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头条学院定向班”的新媒体专业教学范式转变研究

2019-12-26吴治刚何盈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锦城头条学院

吴治刚 何盈盈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近年来,数字网络技术发展日益精进,使得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程度加深,媒介呈现出高速融合的特征。这迫使传统媒体进行快速转型,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革新了已有的传媒格局。目前我国新闻传播学院系大约有900 所,有78 余所高校开设了新媒体相关专业。但新媒体行业领域人才供给上仍有较大空缺。

一、我国高校新媒体专业发展状况

我国新媒体教育的起步与国外相比并不算晚。1996年,清华大学传播系开设新媒体研究专业,招收研究生。199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年入学的新闻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方向”课程[1]。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于1998年夏季从理科二年级本科生中招收了22 名学生组成网络新闻班,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班,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正式招收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学生。新媒体专业发展至今,几乎国内各大高校传媒院系都开设了网络与新媒体及其相关专业,新媒体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

二、我国高校新媒体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无论是新媒体行业或是新媒体教育业,都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然而这并非是新媒体教育界内对此关注不高,而是没有可充分立足的理论依据和可大量借鉴的实践经验,限制了对于新媒体教育事业现有体制模式的改革与转变。因此,我国各大高校新媒体专业教育在摸索阶段存在着各种问题,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固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目前大多高校将新媒体专业设置在传统媒体院系内,所授课程内容实质与传统媒体课程并无差别,仅是将各科媒体课程杂糅的知识一锅端给学生。这些杂糅的学科知识没有形成有机的联系,学生很难去自我消化并举一反三。不难看出,在这种状态下,新媒体教育业严重缺乏了系统性和针对性,直接影响了新媒体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利于整个专业的发展。

(二) 师资力量单一,“双师型教师”紧缺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闻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甚至是艺术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但国内高校由于学校政策限制或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难以突破不同院系之间的屏障[2]。具备扎实传媒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紧缺,是制约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一大瓶颈。

三、高校新媒体专业教学范式转变实践路径

目前我国新媒体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可充分借鉴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新媒体教育体制改革经验。面对媒介高速融合的环境,四川大学锦城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在教育范式上不断探索新的方向,主要措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理念,制定正确人才培养计划

一个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是发展这一学科的核心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至为重要。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必须打破媒体部门界限,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互通互利,提高其利用率。这说明了具备协同创新的理念尤为重要。

四川大学锦城文学与传媒学院坚持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理念。以“互联网+传统教学”新模式,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与“今日头条”共同开展“头条学院新媒体定向班”。“定向班”采用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授课教学方式,调配高校优质资源和业内专业人士,构成定制班、新型“双师”队伍。创新了新媒体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师资构成,为推动新媒体教学范式转变提供了强大师资队伍。让新媒体专业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创意能力,获得“内容创新”的新方向。

(二)建立长期教学合作机制,引进名校及名企教学资源

业内权威人士掌握着一手的市场需求信息与可靠的业内标准,因此新媒体专业相比传统媒体专业对于与业界互动合作有更迫切的需求。四川大学锦城文学与传媒学院抓住建设网络与新媒体省级“应用示范”专业的机会,主动拆除藩篱,秉持协同创新的理念,引进了名校及名企教学资源并建立了长期教学合作机制,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于2016年与“今日头条”合作开设“定向班”,引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学师资和今日头条业界师资。三方共同打造出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安排、考核指标及教学效果跟踪体系。如图1所示:

通过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人才引进”和“学生走出”的良性循环。为学生搭建起一个可实际操作的实习平台,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职场必备的技能。

(三)组建“多导师制”专项队伍,定向跟踪培养效果

图1 锦城大学头条学院联合培养实施过程

协同发展的理念要求互利合作,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根据教学协同需要,四川大学锦城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头条学院”教学采取了三方共同组成的“多导师制”师资队伍。一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理论教学导师,提供学生传媒理论教学辅导;二是头条学院业界导师及平台技术导师提供实践辅导;三是锦城学院内容创业导师提供内容生成及内容创业辅导;四是锦城学院技术导师提供“头条学院”软件技术辅导;五是锦城学院专人负责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如图2所示:

院校融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来构建实时与虚拟、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跨媒体、多方参与的多功能实践教学机制。由此把学生真正带入产学研协创业项目中,切身感悟媒介融合,让学生们亲手实践操作,发现自身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通过整个过程的循环往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

(四)师生同台,发挥教师榜样力量指明方向

在媒介高速融合的背景下,要求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更加灵活的适应能力,突破传统固化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在侧面上对新媒体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新媒体专业老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主动学习与掌握新媒体技术并且实时关注与分析业内标准以便更加充分有效的教导学生。

(五)效果跟踪,探索多元化教学实践成果

效果跟踪调查是检验教学范式改革成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发变革的重要基础。因此对于革新原有体系后的效果跟踪极为重要。文传学院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效果跟踪并进行探索:

一是实行实践型毕业论文写作。“定向班”与文传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强化措施”相结合,团队或个人运营的自媒体账号数据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将运营内容和经验整理成文代替本科毕业论文。这是笔者所在高校实行的创举之一,用实践性论文代替毕业论文写作,可调动学生在新媒体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业内标准的对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图2 头条学院人力资源关系

二是实施内容创业。“定向班”学生将所学知识深入应用于行业,不断挖掘其商业可行性,用于内容创业。将所学知识与行业水准进行对接,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们的职能素养,使其更加适合业内工作环境。

三是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定向班”学员通过自媒体运营总结经验和数据,成立工作室或商业公司和参加“互联网+”创业大赛。这规范和正确引导了学生的创业方向。

四、结语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更新的时代,在媒介高速融合的背景下,我国新媒体教育事业必将遇到各种问题和考验。这要求我国新媒体教育事业必须不断转变与革新教学范式,在不断摸索中形成完善的新媒体教育教学体系。协同创新是现开设新媒体专业高校服务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与媒体融合的背景高度契合。加强在新媒体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理念,可以将高校,企业,科研单位整合成有机的一体,实现资源利于最大化,为我国新媒体行业输送优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锦城头条学院
微头条
初等教育学院
《头条》(四首之三)
长江银兴影城西安御锦城凯德广场店
锦江春色
五律·诗朋春宴锦城
头条
学院掠影
头条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