔得痒痒的,同时叫人想到阳澄湖边芦杆摇曳的景致。“寒羊肉如膏,江鱼如切玉”,被贬官的张耒自摆家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于是放言“谪官但强名,比者何不足”,成就了一个独特的豪爽之冬……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落下颇具烟火雅趣的一笔,也给我们呈现了融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对于时令与食物奇妙羁绊的认知。

“食物也是季节特殊的一种言语”,此文入题角度别具新意。作者开篇引用《论语·乡党》中的“不时不食”,由此进入正题;接下来先回忆小时候的清明时节尝青团,再引述一系列“流传千古的诗词或俗语”,借以揭示“不同的吃食——这别样的语言,自然就代表了各种时节”。文中多个段落采用一句一例的铺排方式,丰富了文章容量,“扬州鲜笋趁鲥鱼,煮烂春风三月初”等诗句纷至沓来,辅之以“秋风起,蟹脚痒”的俗语,读来气势充沛又趣味盎然。

三、评说文化名人

面对命题,精心选取自己倾心、熟稔的文化名人来诠释题意,在记录其生平经历的基础上,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价,借以表明观点,这种类似人物评传的写法,也能有效凸显作文的文化底蕴。2019年高考上海考生的《采菊瓦尔登湖》就是一个范例——该文用一种对比的视角评议陶渊明与梭罗,揭示出中国文化的深沉与隐秘;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就是在这样的对比下,中国文化的不同才更为彰显,才会更加展现其迷人之处”。难得的是,文章没有停留在以上层面,而是继续在深度上作掘进——作者联系现实,有力抨击了“追捧外来文化的风潮”与盲目自卑的偏狭,号召读者“拿出不被奴役的创意”来。又如2018年天津考生的《君子大器》,聚焦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与“十年辛苦不寻常”的曹雪芹。考生先分别以“苏东坡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保持从容豁达者方是大器君子”与“曹雪芹用泣血的文字告诉我们,心怀悲悯者乃是大器君子”作评价,最后归结为“从容豁达,悲天悯人,愿你我都可以成为谦谦君子”收尾,通篇脉络分明而又一气呵成。

【高考借鉴】

一瓢水

● 2019年江苏考生

王立群教授说《史记》的时候评论道:“刘邦会用人,他就像一瓢水。一锅汤,盐放多了,醋放多了,加那么一瓢水,味道就正好。而项羽不是,他是辣椒,一道菜到最后只有辣味,那还能吃吗?”

我们都知道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萧何是必不可少的盐,张良是提供鲜味的生抽,韩信是增添声势的姜、醋,樊哙是性情刚烈的花椒。还有那些八角、茴香、蚝油、大蒜,出锅前撒上的香菜和葱,等等。这些调料在刘邦手下,各司其职,取长补短,便觉五味调和,余香满口。若遇上个不懂烹调的人,特意偏重一种味道,结果便是盐多则太咸,酱多则太鲜,醋多则太酸,姜多则太辣。

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充当着盐、酱、醋之类的角色。要想五味纷呈而非乱成一锅粥,就需要有人来充当这一瓢水。

在人才聚集的地方,“一瓢水”多半由有智慧的领导者担任,古代的统治者刘邦、曹操,近代的大学校长蔡元培等,便是如此。他们手下的人才都具有两种特点,一是丰富,百味纷呈;二是协调,咸淡适宜,五味调和。

丰富来源于兼容并包。空有水,没有酱,只能是淡而无味。曹孟德唯才是举,在他还没有老糊涂的时候连祢衡都能容忍。蔡元培则是将北大变成了文化交流、思想碰撞的园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学者坐而论道,维新派和守旧派的教授在隔壁教室互相批判对方的观点。各位教授也乐于向他推荐自己“博学的敌人(learned enemy)”来北大任教。

协调来源于管理智慧。一瓢水要加得正合时宜,不多不少。古代杰出的君主也一定深谙制衡的道理:刘邦懂得收走韩信的兵权,让这颗生姜不至于太冲;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当文学掾,才能发挥作用,又不至于犯上作乱,曹操的后人显然就没有这种智慧。

那么,这些充当一瓢水的人,自己就是无色无味的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脾性和味道;只是他们能暂时放下自己的成见,客观公正地评判他人,使一瓢水中没有自己的味道罢了。在不需要他们调和五味的时候,他们也都活出了自己的味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许许多多味道不同的人,此时也需要一瓢水来调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聚集在某位特别有智慧的领导者之下,但同样需要五味协调。这时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稀释自己,以求得与他人的融合。我们泼出去的,是一瓢带有自己味道的水。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仅能看清他人,也能看透自己,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凸显自己的味道,什么时候得把自己稀释得无色无味。

于是,世界因五味杂陈而深沉,因五味协调而令人向往。

【点评】

本文善设譬喻,由味及人,以大量历史人物为例,谈的是人的多样性、个性以及用人的智慧,其角度新颖独到,与材料契合度高。考生先谈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里的排比颇见功力;进而揭示五味之所以能调和、能共存相生,取决于那关键的“一瓢水”,即领导者用人与管理的智慧;然后回归“物各有性”,强调领导者调和他人个性的同时亦不失自己的个性;最后补充论证了“并非聚集在某位特别有智慧的领导者之下”时,“同样需要五味协调。这时候,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稀释自己”,其思路逐层递进。

综合看来,文章立论有新意,且论据详实,说理生动,分析透彻,是一篇议论类佳作。

【自主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陆游的诗句告诫我们,做学问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结合自身经历,提醒我们穷究事理需要的是亲历与实践。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学生佳作】

折一支莲蓬

●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倪佳仪

表弟生得伶俐,从小就多其他孩子几分灵性。后來我家搬家,再见他时,他已读小学二年级,饭席间被家长们鼓动着起来背古诗。一首《清平乐·村居》在孩童软糯的声音和摇头晃脑的动作中倒别有情趣。我把他搂住,笑着问:“这词是什么意思啊?”他突然间有些呆愣:“不知道。”一旁的小姨忙加入话题:“是老师扩充的诗词,说从小多背些古诗是非常必要的。但毕竟才二年级,都是直接背的。”

我想起我这个年纪时,妈妈捧来一大簇莲蓬,一边剥着莲子一边给我讲“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画面,不由为表弟叹了声气。我总觉得文字、文学这类东西,唯有经过亲历与体味,才能真正融入你的生命,并且滋养你的成长。

曾经看过一本介绍象形字的书,说“熙”这个字,火底,上部那个类似“臣”的部分指女性的乳房,“巳”代表小孩的模样,整个字的就是古人根据生活中经历的母亲在暖暖的火边喂孩子的场景所造。而在对母性温暖的感触下,“熙”字,自然而然被赋予了光明、和乐、吉祥的意思。不错的,正是在古人的经历、感受与思索中,一个个汉字才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来帮助世人阐释人生真谛,从而创造出光辉的文明。

而后世的人们在对于事实的探索、事物的理解方面,也始终奉行着亲身体会、获得真理的信条。晋惠帝的一句“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极其荒诞。如果细细分析,他说出如此可笑的话,跟他生于皇宫,从来没挨过饿,没有常识,不知人间疾苦自然有着极大的关系。

《尚书·太甲下》中有云:“弗虑胡获,弗为胡成。”意思是没有思考体会,哪里会有收获;没有自身的实践,哪里会有成就。你是否听说过“胸有成竹”的典故?该典故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精于画竹,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经常亲自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把心中印象画在纸面。竹子的形象都深深烙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画竹,他都非常从容,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文同正是有了亲身经历,自己的体会,才能不视竹而画竹,最终拥有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参与、体味无疑是重中之重,那么放眼人生,自我的经历与感悟,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必修之课?远离喧嚣,独处异乡,低迷后的辉煌,荣耀后的落差……往往这些或起或伏的经历正是命运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能让你改变,让你前进,甚至让你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然而,身处步履匆匆的当今时代,多少人的人生旅程缺失了需要自己经历才能有所体会进而彻悟的部分!这些内容是否只需通过他人的文字或口述就可填补?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俗气一点讲,好比你看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无论它的镜头拍得多细微,你还是只能一边眼巴巴地瞧着一边咽口水,因为你没有尝过,也就无法获知这些菜究竟是何滋味。

假如你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之旅里缺少了某一段需要自己去走的路,那么我想说,这还不算糟糕,至少长路漫漫,勇敢地尝试一下、经历一番,依旧是大有机会的;可怕的是那些满足于字面了解或是畏于前路不确定性的人们,那么我很抱歉,你的人生将是难以触及事物真谛的,也会是无法美满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下一次遇见表弟时,折一支莲蓬给他,一定是极好的。

【点评】

这是一篇内容充实、富于底蕴的议论性随笔。作者由生活现象发端,提出了“文字、文学这类东西,唯有亲历与体味一番,才能真正融入你的生命,并且滋养你的成长”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论点,作者多方援引,既“说文解字”,又正反对照,字字句句不离“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参与、体味无疑是重中之重”。如果仅到此为止,本文也已算是一篇有新意且材料扎实的好文章了,可取的是,作者还深入掘进了一步——将题意引申至“放眼人生,自我的经历与感悟,又何尝不是每个人的必修之课”这一层面。该部分阐述相对简略,但“好比你看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的类比论证还是颇为机巧的。进入收尾部分,作者既总结上文,再次突出人生“长路漫漫”,该“勇敢地尝试一下、经历一番”,又有机地对接开篇,以“折一支莲蓬给他,一定是极好的”一语,含蓄地绾结了题旨。

猜你喜欢

底蕴
小草
底蕴
度假迷情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奇妙的博物馆
大数据下的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策略新探
诵读经典诗文,底蕴品行双提升
追寻诗意的语文,奠定成长的底蕴
感受文化底蕴完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