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研读引导策略

2019-12-26曹金春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石拱桥于勒说明文

曹金春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模式,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但在改革过程中,却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文本的重要性,结果阅读课虽然看上去很热闹,但学生的阅读体验并不丰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更多的是要围绕文本展开,脱离了文本,体验就成了空谈。而对文本的研读,则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选择切入点进行。

一、抓结构,理内容

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小说还是散文,作者在行文时必定会给文章构建一定的结构,而这结构并非是显性的,需要透过文本去研读和发现。如《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对整篇小说的阅读,无疑会发现,整个小说是围绕菲利普夫妇一家和于勒逐渐展开的,先是想见于勒,进而躲于勒,抓住了这一点,再结合文本来看,菲利普夫妇一家通过信件知道于勒发了财,于是就“盼望”见到于勒,此前的嫌弃没有了,开始各种“赞美”,外出时“遇到”了于勒,结果发现于勒并不是如信中所说,然后开始“躲避”于勒。根据这一线索去梳理内容,整个小说也就清晰了。

一般而言,小说阅读要按照开端、发展和高潮引导学生梳理,而说明文则要引导学生找说明顺序,记叙文则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进程展开,议论文则要看作者的论证过程。以《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为例,这是一篇杂文,在阅读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找到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既然是错误的,那么,作者认为它错误的理由是什么,作者又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抓住这一线索对文章进行梳理,不仅能让学生弄清内容,也可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留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勾画出关键词。如《最后一课》中“上学路上”“韩麦尔先生宣布‘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中的情景”。勾画出关键词后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抓順序,找特点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说明文,结合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情况来看,多数学生不会根据说明对象去分析其特点。说明文一般有显性的说明顺序,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根据说明顺序对对象特点展开分析。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那么,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文章开篇用了“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来说明,接下来作者是如何说明这些特点的呢?引导学生围绕赵州桥和卢沟桥展开探究,也就能更好地把握其特点。

在引导学生对说明文进行阅读时,首先,要找到对象的总体特点。如《苏州园林》,作者是按照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展开的,先写“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接着从局部开始写起。其次,要引导学生围绕作者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展开阅读。如《中国石拱桥》中,为说明卢沟桥的坚固,采用作比较的方法,写永定河发水时的情形,以卢沟桥和两岸河堤比较。在阅读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该句话并分析说明方法和特点。这样围绕文本,结合说明文的特点读句子,找说明对象,分析作用,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

三、找线索,悟情感

文以载道,文以言情,文以言志。文章只不过是作者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载体。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深入体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意。以《背影》为例,作者久久不能忘怀的是父亲的背影,文中四次提到了父亲的背影,而重点则集中在车站送别时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背景,即“望背影”。在该文阅读中,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即围绕“探、攀、缩、倾”等动词对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进行分析。与背影相呼应的则是作者的泪水,看着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背影,作者留下的是感动的泪水。

抓住线索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人物,根据人物的变化来分析。如《最后一课》中,平时的气氛、学生和老师平时的表现及最后一课时的表现、最后一排板凳的变化都有所不同,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变化,并分析原因,更好地体会其中所渗透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展开分析。如《藤野先生》中,“我”本受优待,可顺利毕业后去从医,但经历了“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后,弃医从文,其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句子展开分析。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中,只有围绕文本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让学生在厘清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特点,抓住主要内容围绕文本深入研读,分析特点、形象,体悟情感,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实践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利用情境、问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金丰路初级中学(224100)

猜你喜欢

石拱桥于勒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石拱桥维修加固施工方法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石拱桥检测和有限元分析
小跨径石拱桥实用加固方法研究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