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2019-12-26李超

医疗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造影

李超

天津市公安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042)

冠心病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准确的诊断与及时的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检查手段的日益成熟,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因其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势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日趋完善的个性化低剂量扫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患者受辐射剂量,减少射线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但血管造影所需注射的对比剂常造成过敏反应的发生,甚至可能影响患者肾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1-2]。本研究探讨低剂量(50 ml)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5~76岁,中位年龄58岁;体重50~80 kg,体质量指数(BMI)均<26 kg/m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07±10.20)岁,平均体重(66.83±5.25)kg,平均BMI(22.90±1.38)kg/m2。试验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57±10.11)岁,平均体重(66.50±6.62)kg,平均BMI(22.72±1.28)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及碘过敏史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既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检查前均行对比剂碘过敏试验,控制心率为60~70次/min,并进行屏气训练以最大限度减少呼吸及运动伪影的产生;为扩张冠状动脉,提高细小分支的显影效果,患者需于扫描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 mg。

两组均采用 GE 64排128层 Optima 680 CT 机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扫描参数设置为探测器宽度40.0 mm、球管旋转时间0.6 s、螺距0.984:1;患者取仰卧位,双臂上举、足先入;常规定位扫描后,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进行扫描,触发点定于升主动脉根部,检测阈值设置为100 HU,到达阈值后延迟5 s触发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分叉水平至膈肌下1 cm;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0.625 mm、层间隔0.375 mm、管电压100 kV、管电流300 mA[3];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370 mgI/ml,经肘静脉由高压注射器团注,流速4 ml/s,其中对照组注射80 ml对比剂 +4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试验组注射50 ml对比剂 +5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4-5]。

1.3 图像后处理及图像质量评价

图像后处理:原始图像数据传至aw4.6工作站后,应用冠脉分析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并利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及最大密度投影等后处理方式进行图像分析及成像质量评价。图像参数设置为窗宽800、窗位260,并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度调整。

测量图像中冠状动脉及伴行静脉属支的CT值,选取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心大静脉、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与心中静脉,比较两者CT值差值并计算平均值。

图像质量由2位主治及以上放射科医师根据以下标准独立评价并行对照统一,评价结果不一致时经协商得出结果:依据冠状血管强化程度将图像质量分为5级,1级为冠状动脉无明显显影,伴行静脉可显影或不显影;2级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强化程度低,组内对照静脉强化明显;3级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与伴行静脉强化程度相仿,在冠状动脉血管分析行容积再现成像时局部有静脉保留显影;4级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强化良好,伴行静脉轻度强化;5级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明显强化,伴行静脉几乎无强化密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未出现对比剂过敏等不良反应;两组图像质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与心大静脉、右冠状动脉后降支与心中静脉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CT值比较 (HU,x±s)

表2 两组图像质量分级比较(例)

3 讨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是一种简便、高效、无创的检查方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电离辐射危害及对比剂过敏、肾损伤作为CT技术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临床上的研究热点[6]。随着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被检者的受照射剂量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但当管电压降低后,体内高密度物质的CT值增大,导致造影检查中含对比剂的血管与周围组织CT值的差值相应增大。曾有研究者提出,针对 BMI<26 kg/m2的患者,120 kV 与100 kV 条件下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7-8]。由于个体BMI增高会提高射线吸收率及衰减率,增加图像噪声,降低图像质量,故本研究设置管电压100 kV、管电流300 mA,并选取正常体重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行CT检查的患者普遍年龄偏大、脏器功能衰退,且该类患者多是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慢性病的好发人群,具有对比剂诱导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密切关注该检查中碘摄入量所造成的对比剂过敏、对比剂肾病[9]。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主要为对比剂的较高黏滞性会改变血液自身的黏滞性,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而引起肾小管动力学的改变;血液流速减缓可降低血氧含量,导致肾脏髓质部组织缺血缺氧;对比剂的免疫特性可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直接毒性作用,继而导致对比剂肾病的发生。降低对比剂用量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肾脏负担,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10]。

此外,为维持有效的对比剂持续时间及浓度减少对比剂团末端因流速改变形成湍流、涡流的概率,减小无效对比剂区段长度;并在对比剂高压注射完成即刻以相同速率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以延长对比剂团注效果的维持时间,并在第一时间对血管内对比剂形成短时水化效果[11],辅助后续的水化治疗,降低对比剂肾损伤风险,使同等剂量下冠状动脉强化显影效果更持久。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选取研究对象时未纳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而该部分患者的对比剂剂量选取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2)为尽量降低BMI差别所致成像质量差异,本研究未选取BMI≥26 kg/m2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的对比剂剂量选择仍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时,低剂量对比剂所呈图像与常规剂量差异不大,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并显著降低了碘摄入量,避免了碘对比剂对患者的潜在损伤。

猜你喜欢

低剂量螺旋造影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奇妙的螺旋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