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交替 双元培育技能人才
2019-12-26郭立新周坤
郭立新 周坤
摘 要: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各骨干专业以工学交替为载体,探索校企联合办学、双主体育人。幼教、汽车、烹饪等专业相继与红旭达、蓝天幼儿园、粤华汽贸、鹤鸣嘉印象等企业签订协议,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岗位要求,加深对专业的认识,通过岗位实践,使学生了解了生产技术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工学交替扎实有效地推进了校企联合双元培育的技能人才培养进程,成效显著。现以笔者学校的数控专业为例,具体介绍学校实施“工学交替”的流程、做法及成效。
关键词:工学交替 双元培育 校企联合办学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大课题“基于‘工匠培育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ZJA1316002)研究成果。
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学校,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选择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作为主要试点专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要求,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学校两个办学主体作用,该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流程与做法
1.坚持原则,优选合作企业
“工学交替”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的区别在于,一是学校的学习与企业实践可以有效结合起来,将实际企业实践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学习过程也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从而弥补了传统单一理论学习的不足。因此,“工学交替”可视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并表现出诸多优势,可在学习中广泛使用,具体到实际学习中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适应性原则。首先,实际学习中要认清企业所发挥的作用,是为学生能够更好获得职业技能所服务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应该符合“工学交替”的相关内容,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身开设的专业课程来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
(2)择优性原则。学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是学生提升技能水平的关键。对于选择的合作企业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需要具备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积极的工作氛围,以便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积极性原则。伴随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招聘模式,开始加大了与学校的合作模式,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储备力量。这种企业用人需要的改变,也与学校改革的教育模式相符合,并且利用企业的这一积极用人制度,能够深入开展人才培育合作,大大提升了教育质量。
(4)就近性原则。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也需要以节约教育资源为原则,在保证人力、物力、财力多种要素综合考量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合作企业。校企之间的距离要适宜,不宜太远,以方便学生正常实践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最佳合作效果。
齐齐哈尔是中国重型装备制造基地,是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重点城市,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实力强、资源丰富的红旭达科技有限公司在2013年秋季开始合作,采用“面试+中考”的模式招收了30名学生。
2.成立工作小组,校企深度融合
在数控技术应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与企业、专业、企业工作人员及专业教师联系起来,通过多方力量共同为学生的“工学交替”做好合理的统筹安排,如在实际企业实践过程中,可安排优秀技术职工担任学生师傅,两到三个学生选派一名优秀的技术工人师傅,以实现“工学交替”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协同进行。
3.参考企业标准研制培养方案
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校企之间要做好相应的配合工作,并做好实际学习内容的规划,可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相关工作成绩纳入到学生评价标准中来,作为学生毕业成绩的参考指标。在共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相关专业教师达成有效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及学校的课程规划来设置相应课程。其中相应的核心课程内容,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工作强度来做适当调整。相关教学项目,应根据企业的制度标准严格执行,这期间可由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适当加以引导,特别是在专业知识较强的环节。
4.制定阶梯式“工学交替”教学计划
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学习中以体验为主,可以多组织进行企业相关设施及生产的参观,以感受企业文化。同时,可以邀请企业相关专业专家到校进行讲座,为学生次年学习做好相应准备,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相关生产,为之后进入企业做好准备。
第二学年开始时,可以采取项目实训与轮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第一个月可选择学校学习,第二个月采取企业实践的方式,依次更替。具体学习内容是,学校内注重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为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
在第三年学习中,注重到企业进行实践性实习,时间上也可以适当延长。学生毕业时,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颁发相应的教育学习证书及职业资格证书等。学生第二学年学习结束后,企业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采用雙向选择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如企业可以选择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第三年的“顶岗学习”,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是否继续在这一企业“顶岗实习”。
5.关注岗位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学生课程规划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及岗位标准来合理调整。
(1)关联性不大。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与实习岗位内容不相符的课程模块,在课程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学校课程计划进行安排。
(2)存在一定关联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行课程选择学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总课程学习时长包括学校理论学习时长与企业实践时长,符合相应的课程原计划即可,最终课程成绩由“课程教学成绩+工学交替实习成绩+800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习报告”组成。其比例可设定为0.5:0.25:0.25。如机械基础、电控发动机等课程。
(3)相关性相对较强。如果“工学交替”过程中,实践课程时间较原计划短,这个过程由相关的专业内容进行置换,如增加相关专业点等。
6.资源共享,保障教学需要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相关实训设备及实训场所等。同时,还包括企业实践过程中,相关的指导师傅及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关材料、设备等,以及整个过程中学校及企业提供的技术支持等。
7.共同管理,提升质量
学生在“工学交替”学习期间,企业相关责任部门可以与教师积极展开配合,密切关注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情况,并将相关问题及时反应给学校,在校内可设立相应的奖项,对于实践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要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在校内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以达到学生校内、企业学习的双重目的。
实际学习过程中,学校与企业要共同制定相应的人才质量评价标准,根据企业相关标准并结合学校实际课程来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企业也可以全程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中,并按企业的员工标准来要求学生,并将相关学生表现作为三年后录用学生进入企业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二、主要成效
1.实现了与市场价值理念自然对接
工学交替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校企间有了良好过度,给予学生更多准备时间。
2.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效感受到了学校与企业的不同,大大增加学生企业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的校内理论学习更具针对性。
3.促进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学生在企业实际锻炼中,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技能得到了有效提升。多年来笔者学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率达100%,对口就业率达100%。学生参加了市、省、国家级大赛,取得了理想成绩。2016年以来20多名学生获省级一、二、三等奖,3名学生获国家级奖项。
4.有效实现了校企之间的衔接
学生大大增加了就业机会,填补了毕业到就业之间的空缺,实现了毕业、就业之间的无缝衔接。较传统学习模式而言,“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于企业提前有了深刻認识,并让校内的理论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势以及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定位,有效促进学生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情况下明确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职业定位,更加自觉勤奋地为理想的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铁军.数控技术专业“厂中校”工学交替模式下教学与管理的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9(13).
[2]宋义林.基于“工学交替”模式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6).
[3]关海宁,刁小琴,李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区域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农产品加工(上半月),2018(9).
[4]刘雪飞.现代学徒制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19(1).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