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宿州市废弃坑口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方法

2019-12-26许雷川王士友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18期
关键词:覆土灰岩边坡

许雷川,王士友,武 珺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前期矿山开采的不良影响不仅仅有废石堆、尾矿场、采矿机械运输的噪声,更加严重的问题是对区域环境空气、土壤、水质等环境方面的污染以及地下采矿造成大面积地表塌陷与开裂,这些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本文通过对宿州市埇桥区矿山环境问题调查,以栏杆镇栏东村东山废弃坑山为例,深入研究废弃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措施,通过设计方案的研究,得到一套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为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1 矿山基本情况

该矿山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栏东村东约2.5km处,地理中心坐标:E117°17′34.51″,N33°55′07.71″。该矿为2008年京沪高铁便道修建时所开挖的采石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目前已废弃,后经山水冲刷形成现在的荒沟。矿山现状主要为采石区和采掘影响区,采坑南北长约246m东西宽约92m,总占地面积19917m2。该区地貌类型为低丘,一般标高60.3m~79.9m。按照其现状划分为三个生态修复区,即采坑区、边坡区、影响区。

(1)边坡区现状。边坡区:位于生态修复区大部分、北东部和南东部挖损区域,为开采活动形成的边坡,挖损破坏土地植被资源面积1.33hm2(约20亩),边坡总长1133m,坡高0.5m~12.7m,坡度16°~53°,坡体岩石风化破碎强烈。

(2)采坑区现状。采坑区:位于生态修复区中东侧,为开采活动形成的凹形采坑,挖损破坏土地植被资源面积0.22hm2(约3.33亩),采坑呈近南北走向,东西向断面呈中间低两边高的凹形,东西向坡高约2m~4m,坡度28°~46°。

(3)影响区现状。影响区:位于生态修复区道路压占、北部及开采宕口外围影响区域,未对土地资源形成直接的破坏与损毁,但受土地、植被资源受矿业活动影响明显,生态环境较差,影响面积0.44hm2(约6.55亩)。

2 矿山环境问题

该矿山由于开采所形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地质灾害、废石废水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等几方面。

(1)挖损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与破坏。经矿山多年开采,山体破损严重!原本地势平缓的山丘,形成深浅不一的采坑、碎石遍地的裸露山体,壁面岩石破碎,部分地段风化强烈,局部人畜不可及。该区北距X056县道150m为可视范围,地貌景观严重破坏,对过往行人造成视觉污染。

(2)矿山地质灾害。区内由于开采活动形成多条边坡,坡高0.5m~12.7m,坡向主要为66°和246°两组,坡度一般为16°~53°,坡体的岩性主要为上元古界震旦系上统望山组(Z2w),岩性主要为灰岩、泥质灰岩、含海绿石砂岩夹藻灰岩、白云质灰岩,隐微品质结构,块状构造,厚度薄~中厚,地层产状为240°∠38°。为更加准确直观的判断边坡稳定性,根据其工程地质特征及野外调查的各种结构面与边坡的组合关系,利用理正岩土5.6版分析软件对该边坡采用赤平投影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态修复区道路西侧上部及下部边坡稳定性为基本稳定至稳定(图1、图2),但在该区东西侧边坡存在大量的危岩、浮石、浮土,在强降雨、持续降雨或重力作用下可能发生局部的坍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图1 上部边坡赤平投影稳定性分析

图2 下部边坡赤平投影稳定性分析图

(3)废石废水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该废弃矿区开采矿石一般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石及围岩的化学性质稳定,且为机械破碎,不分解出有害组份,未见其对周边水土环境造成污染。

3 治理方案

根据废弃矿坑环境破坏现状及矿上岩土体特征,通过对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本次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式为:坡面清理、采坑填方覆土工程,植被恢复工程,标志牌工程。

采场边坡采用人工撬除、机械清除的方式进行削坡,清除坡面岩体破碎处和零星分布孤石、浮石等,减少边坡在受降雨及震动条件下发生掉块现象。填方材料采用坡面清理下来的废石,厚度约3m。该区地表基岩裸露,覆土需要土壤外购,采用符合林草地土质量要求的黑色砂质至质粘土壤,土壤pH值5.50~8.50、容重≤1.4g/cm3、砾石含量≤5%、有机质≥1%,覆土厚约0.8m。

整平覆土后喷播草籽,草种采用抗盐碱、抗旱、抗病虫害、耐瘠薄、耐践踏、耐水湿、易于生长的灌草,可选用狗牙根、高羊茅等,坡底种植爬山虎,间距约为0.5m。底盘覆土后按照3m间距宕穴(尺寸:100cm×100cm×60cm)种植树木,苗高1.2m~1.5m、地径1.0cm~1.5cm、带土球,坑穴底部覆土、松土剂、肥料、聚丙烯酰胺,配比为20:3:1:1。后期派专人对绿化工程进行管理维护,直至植物自然状态下存活。

根据实际情况,在该区便于进入地段、高陡边坡等周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当地百姓及路人注意人身安全、远离采场宕口。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该废弃坑口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研究,分析该矿区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得出了一套适合该矿山类型生态修复的可行方案。方案通过削坡、场地平整及覆土、植被种植等手段有效改善了该区生态环境,减少了地质灾害发生,对防灾减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覆土灰岩边坡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建筑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析
旱地绞龙式精准覆土装置的设计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南海礁灰岩稠油油藏注富气混相驱实验研究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温度和覆土厚度对粳稻出苗的影响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