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
2019-12-26张爱珍刘自海
张爱珍,祝 红,刘自海
(马鞍山学院 学生工作处,安徽 马鞍山 243100)
积极心理学是一个致力于研究人类建设性力量和美好道德品质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1]。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2]。当前独立学院的发展处在重要转型时期,如何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学生心理潜能,以促进独立学院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实现,已成为独立学院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剖析独立学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为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和针对性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从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选取2014~2016级三个年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以班级为单位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577份,问卷回收率为96.2%。其中大一年级179人,大二年级203人,大三年级195人;男生289人,女生288人;文科257人,理工科320人。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Seligman等编写的6种美德24种优势调查表(VIA Strengths Survey)为测量工具[3],该问卷共有48个题目,包含六个维度24个积极心理品质:(1)智慧与知识维度,包括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2)勇气维度,包括勇敢、毅力、正直;(3)仁爱维度,包括仁慈、爱;(4)正义维度,包括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5)节制维度,包括自我控制、谨慎、谦虚;(6)精神卓越维度,包括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热忱。问卷每项优势包含2个问题,选用 Likert 自评式五点量表法,“非常不符合”记 1 分,“不符合”记 2 分,“既没有符合也没有不符合”记 3 分,“符合”和“非常符合”分别记为 4 分和 5 分。每项优势得分9分或10分为突出优势,得分4~6分为劣势。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
表1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1可知,独立学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单个项目的均分由高至低依次分别是精神卓越、勇气、节制、智慧与知识、仁爱、正义。
根据图1可知,独立学院大学生发展最好的前五项品质依次是正直、感恩、幽默、美感、宽恕;发展最弱的品质依次是公平、毅力、仁慈、领导力、社会智慧。
图1 大学生24项积极心理品质情况
通过数据统计可知,独立学院学生24项积极心理品质均值得分中等偏上,总体状况良好,学生在精神卓越维度的品质发展较好,而在正义维度的公平、领导力品质以及勇气维度的毅力品质等相关品质方面有待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结果发现男生在智慧与知识、正义、节制维度占优势,女生在仁爱、精神卓越维度占优势,男女在勇气维度相仿。其中在智慧与知识、节制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与传统教育观念对于男女生的社会角色要求相关。由于传统的社会习俗、家庭教养等方面的原因,要求男性在创造性、判断力、社会智慧,以及自我控制、谦虚等品质方面优于女性,这势必促使男性在自我管理、判断力、创造力等方面不断强化与锻炼自己的能力素质以符合社会要求。
表2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性别差异比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下同)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专业差异
表3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专业差异比较
通过t检验(见表3)可知,理工科类学生在智慧与知识、勇气、节制维度占优势,文科类学生在仁爱、正义、精神卓越维度占优势,其中在智慧与知识维度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因为学科性质不同,理工科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和判断推理能力等,注重学科实践与技能技巧的学习,因此理工科类学生在好奇心、判断力、创造性、洞察力等品质方面较文科类学生具有优势。
(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差异
通过t检验(见表4)显示,非独生子女在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维度占优势,其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勇气、仁爱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符合独生子女社会现象,独生子女往往受父母过分保护与疼爱,缺乏与同胞共同生活的经历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性格,从而在勇敢、毅力、仁慈、爱等品质方面不具备太多优势。
表4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五)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生源地差异
通过t检验(见表5)所示,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本调查80%以上的学生来自省内学生,城市与农村学生生活交往的圈子以及教育背景相差不是十分巨大,因此他们在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并无太大差异性。
(六)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情况。
表5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不同生源地差异比较
表6 不同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值比较
表7 不同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差异比较
由表6、表7发现,在勇气、节制、精神卓越维度上不同年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根据LSD多重事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勇气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且差异显著(P=0.005<0.01);大二学生得分也高于大三学生,差异也显著(P=0.000<0.001)。在节制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低于大二学生,且差异显著(P=0.039<0.05);大二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且差异显著(P=0.000<0.001)。在精神卓越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高于大二学生,且差异显著(P=0.000<0.001);大二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且差异显著(P=0.000<0.001)。
在勇气、节制维度上,从大一到大二时呈现出上升趋势,到大三时又呈现下降趋势,且大一学生得分高于大三学生。在精神卓越维度上,从大一到大三逐年呈现下降趋势。对于刚刚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希望,渴望在大学实现梦想。经过几年学习之后,发现大学生活并非如自己想像的那样,大学生最终要进入社会,各种现实问题就会引发大学生的迷茫与焦虑,以及对自我能力怀疑与否定,因而在勇气与节制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大二升高后至大三回落,而精神卓越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持续下降。
(七)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
表8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值比较
表9 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差异比较
如表8、表9所示,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在智慧与知识、勇气、正义、精神卓越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LSD多重事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智慧与知识维度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7<0.01),与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01)。在勇气维度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28<0.05),与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2<0.05)。在正义维度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4<0.01),与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01)。在精神卓越维度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14<0.05),与学习成绩稍弱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P=0.005<0.01)。
学习成绩优秀、中等、稍弱的学生在智慧与知识、勇气、正义、精神卓越维度上逐渐递减。通常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自我管理、学业规划、目标导向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成就动机更强,因此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热爱学习、毅力、领导力、公民精神、希望等品质方面更具有优势。
(八)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如表10、表11所示,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下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勇气、仁爱、精神卓越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根据LSD多重事后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勇气维度上,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与放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21<0.05)。在仁爱维度上,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与放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02<0.01)。在精神卓越维度上,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与放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39<0.05)。
表10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值比较
一般情况下,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学生个性、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关心关爱欣赏肯定孩子较多,因此在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学生在勇敢、毅力、正直、爱、美感、宽恕、热忱等美德方面占优势。
三、讨论与建议
独立学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精神卓越维度得分最高,在正义维度方面得分最低。排前五项依次是正直、感恩、幽默、美感、宽恕;排后五项是公平、毅力、仁慈、领导力、社会智慧。潘霭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公正维度得分最高,勇气维度得分最低[4];李永慧研究表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人际维度得分最高,公正维度得分最低[5];吴亚子研究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善良、感恩、好学、团队、领导力,排在后五位的分别是自律、洞察力、真诚、热情、判断力[6]。
这说明了不同院校不同环境下的学生群体在积极心理品质方面既有共同性,又存在差异。因此,独立学院应根据学生的人格特质,并以其它学校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为参照,有侧重地制定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养目标、内容及方案,不断激发学生内在成就动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认知、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养成,增强学生自信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和充分享受幸福生活。
表11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差异比较
独立学院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它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深入调查研究独立学院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性与发展极其重要,要细分不同群体的优劣势心理品质,根据学生性别、年级、学科等不同点设计出系统化阶段化的培养方案并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比如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时要分为“关键期品质”和“控制性品质”两种[7]。在大一年级,侧重创造力、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大二年级,侧重感受爱与爱、勇敢坚持等方面的培养;大三年级,侧重团队精神、宽容等方面的培养。在学生相对较弱的毅力、领导力等品质培养方面,可以开设相关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性的辅导工作坊以及个人心理辅导,举行一些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针对不同教养方式家庭的学生,要积极构建起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齐抓共管的培养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